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恆大危機的起落風波可以看出中國當前的經濟,走的是「投資-信貸-債務」的發展模式,這種模式造成了高額的債務和巨大的金融風險,那麼面對這種情況,中共政府如何應對?且應對的手段能扭轉這些風險嗎?
層層轉嫁風險 百姓最終買單
對於這次恆大危機,經濟學家何清漣說,擊中了中共政府的痛處。早在三年多前,中共就開始實施「六穩」、「六保」的經濟國策,六穩指的是甚麼?就是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六保,主要就是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等。那麼,如果恆大死了,也就沒有了市場主體,不但償還不了銀行欠款,員工也會失業,失業員工沒有了收入,相應的結果就是消費減少,市場需求也就無法擴大。一環扣一環的連鎖反應,最後將導致交叉違約,而和恆大有關的企業、員工、金融機構,大家都活不成,也就沒法向政府交稅,所謂的「六穩」都變成了不穩,中國經濟的基本盤就沒法保證。
如果要救恆大,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眼下戰略投資者要求股份回購的事。不少人會好奇,恆大如何能夠在危機爆發的一周之內就公佈已經與863億戰略投資者達成了補充協議呢?
這次恆大的事,據說已經震驚到中共高層,彭博社報道說,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主持的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有討論恆大債務問題,雖然具體的細節外人不得而知,但是中共很有可能以政府身份出面,召集恆大和戰略投資者開會,要求戰略投資者繼續支持恆大。
如果是這種情況,那政府已經在轉嫁風險了,戰略投資者放棄了之前用於保護自己的條款,變成了普通股股東,降低了他們的清償順序,增加了投資風險。因為當企業破產時,普通股股東的清償順序排在最後,也就是說,企業清算時現有的資產會用來先償還所欠的債權人的錢,剩餘有多少再酌情分配給股東,如果債權人都還不了,那股東更是會「血本無歸」。而對賭協議中的回購條款其實是戰略投資者們對自身的保護。
放棄了這些自身保護條款,這些戰略投資者如果投資恆大的資金真的打了水漂,他們的現金流會受到哪些影響?他們是否會像恆大一樣出現資金危機也要債務違約?一旦他們違約,那又會對金融市場以及社會穩定帶來哪些負面影響?
也許有人會說,沒關係,還有銀行做「冤大頭」。的確,中共政府常常出面要債權人繼續對企業給予支持。當一家企業出現債務危機時,如果影響面很大,政府常常會出面召集銀行等債權人開會,或者直接下發紅頭文件給各大金融機構,要求不可抽貸、要繼續對企業給予支持。此時,風險就進一步轉嫁到銀行等金融機構身上。
如此一來,銀行的的資產質量就在惡化,壞帳就在增加。而增加的壞帳,不僅僅侵蝕銀行當期利潤,更是對銀行資本產生威脅。銀行業是一個高負債行業,其負債主要是百姓存款。如果銀行流動性出現問題而倒閉時,那麼百姓的存款就取不出來了。
為了保穩定,中共肯定不願意讓這種事情發生,所以,就進一步轉嫁風險到資產管理公司身上,讓他們來接收銀行的壞帳。
20年前,中共的四大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高達50%左右。1999年,中共成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Asset Management Corporation,縮寫AMC)——華融、長城、東方、信達。財政部向這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各撥了100億元註冊資本金,持有100%股權。同時央行提供5,700億元再貸款,另外這四家資產管理公司向對口的銀行發行了8,200億元債券,這樣,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就擁有了銀行壞帳資金。
那誰是真正的冤大頭呢?財政部、央行給予四大資產管理公司資金,本質上是中共通過稅收、印鈔票方式讓中國每一個老百姓來買單。而四大資產管理公司把沒收回來的銀行壞帳,再度剝離到財政部「共管帳戶」,成為所謂「政府負債」,最終,還是由全體中國人來買單。
也就是說,中國當前的經濟模式「投資-信貸-債務」,帶來了高額債務以及巨大金額風險,中共解不了這個危局,怎麼辦?中共通過層層轉嫁風險,最終還是讓中國百姓為它的失敗買單。
粵語配音影片
香港MPF投資A股佔比可超一成
同時,中共急著撈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中共最近在香港股市的撈錢動作。因為通脹壓力和超發貨幣引發的社會危機,中共當局急需境外外匯流入,表現上是,這段時間再放寬了香港基金持有大陸股票的投資比例。
