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中共在大陸各地大搞「扶貧」運動,並自爆「扶貧領域」的貪腐亂象怵目驚心。進入2021年,中共又大規模播放「脫貧劇」,宣稱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但海外媒體普遍對此提出質疑,大陸維權人士也表示:「基礎不穩扶貧難鞏固」,農村生活艱苦,根本沒有所謂的「脫貧」。

中共體制內官員春申君(化名)表示,大多數的扶貧成果都與派去的人員或人員所在單位的資源相關,如果這個下鄉扶貧官員的資源豐富,那就可以投入較多的人力或金錢到地方;如果扶貧者沒有實力,那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

據春申居所了解,下到地方負責脫貧計劃的官員大致可分為兩類人,一種是單位要提拔、送去鍍金的未來接班人,他們可以調動比較多資源去協助地方,例如是市公安局派去的,那或許就是由市公安局提供修路、裝路燈等服務;另一種則是快要退休的,下到地方去應付差事、走走過場。

中共要求各地政府和國企必須購買貧困縣生產的產品,進行「消費」扶貧。所謂的扶貧政績,很大程度是自導自演的「政治騷」,就連中共的黨媒也都對此提出質疑,稱扶貧農產品陷入「包銷」怪圈,扶貧農產品的價格高昂,但質量不一定達標,甚至還有些是無生產日期、無品質合格證(或生產許可證)和無生產廠名稱的「三無產品」。

其實地方官員也知道中共的「消費扶貧」只是權宜之計,姑且不論中共脫貧數據的可信度,這種倚靠「政策」而出現的繁榮並無法持久,一旦中共中央和國企改變政策,扶貧產品就乏人問津,「脫貧」地區可能就得「返貧」。

部份人士將「脫貧」失利都歸咎於無良商家、中間渠道等因素,但春申君認為「脫貧」政策之所以難以實行,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中國整體經濟的貧弱,他說:「地方經濟搞不好,是真的沒錢,沒有錢去投資就幹不了(扶貧)。」中共的扶貧文件和黨媒報道都間接證實了扶貧工程只注重表象,缺乏實際作為的真實現況,許多基層人員也抱怨「脫貧攻堅戰」反而製造實際工作困難,甚至加重了地方脫貧的負擔。

目前,中國大多農村的經濟都還是處於水平線以下,英國廣播公司(BBC)在今年2月27日報道列舉了世界銀行中國官網2020年9月的數據,指今天「約有3.73億中國人仍生活在每天生活費5.5美元的上中等收入貧困線下」。

在國際社會,如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提出用收入比例法確定國際貧困標準,將收入中位數的一半作為貧困線;世界銀行則將收入中位數三分之一以下定義為相對貧困。但BBC指出,中共制訂的貧困線標準,已經跌至農村人均收入中位數的近四分之一,不足城鎮居民收入中位數的十分之一。

春申君表示,近年的確有不少自媒體透過拍攝了一些大陸農村生活的真實面貌,透過網絡翻牆傳播到國外,但國內裏反而看不到,他說:「首先在群裏發就會有危險,就算是同學群裏,也會被提醒這不安全,如果在陌生的大群裏,更會被阻止。」生活在中國大陸的民眾,反而對中國內部的真相更無知。#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