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周末,拜登政府仍然是全世界的焦點。不過這次與拜登在入主白宮第一天簽發創紀錄的17道行政令不同,這次不是因為美國的內政,而是因為美國的外交問題,而且一上來就是最敏感的台海問題。

這個問題其實從拜登就職當天宣誓的時候就開始了。中共特意挑選拜登剛剛宣誓完畢的高度敏感時刻,發佈了對美國28位前官員的制裁通報;這個動作表面上是追打特朗普政府官員,但實際上是對拜登膽色的火力偵察。

拜登政府對此發表了一份也算措辭強硬的回應。但中共的測試並未停止。在剛過去的周末,中共連續發起了前所未有的高強度測試,而且矛頭直指台灣,這次拜登的表現明顯差強人意,可以說已經讓習近平看出了拜登政府的部份底色。

中共軍機連續擾台

上周六23日,中共一口氣派遣了13架軍機闖入台灣西南防空識別區後,24號,中共又先後出動15架軍機飛入該領空,創下了中共近年軍機繞台規模之最。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輪的軍機繞台,不但數量上創下紀錄,在軍機種類上也是前所未有。中共在前天(指23日)出動的13架軍機,包含了8架轟-6K戰略轟炸機、4架殲-16戰鬥機、1架運-8反潛機。而在昨天(指24日)出動的15架軍機中,包括2架蘇-30戰鬥機、4架殲-16重型戰鬥機、6架殲-10輕型戰鬥機、2架運-8反潛機、1架運-8偵察機。

這和此前中共基本只使用單一機種繞台飛行大相逕庭。如果說使用單一機種繞台更多傾向一種政治性質的宣傳,而過去周末的多機種密集繞台,其炫耀肌肉施加武力威脅的意味就強烈得多了。

中共的意圖,並不難解讀,因為中共幾乎就是赤裸裸的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表面上是恐嚇台灣,實際上仍然是將矛頭對準了拜登。這擺明了就是要看看拜登作何應對。

高強度測試拜登

如果加上就職當天的制裁通報,拜登上任才僅僅4天時間,中共就進行了連環三擊的高強度測試,而且每一擊可以說都是變本加厲的級別,這要放在特朗普政府時期根本不可想像。

所以,這連環三擊的背後,和金正恩在1月9號宣佈重啟核計劃是一樣的,就是都看準了拜登是一個軟柿子,此時不使勁拿捏幾下,更待何時?

令人唏噓的是,拜登的實際表現即便不能說是一個柿子,但的確也比較軟。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在23日當天發表聲明,聲稱美方將繼續幫助台灣獲取足夠的自衛能力。他代表即將上任的新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向北京喊話,要求其停止運用軍事、政治、經濟手段向台灣施壓,並呼籲中方與「台灣民選代表」(Taiwan’s democratically elected representatives)開展有意義的對話。

這份聲明其實就兩個關鍵信息:一個是幫助台灣自衛、呼籲兩岸對話。這個信息基本上就是一種例行表態,而且隱隱透出一點置身事外充當和事佬的意味,與(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離任前公佈的印太戰略框架直接承諾保衛「第一島鏈國家」有一段明顯的距離。

對蔡英文稱呼  變成「台灣民選代表」

第二個信息更關鍵,是對蔡英文的稱呼變成了「台灣民選代表」。我們簡單對比一下去年5月20號,蓬佩奧正式發表祝賀蔡英文就職的聲明中使用的是「蔡英文總統」這樣的稱謂,我們就可以看出,拜登上台還不到一周,其對美台關係的定位已經出現大幅倒退,蔡英文的待遇被明顯降級。

也就是說,這兩個信息釋放的信號都指向了一個方向:拜登一上來就力圖讓美台關係重新回歸模糊化,甚至比過去奧巴馬時期都更模糊,這正是習近平求之不得的。

拜登沒有上台之前,有不少分析認為他將延續川普(特朗普)政府對中共強硬的政策,因為在對中共實施制裁的多項法案中,都在兩黨議員獲得了很高支持度。

這當然是拜登一個重要的政策基礎。不過縱觀過去拜登混跡華府四十多年的歷史,他嘴上漂亮話一大堆,實際行動很少,這也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在台海這樣可能涉及讓美國捲入一場大戰的問題上,他能夠拿出多少實際行動才是最有價值的觀察指標。

客觀地說,不能說拜登一點行動都沒有。就在上周六中共軍機騷擾的同一天,美軍印太司令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以「羅斯福號」航母為首的一個美軍航母戰鬥群已經進入南中國海。

美方的說法是,這是航母艦隊在南中國海進行例行行動,「以確保海洋自由,建立促進海上安全的夥伴關係」。

目前還很難判斷這種巧合是針對中共軍機騷擾的刻意安排呢,還是真的屬於例行行動碰上了這個日期。但無論如何,即便這個行動多少給了北京一點壓力,但一個比較明顯的趨勢在開始顯露出來,就是中美台海博弈的主導權,有從美國轉移到中共一方的傾向,中共明顯正在由守勢轉為攻勢。

習近平的「戰略機遇期」?

