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針對24名中港官員加強制裁行動
早前,美國特朗普政府共三次對迫害香港民主、自由的中港官員進行制裁。
這次中共人大閉幕日,通過了修改香港選舉制度的決定,引發國際社會廣泛譴責。
中美高層首次會晤在即,美國於華盛頓時間16日宣佈對24名中港官員實施金融制裁,稱他們的行動削弱了香港的高度自治。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3月16日晚發表聲明說,依據《香港自治法》,國務卿必須定期向國會更新那些為中共不履行《中英聯合聲明》或香港《基本法》提供支持的外國人員的資料。
聲明稱,16日的更新列出24名中共和香港官員,包括14名中共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副國級)、香港警署國家安全處的官員以及中共國務院港澳辦及駐港維護國家安全公署的官員。
聲明還說,任何故意與這些人員進行相當金額交易的外國金融機構,都會受到制裁。
該24人此前已被美國財政部列入制裁名單。連同《香港自治法》報告早前點名的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等10名官員,有關名單增加至34人。
駐港領館員工拒隔離?美斥中共媒體造謠
近日,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確診中共病毒的消息,也備受關注。
3月15日,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發表聲明表示,由於兩名工作人員染疫,總領館3月16日與17日對外關閉。美領事館還表示,一直遵守港府對外交人員及其家屬檢測、隔離的所有要求,員工已負責任地採取了所有適當措施。
但是,隨後中聯辦控制的《大公報》、大公文匯集團旗下網媒「點新聞」報道了所謂的「獨家新聞」,根據所謂「可靠消息人士」透露,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的兩名染疫職員,「兩人以外交豁免權為由,拒絕接受隔離安排,目前仍如常在社區遊走和回美領事館辦公,給防疫抗疫工作帶來巨大隱患。」更形容兩人「四處散毒」。而中共喉舌《文匯報》亦跟著作類似報道。
這些消息發出後,香港多個建制派政黨,包括工聯會、民建聯隨即「配合發聲」,先後通過記者會和示威聲討美領館。16日有示威者在美國領事館外面打出「絕無特權」、「儘快隔離美國領事館確診者」等標語。
3月16日,美國駐港澳領事館在臉書上發文回應說,中共控制的媒體「對美領事館職員兩宗陽性檢測結果和我們作出的反應,散佈虛假信息。」批評報道內容實屬錯誤,「我們反對在重大的公共健康議題散佈虛假消息」。
美領事館還附上香港政府發表的一份新聞稿,內容說兩名美領館人員已經到醫院隔離,還說美國駐港領事館「全面配合港府抗疫行動」。
特首林鄭月娥也在16日的早上確認,這兩名美領館確診職員在15日晚已入院接受隔離。
罕見!中美高層會晤前 上海突抓美國留學生
中美高層定於3月18日舉行首次會晤,這也是拜登上台後,雙方進行的首次正式高層接觸。在此敏感時刻,上海警方罕見地連續拘捕美國留學生,其中,兩名傷者學生的父母任職美國國防部。
據《華盛頓郵報》3月16日報道,上海爆發的這兩宗拘捕事件,都發生在上星期同一天的晚間,共有九名上海紐約大學的海外留學生被捕,其中六人是美國公民。
上海紐約大學又稱紐約大學上海分校,由華東師範大學與紐約大學合作建設。中共官方宣傳說,這是第一所中美合作成立的國際化大學。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兩宗拘捕事件都是由上海便衣警察實施,整個行動手段暴力,而且沒有現場翻譯,場面相當恐怖、混亂。
在其中一宗事件中,七名分別來自美國、芬蘭、摩洛哥和馬來西亞的留學生在家中舉行生日聚會,卻被便衣警察上門拘捕。
報道引述上海紐約大學工作人員指,被捕七人的毒品檢測均為陰性,他們在被拘押11至16小時後獲釋。
另一宗事件發生在上海一家酒吧,共有兩名美國留學生被捕。據指,被捕的年輕男子遭警察踢中頭部,另一女子身上有瘀傷。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警察全部身著便衣,無徽章、未出示證件,現場也沒有翻譯。其中一名學生說,警察使用了不必要的武力:一名學生想給大學的公共安全部門打電話,頭部被警察踢中,一直在流血。一名女生想從兩個沒有徽章的便衣手中逃走,結果被毆打。
報道指,這兩名被打傷的學生,他們的父母在美國國防部就職。目前尚不清楚他們的被捕與中共當局的禁毒運動是否有關,還是另有政治原因。
報道特別提到,此時正值中美高層會晤前夜。報道補充說,中共警察闖入私宅很平常,但身著便衣且在局勢沒有升級的情況下就動用暴力,卻非常罕見。
近幾年,每逢中外關係緊張時,中共對外國公民的騷擾和拘捕屢屢發生。最典型的例子是,2018年12月11日,加拿大公民康明凱、邁克爾被中共拘捕,時間點剛好在加拿大逮捕孟晚舟的10天之後。外界輿論普遍認為,中共在實施報復行動。
美側面警告中共:先搞好中澳關係再談中美關係
在中美關係上,白宮高級官員也有了最新的說法。
3月17日,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印太事務協調員坎貝爾(Kurt Campbell)接受《悉尼先驅晨報》(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採訪時表示,美國已經明確表態,在北京停止壓制澳洲的經濟之前,美國不會給予中共任何改善兩國關係的機會。
