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紐約時報》2020年11月16日的一篇文章中,安娜‧斯旺森(Ana Swanson)根據對許多為祖拜登提供建議的匿名消息人士進行的採訪,總結了拜登對付中共的「更明智的做法」:

「他(拜登)和他的顧問們認為,特朗普先生的許多意在切斷中美經濟聯繫的措施是笨拙的、昂貴的、沒有戰略意義的。他們說,他們希望採取一種更明智的做法,在全球暖化和瘟疫流行等一些問題上與中共合作,同時在技術領先地位方面與其競爭,在軍事擴張主義等其它問題上與其對抗……」

更具體地說,前國務卿邁克‧蓬佩奧曾於1月15日宣佈解除美國國務院累贅的《接觸指南》(Contact Guidelines),幾十年來,該指南對來自民主台灣的官員進行污名化。一些民主黨籍的亞洲專家則認為這種做法「笨拙」,甚至危險,會惹怒中共,他們認為拜登應當避免。例如,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縮寫為CSIS)中國問題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曾於1月24日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網絡雜誌上發表文章說:

「我猜想拜登政府只是決定重返那種不那麼公開的做法,這是因為沒有明顯的必要利用台灣作為對付中國(中共)的武器——這對台灣的利益是有害的……我認為把台灣當作一張牌或者武器來戳北京的眼睛,這種做法將會消失。」

然而,中共專制政權卻不失時機地向拜登新政府表明,他們非常願意利用其不斷擴張的軍事力量,把台灣變成一件對抗美國利益的「武器」。此外,這樣做還將阻止拜登把經濟,甚至與COVID-19相關的問題,與中共最重要的目標「分割開來」,實現征服民主台灣,獲取全球霸權的目標。

拜登上任三天後,於1月23日和24日兩天中共解放軍空軍(PLAAF)派出29架轟炸機、戰鬥機和偵察機進入台灣海峽,侵入了台灣西南部防空識別區(air defense identification zone,縮寫為ADIZ)。

1月23日,中共解放軍空軍派遣8架H-6K轟炸機進入台灣海峽,兩天內一共派出戰鬥機16架:6架J-10,8架雙座J-16和2架Su-30MKK。此外,在兩天內還部署了5架偵察機,包括3架Y-8Q反潛戰鬥機(anti-submarine warfare,縮寫為ASW),1架Y-8電子監視飛機,和1架KJ500機載預警和控制系統(airborne warning and control system,縮寫為AWACS)飛機。

2020年1月15日,在台灣南部嘉義的一個軍事基地,在一次訓練演習中,一群台灣空軍技術人員在一架美國製造的F-16V戰鬥機後面奔跑。(Sam Yeh/AFP via Getty Images)
2020年1月15日,在台灣南部嘉義的一個軍事基地,在一次訓練演習中,一群台灣空軍技術人員在一架美國製造的F-16V戰鬥機後面奔跑。(Sam Yeh/AFP via Getty Images)

這些部署是解放軍近兩個月來加強政治戰爭和軍事恐嚇行動的一部份,解放軍空軍幾乎每天都對台灣防空識別區(ADIZ)進行空中入侵。

很可能在1月23日和24日,解放軍空軍正在部署較小的編隊,這將是更大規模空中封鎖行動的一部份。八架H-6K轟炸機可以攜帶至少32枚400公里(約249英里)射程的空射超音速反艦導彈。如果擊沉一艘船或者擊落一架民用客機,那麼保險費上漲將很快導致到台灣的民用海空運輸中斷,大規模的空戰將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和台灣空軍之間展開。美國海軍或者空軍的戰鬥機很有可能參加這樣的戰鬥。

在1979年美國宣佈放棄對台灣的外交承認之後的幾十年裏,民主黨和共和黨政府一直小心翼翼地從多個層面向北京傳達這樣的信息,即中共對台灣的攻擊可能會導致美國對台灣島的民主提供直接的軍事支持,1979年《台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中也有此暗示。