這一點,甚至連習近平本人都毫不避諱,他公開表示,中共迎來了日思夜想的「戰略機遇期」。1月11號,習近平在今年舉行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的開班儀式上發表了講話。他在講話中躊躇滿志地宣佈:「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與勢在我們一邊,這是我們定力和底氣所在,也是我們的決心和信心所在。」

接著,他又強調說,當前中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機遇和挑戰之大都前所未有,總體上機遇大於挑戰。

這個講話在11號出台,時值6號美國國會認證了拜登為當選總統後,全美輿論正在對國會山事件以及特朗普總統本人發起鋪天蓋地圍攻。所以,習近平提到的「機遇和挑戰都有新變化」,且「總體上機遇大於挑戰」顯然意有所指,他認為拜登上台就是中共的機遇來了。

習近平說「時與勢在我們一邊」應當是他這次講話的核心信息,這是習近平對當前整體時局的一個戰略判斷。

這個判斷與他在去年8月的講話中宣稱世界進入動盪變革期,中國今後將面對更多「逆風逆水」的調子,有很大差異,

習近平說的「時與勢」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時」,指的是時機、包括時間,也就是習近平認為拜登上台的結果,是為他贏得了實現自己既定目標的時機。在正常情況下,這個時機至少會持續4年時間。

「勢」當然就是指天下大勢了,他認為美國出現了一個左派政府上台,已經奠定了世界整體格局向左轉的大趨勢,也奠定了世界重回全球主義加速的軌道,這個大趨勢對中共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

習近平的既定目標是甚麼?抽象一點說,他要在他的有生之年基本實現他夢寐以求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具體點說,他要達成讓中共超越美國成為世界老大,並實現吞併台灣的豐功偉績。

中共近期會武力侵台灣?

那麼,很多朋友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必然隨之而來:習近平有可能在近期對台灣動手嗎?

這個問題是一個老問題了,現在重新被提出來,顯然是因為美國政府換了人。如果川普連任,我想大家討論的重點會是美台甚麼時候正式建交的問題。所以,當我們看到台灣的輿論又在開始討論中共的威脅甚麼時候降臨,台灣如何保衛自己這一類話題的時候,我們的確可以下一個判斷,就是台海的主動權重新落到了中共的手中。

當習近平公開說時與勢都在他那一邊的時候,他的潛台詞很清楚,就是實現他的目標只是時間問題了,而且甚麼時間採取行動是他說了算。

真正的時與勢是否在他那一邊,這是另外一回事,我們這裏暫時不展開討論。但習近平自己認定了這個判斷,這是很清晰的,一點都不模糊。

所以客觀事實是,習近平的立場在轉為清晰,而美國拜登政府的立場在轉為模糊,這樣的一個轉換,就是我們判斷台海攻守之勢倒轉的主要原因。

習近平要實現他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要想先稱霸亞太,再號令全球,吞併台灣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步。這不僅是因為吞併台灣具有「實現統一復興大業」的政治意義,也是因為台灣和第一島鏈有極其重要的軍事與經濟戰略價值。所以,在習近平的敘事語境中,拿下台灣是他所謂「民族復興大業」的第一塊里程碑,是他不可能放棄的既定目標。

北京政變危機一直存在

當然,不是說習近平現在就開始提上議事日程了,他現在主要是測試、摸清拜登底線,同時也需要理順國內、國際很多問題。至少在最近的兩年內,他不太可能實質性啟動這個大工程,這是基於兩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今年是中共建黨100年,也是習近平兩個一百年其中的一個,他要證明自己兌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所以扭轉經濟困局,度過他自己稱呼的被「卡脖子」這段艱難歲月是首要目標。

其次,明年是中共二十大,習近平將面臨是否能夠順利突破任期限制繼續執政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一直都是習近平的心病,尤其在與美國交惡,又因為疫情讓經濟危機雪上加霜的時候,黨內對他的反對達到了一個新高峰。

最近一個月內,習近平三次提出要求各級官員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甚至在23號黨媒置頂大頭條文章,直接說中共面臨的最大威脅是政治腐敗,說「一些腐敗份子結成利益集團,妄圖竊取黨和國家權力,搞非組織活動,破壞黨的集中統一」。

黨內政變的風險,屬於習近平嘴裏「機遇和挑戰」中「挑戰」那部份,而且是比較迫切的部份。在未能安內的前提下,要想對外開疆拓土,這個可能性並不高。

不過,這並不代表台灣可以高枕無憂,因為習近平一定會在這段窗口期做足功課,為將來動武的那一天準備各種條件。其中最值得觀察的一項指標,就是美國政府是否會直接出兵捲入台海戰爭。

從連續測試到隔空訓話,這背後體現出來的,是習近平並未將拜登政府視為一個相同量級的對手,這與他在川普政府時期的表現截然不同,這等於是美中關係發生了重置。

大家可能都知道一些所謂的精英集團在推動「大重置」(大重構)的計劃,無論這個計劃的實質內容是聲明,如果我們從一個宏觀的角度看,美中關係的重置,都將對這個大重置產生深遠的影響。◇

(文章有刪減)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