坎貝爾說,美國總統拜登在3月12日舉行的四國集團領導人會議上直接告訴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我們在這個問題上站在一起」,也包括日本和印度。
坎貝爾說:「我們完全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在這些政策得到解決、且堪培拉和北京之間建立更正常的互動之前,我們不準備採取實質性措施來改善(與中共的)關係。」。
過去一年,澳中兩國的關係跌入谷底。澳洲將加強與美國、印度和日本的四國聯盟,以對抗中共對該地區日益增長的威脅。
坎貝爾表示,「我們不會讓澳洲獨自上陣」。「在每次美中官員的會晤中,中共對澳洲的經濟壓制都被提出來。」他還說,在即將到來的美中高層互動中,該問題會再次被強調。
坎貝爾還表示,美國不僅是對澳洲這樣,對菲律賓、越南、台灣和日本也是如此。
反送中紀錄片入圍奧斯卡 中宣部封殺並取消直播
今年的第93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因受疫情影響,推遲到4月25日舉行。
根據16日公佈的奧斯卡金像獎入圍名單,香港「反送中」紀錄短片《不割席》和華裔導演趙婷主導的《無依之地》皆入圍最後五強名單。
自由亞洲電台引述多名中共官媒工作人員的消息透露,各大媒體已收到中宣部指令,為避免出現「政治問題」,要求官媒低調報道本屆奧斯卡頒獎典禮的相關消息,只選擇「不敏感」的獎項報道,央視也將不再實況轉播頒獎典禮。
支持香港民主抗爭的人士早已成為中共的打壓對象。導演趙婷近日也因為國籍問題和早前「中國遍地謊言」的言論,成為中國網絡上的「賣國女導演」。
此前,中共也因為涉及達賴喇嘛和西藏問題,以及台灣和香港問題等,多次封殺有關國際電影獎項的消息。電影頒獎典禮中嘉賓的言論也常被北京視為挑釁,比如2018年台灣金馬獎的一場風波,導致中共至今一直在封殺金馬獎。
中共加緊網控加密通訊應用 Signal被封殺
中共政府正進一步打擊社交媒體平台,3月15日,加密信息應用程序Signal在中國大陸已經被禁。
Signal無需使用虛擬專用網絡(VPN)就可在中國使用。在1月份WhatsApp更新私隱政策引發用戶恐慌後,Signal和Telegram的下載量激增。
雖然對中國的影響有限,但Signal和Telegram的中國用戶也都有小幅上升。Signal獲得了有技術且注重私隱的中國用戶的認可,在中國應用商店的5分制評分中獲得了4.9分。
根據應用分析公司「Sensor Tower」的數據,截至16日,Signal的iOS版在中國的下載量已接近51萬次,在蘋果應用商店和Google Play的全球總下載量也突破了1億次。
Signal一直是政治異見人士和記者的熱門工具,他們力求最大限度地降低自己的信息被政府審查人員和不良份子攔截的風險。
APP系統委託中國業者 日本LINE個資至少被查看32次
通訊軟體LINE的日本用戶超過8600萬人,近日爆出資安問題。
據日媒報道,日本LINE因為自2008年前起,將包括日本用戶個資在內的app系統管理委託給中國業者,結果有四名中國籍工程師在未經日本用戶允許的狀態下,擅入伺服器偷看資料32次,包括查看用戶姓名、電話號碼、電子郵件地址等個資,甚至連訊息內容、傳送的照片都能讀取。
LINE日本母公司Z控股公司表示,目前尚未確認有個資遭到濫用。亦有消息指LINE公司在今年2月下旬已更改權限,使中國工程師無法再查看個人資料。
LINE公司還表示,將檢討改善,以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向用戶說明個資使用方式。Z控股公司已決定在公司內設置委員會,進行相關調查與改善。
日男童手繪前世車禍地點 母親到現場一看驚呆
你相信有前世今生嗎?日本節目《爆報! THE フライデー》先前播出一集有關前世今生的節目,日本媽媽知惠投稿,講述發生在自己兒子光二(化名)身上的奇特故事。
光二現在八歲了。知惠表示,從兒子三歲那年開始,光二常常提起自己的前世往事,除了清楚描述了自己前世騎小型電動車發生車禍遇難的經過,還清楚地畫出了事故現場的地圖,並說附近的紅綠燈會發出很像小鳥的叫聲。
光二說,他前世的父親在一家中型醫院當藥劑師,母親則是留有一頭長髮的家庭主婦。還說前世的他很喜歡打遊戲機,那種遊戲機跟任天堂生產的「紅白機」一模一樣。由此知惠推測出,光二前世的過世時間大約在80至90年代。
由於光二回憶前世時都講得很詳細,不像三歲小孩能隨便編造出來的。這讓知惠懷疑兒子可能真的擁有前世記憶。
由於兒子想念前世媽媽,她將兒子的事件發到推特上,希望能得到網友的幫助找到他的前世親人。沒想到推文吸引了逾3萬名網友轉發協助「尋親」。
幾個月後,一名陌生人留言說,他一名後輩的兒子多年前因為車禍身亡,事件經過跟光二說的一模一樣,並附上了事故現場的照片。令人震驚的是,光二一看照片竟然說,他認得這個地方。
而且根據陌生人的描述,那名因車禍離世的男生,不論年齡、職業、家庭成員和父母職業都與光二所說的脗合。
知惠決定親自到陌生人所說的事發地點看看,沒想到抵達現場後,她簡直嚇傻了,因為現場和兒子畫的地圖完全一致,連紅綠燈發出的聲音也一模一樣。
知惠曾給可能是光二「前世父母」的一家人寫了一封信,表達對於認親的渴望,但被對方拒絕了,因為他們不願再想起那段傷痛的往事。@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