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清拆工程中,發現擁有116年歷史的古羅馬式地下蓄水池,水務署已展開臨時加固和整理工程。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立法會議員謝偉銓今日(5日)聯同多名業界人士會見記者,講解對事件的看法和建議,並向政府提出擱置清拆計劃並保育蓄水池,追查已拆卸的建築物料並善加保存等要求。
謝偉銓指出,古物古蹟辦事處(古蹟辦)作為專責保育香港歷史文物的機構,卻將該蓄水池誤當成「普通水缸」,未有及時阻止拆卸及平整工程,險些令百年建築毀於一旦,引起眾多市民及業界人士關注。
他表示,業界期望政府汲取今次事件教訓,檢討和改善古蹟辦與其他政府部門的溝通和諮詢程序,並研究擴闊須進行歷史評級的「建築物」的定義,同時在委派文物保育專員時考慮應否具備相關資歷和經驗。
謝偉銓亦要求政府加快評估及評級工作,儘快為剩餘結構進行高精度三維空間測量,一方面協助日後保育工作,一方面讓公眾於網上及以虛擬實境方式欣賞有關古蹟。此外,重新檢視所有已荒廢的戰前建築,尤其是將會拆卸的項目。
古物諮詢委員會(古諮會)前委員林雲峰估計,主教山蓄水池面積超過3個籃球場,以超過100支紅磚柱支撐花崗岩上蓋,反映當年施工選材十分本土,因地制異,建築價值無容置疑。
林雲峰認為,下一步該由古諮會展開評級,政府應儘快保育並開放給市民參觀。他坦言,如果按現行「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機制處理,則復修、撥款審批等各程序需時相當長,擔心市民要「等足7、8年」才有機會參觀建築,故建議當局發揮創意,應用跨界別平台加快處理,亦可善用社會或商業資源。
香港建築師學會理事會義務財務長陳翠兒建議,該蓄水池的保育設計工作可透過公開比賽,讓市民有機會參與。她列舉澳洲悉尼有蓄水池變成公園,以及丹麥哥本哈根亦有蓄水池變成公園內的美術館等實例,認為都可以借鑑。@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