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任的拜登,第一天就簽署了17項行政令,從移民、氣候和衛生等多個方面逆轉了特朗普政府的政策。第二天,拜登政府國務院網站的政策議題欄又撤下了6個核心議題,其中包括中共威脅,5G安全,以及非法移民。

有意思的是,在拜登新官上任的第一天,就是1月20日,之前被紐交所摘牌的中共三大電信商,向紐約證交所提出了對其下市決定進行複議的書面要求。之前,紐交所對這三大電信商的摘牌決定就上演了一波三折的戲碼,明顯是背後角力激烈的表現。現在,這三大電信商多一天都沒等就申請複議,看來是很有信心新政府下紐交所會再次推翻決定。而紐交所將會如何回應,也讓外界頗為好奇和關注。

1月19日的時候,黑石集團(Blackstone Group)主席蘇世民(Steve Schwarzman) 在亞洲金融論壇上表示,新一屆美國政府對中國將採取更加溫和的基調,他還預計兩國間的緊張關係會有所緩和。這個黑石集團,曾被《福布斯》(Forbes)雜誌稱為「華爾街之王」,在中國的不少領域都有投資,包括房地產及醫藥等行業。

大家有印象吧,那個去年底時,曾經網絡爆紅的中共官員翟東昇,在演講中就提到了因為華爾街搞不定特朗普,所以中美貿易戰過程中,華爾街想幫中共的忙都幫不上。但是翟東昇說,拜登上台就不一樣了,這些人和華爾街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

從現在的情形來看,新的政府、新的政策下,確實有一些人已經開始按捺不住的要做點甚麼了。

另外,在這個政權更替的特別時刻,還有一些消息也在引發人們的關注,比如一星期前,習近平剛剛回信給星巴克名譽主席,希望星巴克能在推動中美經貿合作上發揮積極作用;還有消失了3個月的馬雲,在大陸時間的1月20日,也就是美國新任總統的就職前夕,竟然突然露面了。馬雲是以影片的方式出席了「馬雲鄉村教師獎頒獎典禮」,並發表了致詞。

而在3個月前,2020年11月2日,中共監管部門突然約談了螞蟻集團的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及總裁,然後,螞蟻集團在上市的前一天被叫停了,巧合是的,當時也剛好是美國2020年總統選舉的前一天。

在第一次巧合發生之後,輿論一邊關注著美國大選究竟誰會入主白宮,一邊好奇著「馬雲去哪兒了」,而又讓人覺得巧合的是,在新政府是誰的結果確定後,馬雲也終於現身了。

財商天下的分析師麥先生認為,近期北京的舉動都是在向拜登當局示好,同時也是在試水。對於中美未來的發展趨勢,先要了解中共早前開始策劃的一個棋局,就是對中國資本市場擴容這盤棋,而近期馬雲露面的事情,時間上就是中共當局做給拜登政府看,馬雲是這個棋局中的一個棋子。馬雲不僅是中國國內大財團的代表性人物,背後更有著國際資本的支持,所以中共不太可能動馬雲,但是限制出境是肯定的。

而馬雲這一次通過視像露面,足以讓外界推測這背後有玄機,這一方面表明馬雲可能正在被控制著,因為通過影片露面,馬雲不敢亂說話;另一方面則是要穩住資本,因為資本最敏感,現在有不少中概股要回歸,北京要讓國際資本隨著中概股進入中港兩地,所以馬雲露面其實只是個時間問題。我們看到,馬雲露面的時間點最終選在了美國新政府上來的時候,是巧合還是有意的安排,這背後的謀劃仍有待觀察。

那麼,也許有朋友會想,如果馬雲背後牽涉諸多的國內外財團,中共對他的打壓,這對資本市場擴容不是適得其反了嗎?

這就要說到中共的極權特點了,中共處理事情的一貫手法之一就是「有保有壓」,保中有壓,壓中有保,各種手段都是為了達到目的。當初暫停螞蟻上市,看似是北京在打擊馬雲,其實是在敲打馬雲背後的國內外資本,是在警告他們不要因為坐大了,就試圖改變遊戲規則。這是權利和資本之間在博弈。

而隨著將市場坐大,中外資本進駐,中共的極權監控也在向金融市場擴張。

22日,《華爾街日報》發表了一篇專欄文章說,雖然馬雲現身,但對這位昔日的中國首富、以及他的商業帝國而言,「真正的麻煩恐怕才剛剛開始。」

我們看到,就在馬雲現身的同一日,中共央行就對阿里巴巴再度出招。20日,中共央行發佈《非銀行支付機構條例(徵求意見稿)》,內容規定了非銀行支付機構在市場份額佔比超過規定,就將面臨約談等措施。外界認為,這份監管條例明顯是衝著馬雲和馬化騰而來的。

此前,路透社曾有消息說,中共當局計劃讓螞蟻集團、騰訊以及京東等科技巨頭共享其消費者貸款數據。而平台科技企業最關鍵的資產就是消費者數據,通過向銀行出售數據,這些企業可以賺取高額服務費,而許多小規模金融機構也依賴螞蟻等科技平台尋找客戶。一旦中共監管政策確立,這些科技公司專業貸款業務的規模與獲利能力也可能會受挫,這也是大型互聯網平台企業通常不願共享數據、排斥轉移數據的主要原因。