1995年3月,克林頓政府發出信號,表示願意支持台灣,並派出兩艘美國航母,以回應中共為了在大選前夕恐嚇台灣選民而舉行的軍事演習。在過去的五年裏,隨著中共開始不斷加大對台灣島的軍事恐嚇,美國海軍和空軍發出的信號變得越來越強烈。

值得讚揚的是,拜登政府於1月23日同意美國海軍派遣「羅斯福號」航母和一艘護航驅逐艦進入台灣海峽,位於台灣和菲律賓之間,靠近解放軍空軍近期為了恐嚇台灣出動飛機架次最多的區域。

隨後,《金融時報》在1月29日披露,中共1月23日出動H-6轟炸機目的是為了對「羅斯福號」航母進行模擬打擊。如果需要,航母上的F/-18E/F戰鬥機可以幹掉中共轟炸機和戰鬥機。

但是現實是,解放軍海軍可以用空中和地面發射的YJ-12導彈、地面發射的DF-21D和DF-26B反艦彈道導彈、艦艇和潛艇發射的YJ-12反艦導彈,同時攻擊航母的防禦系統。

此外,1月23日,美國國務院呼籲中共「停止在軍事、外交和經濟方面對台灣施壓,轉為與台灣的民選代表進行有意義的對話」,並且進一步指出,「我們將繼續協助台灣保持足夠的自衛能力,我們對台灣的承諾堅如磐石,有助於維護台灣海峽兩岸和地區內部的和平與穩定。」

事實上,公正地講,在這十年的大部份時間裏,美國和中共在台灣海峽一直處於低熱度戰爭狀態,解放軍武器不斷升級,演習不斷增加,以及現在對台灣的軍事壓制和恐嚇加大,美國的反應是在台灣周邊地區和南中國海增加部署偵察機、轟炸機和海軍編隊。這成了西太平洋地區的每日特寫,可是你在CNN上卻看不到相關報道。

然而,自2015年末解放軍重組以來,正是中共當局在提升戰爭的熱度,意在為突然的軍事行動做準備。它將重點放在新的、更有效的聯合部隊戰略和行動上,這已經通過不斷增加的演習得到了驗證,也是為了迫使自治的台灣放棄自由,向中共投降。如果中共的「終身領袖」習近平在下一個1~5年間認準解放軍可以贏得對台灣作戰的勝利,那麼戰爭就可能在這期間爆發。

那麼,當美國在亞洲的軍隊處於持續的「高度戒備狀態」之際,當台灣海峽的力量平衡呈現出動態,並且可能很快變得危險之際,美國是否應該讓對台灣的支持變得「不那麼公開」?如果習近平實際上越來越相信他能贏得對台灣的戰爭,同時又覺察到美國對台灣的支持正在減少,這是否會導致他最終作出發動戰爭的決定?

中共當局在入侵過程中有可能在台灣殺害數百萬人,這種可能性一定會打消任何害怕引起尷尬,或者不願「戳北京的眼睛」的考慮。更可取的做法是利用特朗普政府增加軍售和增加對台灣公開的政治支持的記錄來防止在台灣海峽發生戰爭。

應該考慮向台灣出售新型的SM-6防空導彈,由彈道發射並且有機載感應器支持,則可以攔截解放軍空軍飛機接近1,000公里(約621英里)。華盛頓還應該考慮「租借」的支付方式,在台灣建立武器和備件「儲備」,以便更好地維持突破解放軍的封鎖的防禦行動。

更好的辦法是利用《接觸指南》被解除的時機,在美國和台灣軍事力量之間建立一個強有力的「虛擬」訓練機制。這應該得到軍事領導人和計劃者之間適當並且持續的接觸的支持。#

原文Biden’s ‘Smarter Approach’ to China Crashes Into the Reality of Chinese Aggression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簡介:瑞克‧費舍爾(Rick Fisher)是國際評估與戰略中心高級研究員。

本文表達的是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觀點。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