海裏的塑料垃圾有九成左右來自河流。最近有一家公司開發了一種新技術,可以攔截86%的河流垃圾,而且這種技術不是物理攔截,不會影響魚類和船隻通行。

這項技術名叫氣泡屏障或氣泡簾(The Bubble Barrier),是在河流底部鋪設一條多孔管道。空氣壓縮機將空氣送入管道內,空氣從管孔中向上溢出到河流表面,形成氣泡簾,該氣泡簾可以攔截河流裏的垃圾。由於多孔管道與流水方向呈斜角,被攔截的垃圾可以順著河水流動方向,進入河流邊的一個集水系統內,從而避免這些垃圾流入海洋。

點這裏看「氣泡屏障」影片

開發這項技術的荷蘭大氣泡屏障公司(The Great Bubble Barrier)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菲利普·埃霍恩(Philip Ehrhorn)說,氣泡屏障可以捕獲86%的河流垃圾。

大多數海洋塑料垃圾來自河流,2017年一份發表在《環境科學與技術》(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雜誌的報告顯示,88%?95%的塑料垃圾來自於世界上的十條河流,包括尼羅河(Nile)、黃河(Yellow River)和恆河(Ganges)。

每年有48萬至1,270萬噸塑料進入海洋。循環經濟慈善機構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估計,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將比魚還多。

氣泡屏障於2019年10月安裝在阿姆斯特丹(Amsterdam)的韋斯特多克運河(Westerdok canal)上,安裝時間不到5小時。

埃霍恩介紹說,氣泡屏障沒有網或圍欄,不會影響水生生物通行或航運。小型漂浮的水生生物可能會被氣泡屏障推到集水區,但隨著時間推移,它們能夠從集水系統中游出去。

埃霍恩說,運河中的大部份塑料來自當地居民留在戶外的垃圾袋,由風或雨水將撕裂的垃圾袋帶入運河中。氣泡屏障可以捕獲小至1毫米的塑料,但集水系統只能保留10毫米及更大的物體。

有專業人士對氣泡屏障發表了一些看法。海鳥保護生態學家斯蒂芬妮·B·博雷勒(Stephanie B. Borrelle)說,尚不清楚氣泡屏障是否適合寬闊河流;同時氣泡可能無法托舉沉重的塑料碎片;另外,如果船隻過往頻繁,可能會拖著塑料穿過屏障,影響塑料收集。

除以上氣泡屏障技術外,還有其它在河流上攔截垃圾入海的技術,如以下這些,它們大都是物理攔截:

荷蘭非牟利組織海洋清理(The Ocean Cleanup)推出的攔截器(Interceptor)技術,該技術是在河流上設置屏障和浮動船,屏障可將塑料廢物輸送到浮動船的垃圾收集箱中。該屏障只攔截一部份河面,所以船隻和魚類仍可在河流中通行。

點這裏看攔截器影片

另一種是由Clearwater Mills和Waterfront Partnership提供的垃圾輪先生(Mr Trash Wheel)技術。在該技術中,垃圾由漂浮的障礙物收集,再傳送到垃圾箱中。

垃圾輪先生技術。(Matthew Bellemare/維基百科)
垃圾輪先生技術。(Matthew Bellemare/維基百科)

還有一個就是由CLAIM和New Naval提供的浮動吊桿(Floating boom)項目,該項目採用了為應對漏油而開發的技術,它用網狀屏障收集河流塑料並將其引導至漂浮的籠子裏。#

點這裏看浮動吊桿影片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