中共這一系列的動作,都是在收緊監管,其實就是不管你國企、民企,都要歸黨管。

1月21日,美國之音報道,中共當局確實要整頓網絡金融市場,但中共真正想要從馬雲身上獲得的是「數位霸權」,通過獲得阿里巴巴集團擁有的龐大海內外消費者資金流、資訊流以及內容流等「三流」的數據,中共就可以在國內、甚至部份海外地區建立「數字威權」主義(digital authoritarianism)。

那麼,在大家都把關注點放在了馬雲身上時,習近平在拜登就職之前,高調回信星巴克名譽主席,是不是也透露了不尋常的信息呢?

根據中共官媒的報道,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給星巴克榮譽主席霍華德舒爾茨(Howard Schultz)的回信中承諾,「中國將為包括星巴克和其它美國公司在內的全球公司提供在中國的更大發展空間。」

現年67歲的民主黨人舒爾茨在2018年6月辭去了星巴克董事會主席一職,當時有媒體報道說,他打算投身政界,或會參加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與特朗普競爭。

星巴克進駐中國市場已22年,目前在中國有大約4,700多個銷售點和58,000名員工。1999年1月,星巴克在北京開設了在中國的首個門店,當時,中國還沒有加入WTO。同時,星巴克也是一間消費型企業,直接面對中國的消費市場。而它背後的機構投資者則包括了先鋒、貝萊德以及道富這樣的資本巨頭。

所以習近平的這封公開信,是一個表態,不僅是向美國的企業,而且是在向全球資本招手,同時,也是在向美國新一代政治人物招手。而這一招手,對美國資本的動向,甚至是對未來世界的經濟格局,都可能會造成很大影響。這也就是中共背後的盤算,中共毫不隱藏的拋出利益為誘餌,而且中共也相信,總會有人願意伸手接住。

目前,已有消息人士透露,華爾街的大財團以及那些隱形的大資本家,已經開始從美國往外轉移資金。消息是否確切尚未確認,但是我們可以關注一下美國資本近期的動向和數據。

假設資金要離開美國,那也是要在全球找一個能賺錢的地方。這或許就是北京方面,為甚麼從去年開始在法律、監管等全方位高調打造其資本市場的動機。

在中共這幾十年頻頻拋出的利益誘惑下,我們看到了一些資本大鱷們的表演,那就是資本逐利,不論道義。在中共「資本市場擴容」這盤棋中,比較重要的一件事,應該是去年10月時全面實行的股票發行註冊制。而且,緊跟著就是輿論造勢,推出了一部紀念中國資本市場30年的財經話劇。當時很多人在問,這場30年後重啟的大幕,是要上演一場甚麼戲?

那後來,就在11月3日發生了螞蟻上市叫停的事兒,當時,新華網給出的消息就是,依據「註冊制」相關規定,要求擬上市企業在增加信披透明度方面作出實際行動。

這一年來,中共在金融領域搞出了一系列動作,似乎都是在美國新政府的框架下做的一番佈局,不然,中共的盤算就打了水漂了。那麼,在拜登上台後,這些資金,最終是否會如中共所願,順利投入到中國的資本市場呢?

目前看來,美國的政權交替,確實帶來了一些跡象,就在1月20日前的幾天,「南向」資金已大量流入香港股市。

在2020年,因為全球央行大放水,低利率政策加上強財政刺激,全球資產價格上漲,但港股是個例外,恒指全年累跌了958點,所以中概股退市回歸港股市場,就會變成「優質資產」,「南向」資金就會追捧。而隨著中概股回流港股上市,國際資本大鱷,不是簡單的對股票進行買賣,而是以戰略投資者身份參與定價,這代表著他們從中會獲得更多利益,預計未來在中國資本市場,包括大陸股市和香港股市,可能會出現更多的千元股。

在拜登上台的第二天,1月21日,「北水」出現退潮,這讓之前港股恒指的3萬點成為曇花一現。22日,彭博社報道說,中國大陸的交易員開始將投資轉移到國內。

但是,中共能讓當下已陷入困局的經濟起死回生嗎?大家應該記得,2020年時,中國資本市場接連不斷的爆雷,像是國企債務、P2P平台、長租公寓、上市企業等都頻發爆雷事件。

中共現在是,一邊手忙腳亂地拆除「地雷」、加強監管;一邊是通過混改,打造大國企概念,以便吸引國際資本買進人民幣資產,進入中國的資本市場。但這些「網絡金融」公司爆雷,收割的大都是普通老百姓的血汗錢,而習近平招手吸引進來的國際資本卻不知道會流到了誰的錢袋子中?@

策劃:許巧茹、宇文銘
主播:尉然
撰文:李曉彤、財商經濟研究所
剪輯:大中
監製:Ingrid
粵語配音:Ada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