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太監阿丑演技極好,無論是酗酒者、儒士,還是官員,他都扮演得維妙維肖。小太監多次排演詼諧滑稽的戲劇,以宛轉的方式揭露時弊。天子看懂了他的戲,逐漸疏遠了奸臣……
明憲宗時期,有一位詼諧風趣的太監,《明史》沒有記載他的名字,只稱他為「小中官阿丑」。中官就是太監的意思。阿丑善於表演滑稽詼諧的雜劇,曾多次藉由演戲諷諫皇帝,頗有漢朝東方朔的風範。
奸臣汪直擅權 權欲熏天
當時宦官汪直擅權專政,一時權傾天下,開了不少惡例,比如內廷宦官通過東廠、西廠勾結外朝官員。又因他監軍遼東有功,總領精銳官兵「十二團營」,打開了明朝宦官執掌禁軍的先例。汪直權勢熏天,任命錦衣衛韋瑛為心腹,大興冤獄,無人敢與他抗衡。奸臣當道,小太監阿丑看在眼裏。
一天,阿丑為憲宗表演雜劇。在劇中,阿丑扮演成酗酒之人。醉酒者藉著酒勁,胡亂謾罵。另一個和他搭戲的人,假裝說到:「某某官到了。」意思是想驚醒醉酒者。醉者聽了,滿不在乎,仍舊耍酒瘋,大叫大罵。那人又嚇唬他說:「皇上駕到!」酒醉者仍然表現得不屑一顧,繼續破口大罵。
於是,那人說:「汪太監來了!」阿丑扮演的醉酒者馬上表現出驚恐、窘迫、俯首收斂的樣子。剛才還在耍酒瘋,聽到這句話,他立刻嚇得酒醒了,不敢再放肆。
旁人問道:「他說天子聖駕到,你一點都不驚慌害怕,卻那麼怕汪直,到底為甚麼呢?」醉酒者回答:「我只知道有汪太監,不知道有天子啊!」
明憲宗看完阿丑演的這齣戲,從此疏遠了汪直。汪直失去皇帝的恩寵,他的權勢也就逐漸地衰弱了。到了憲宗成化十九年(1483年),汪直被貶到南京。
借史記演戲 揭保國公調用官兵蓋房
阿丑還曾借《史記》典故演戲,揭露保國公朱永調用官兵蓋房之事。
朱永(1433年-1496年)是撫寧伯朱謙之子,明朝中期重要將領之一。明憲宗即位後,朱永於成化元年(1465年),率領官軍平定第一次荊襄流民之亂,以軍功進封為侯爵。成化六年(1470年),朱永再次領兵,征討阿羅出,明軍大獲全勝。這次他因軍功受封為世侯。成化十五年(1479年),他率軍東征後,進爵為保國公。他前後八次佩戴將軍大印,在國中總管十二團營兼掌都督府事,當時的功勛大臣都難以和他媲美。
朱永掌管十二營時,要建造私人府邸,役使了數千官兵。為此,阿丑又排演了一齣雜劇。
在這回雜劇中,阿丑扮演一名儒士。這名儒士誦詠詩歌,他高聲吟詠道:「六千兵散楚歌聲。」還沒有吟罷,和他對戲的人立即糾正他說:「錯了,是八千兵散!」到底是六千?還是八千?二人爭論起來。繼而阿丑飾演的儒士緩緩地說道:「難道你不知道嗎?現在有二千官兵正在給保國公蓋房子呢。」
阿丑飾演的儒士,吟誦的詩句出自唐朝詩人胡曾的《詠史詩.烏江》,原文曰:「爭帝圖王勢已傾,八千兵散楚歌聲。烏江不是無船渡,恥向東吳再起兵。」其中「八千兵散」,指的是項羽曾率領八千江東子弟征戰,典出《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看來阿丑也頗有才華,通曉史書,藉著項羽的典故,道出保國公擅調官兵,為己蓋房之事。
明憲宗觀戲得知此事,就派太監尚明秘查,發現真有此事。朱永收到消息,馬上撤走了蓋房的官兵。他私下賄賂尚明,此事才得以了結。
演戲諷諫刑政鬆弛
明憲宗成化末年,刑政鬆弛。於是阿丑又排演了新的劇目。在這回戲劇中,阿丑飾演六部主事,做出差遣官員的樣子。主事者下達了命令,務必要精挑細選人才。
選得一人後,阿丑扮演的主事者問那人姓名。對方回答說:「名叫『公論』。」主事者說:「『公論』如今沒有用!」
接著,再選了一個人,還是問那人姓名。對方回答說:「我名叫『公道』。」主事者說:「『公道』現在也難行。」
最後,又選了一個人,同樣問他姓名。對方答道:「我名叫『糊塗』。」主事者點點頭,說:「『糊塗』如今最吃得開!」明憲宗看了之後,雖然只是面露微笑,但是對於小丑的暗喻,瞭然於心。
太監阿丑演戲滑稽,詼諧風趣,揭露時弊又慧謀多智。就在談笑、戲罵之間,盡了人臣本分。#
參考資料:
《國朝典故》卷85輯錄《瑯琊漫抄》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十七《汪直用事》
《明史‧王越傳》卷一百七十一
《明史‧汪直傳》卷三零四
《明史‧兵一》卷八十九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