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裏面說:「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孔融以四歲之資,無須父母叮嚀就懂恭敬兄長,這種先他後我的品行,流傳千古而光耀生輝,留垂青史。

孔氏兄弟還有一事更顯兄弟情義非同一般,話說當朝有位張儉,時任東部督郵官職,掌管驛站,案驗刑獄,檢核非法,為漢朝郡級的重要官吏。因彈劾為惡多端的宦官侯覽而遭其報復,侯覽誣陷張儉結黨叛逆並通緝之。《後漢書‧張儉傳》裏說:「儉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門投止。」官兵追得凶猛,逼得張儉望見門戶即投靠藏身,但因他的正直良知甚為世人敬重,不論有無交情,沒有一家懼怕全族誅連,皆開門納藏張儉。事後被惡權處死的竟達數十家之眾。孔融家亦為其中之一。

張儉與孔融兄長孔褒乃同僚好友,因之,儉往孔家投靠。不料,孔褒不在府中,孔融應門接待,張儉看孔融年僅十六,就沒說明來意。但機敏過人的孔融看出神色慌張的張儉窘迫,而出言收留。待張儉藏身數日離去後,孔家被舉發。在公堂之上,孔氏兄弟二人互頂死罪。司馬光所著《資治通鑑》裏面記載著「融曰:『保納舍藏者,融也,當坐。』褒曰:『彼來求我,非弟之過。』吏問其母,母曰:『家事任長,妾當其辜。』」這一門頂死罪的正義,讓官吏難下決斷只得上報朝廷,最後詔書下達定了孔褒極刑,但未誅連全族。

孔氏門風當非一般平常時日的禮貌恭友可以比擬!堅守道德良知上的標準,捨生就義,如此換得凡俗肉體敗壞後的精神形體永存,亦是華夏文明教化人心的重要綱要。◇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