香港財庫局局長許正宇13日的時候在網絡上發文說,將上海和深圳交易所納入積金局「核准證券交易所」的條件成熟,在13日刊憲修訂並即時生效,這意味著A股相關投資佔比強積金(MPF)基金淨資產值的額度可以超過10%。與此同時,有前銀行業的人士提醒香港市民需要留意其中的政治風險。
之前,由於中國大陸的交易所沒有納入香港積金局的「核准證券交易所」名單,因此與其相關的投資及其它證券總計不能超過基金淨資產值的10%。
但是我們參考官方的說法,發現截止到2020年9月30日,A股投資佔比強積金總資產的比例僅為1.12%,大約110多億港元,這反映出甚麼呢?投資者通過強積金投資中國大陸A股並不積極。
許正宇說,今年以來「滬港通」與「深港通」的北向交易平均每天的成交額達到了900億元人民幣,南向交易平均每日金額則超過了230億港元;「債券通」的北向交易平均每日成交額也達到了195億元人民幣。而境外機構通過「債券通」等渠道持有中國大陸債券的金額已接近3萬億元人民幣。
香港採用國際市場監管及營運標準,而這種「連接人」的角色將加重。
積金局對香港傳媒表示,通過檢視和評核,已將四個交易所納入了「核准證券交易所」的名單,這四家是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印尼證券交易所,以及波蘭的華沙證券交易所。經過調整,強積金基金投資在這4個交易所的上市股份比例不再受基金淨資產值10%的上限限制。
對此,前恒生銀行法規部的調查主任、屯門區區議員盧俊宇表示,其實香港整個金融系統已經被中共當局控制,港股與A股的區別已經越來越小。他表示,強積金可以投資大陸的A股多過一成,這表示著香港人需要留意A股市場的風險。在目前的中美緊張關係之下,A股市場不排除有被美國制裁的風險。所以隨著強積金對A股市場開放,並且這個開放的比例還會繼續擴大,市民在做強積金組合時,就要留意相關的風險,可能要謹慎些,不要預期會有很大升幅。
此外,盧俊宇還提醒,除了制裁的風險,還要考慮到中共體制具有的政治風險,大陸市場的政治環境、政治因素對企業業務的前景至關重要,並且對傳統的價值投資、股價估值都會造成影響。
中共在大陸割了一茬又一茬的「韭菜」,現在放寬了香港基金持有大陸股票的投資比例,似乎是想在香港割「韭菜」了。
國語影片
特朗普行政令禁投中共軍企
面對自己一手製造的金融危局,中共可謂是使出了渾身解數,只是還是霉運不斷,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美國對中共企業的制裁情況。
目前,美國特朗普總統已經簽署了行政令,從2021年1月11日起,將禁止美國人和企業投資中共軍方擁有或控制的31間公司,包括中國移動、中國電信、聯通、華為、監控設備製造商海康威視以及中國航天科技等,這項禁令將在明年的1月中旬生效,並限定在明年11月11日之前,美國投資者及相關美資需要撤回相關的投資。
特朗普政府認為,美國投資支持中共軍方發展的中國企業,將幫助中共軍方獲得先進的技術及專業知識、軍事情報等,等於是支持中共軍隊的擴張並威脅到美國的國家安全。
根據華盛頓的風險諮詢公司RWR諮詢集團的報告,其中上榜的兩家公司,中國化工集團公司和中國三峽集團公司,在9月份發行了總額達34億美元的美元債券。同時報告還指出,高盛和美國銀行參與了中國化工的債券發行,而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則是中國三峽集團的債券發行承銷商。
對於特朗普總統簽署的這項行政令,參議員馬可‧魯比奧(Marco Rubio)表示歡迎,魯比奧曾在一份報告中指出:「我們永遠不能把中共和華爾街的利益,放在美國工人、美國媽媽和大眾投資者之上。」
這次被國防部點名的31家中國公司,有超過一多半,已經在今年的6月和8月份時,出現在了美國指定的為中共軍方擁有或控制的公司名單中,比如中國電信、中國移動、華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等。
投資者不知情中給中共軍企注資
12日的時候,白宮的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Robert C. O'Brien)發出的一份聲明中說,特朗普總統簽署的這項行政令,為的是保護美國投資者避免為中共的軍事企業提供資金。
這項聲明還提到,其中多家公司在世界各地的證券交易所公開交易,美國的個人投資者可能在不知情中,通過像是共同基金和退休計劃等方式為他們提供了資金。
對於被美國禁止投資的31家中資公司,其中不少公司或旗下子公司在香港港交所上市,覆蓋了近30隻股票。
前恒生銀行法規部的調查主任、屯門區區議員盧俊宇向香港大紀元表示,從現今香港股市的反應可以看到,相關股份還沒有出現猶如「洪水猛獸」般的跌幅,預計這項最新的行政命令暫時對香港港交所及相關公司的影響有限。
具體的影響,還要看美國投資者對這一類「中共軍隊」相關的企業投資額的情況,這個投資比重是否足夠大。而白宮官員也表示,目前還不清楚有多少美國實體持有這類證券、以及金額有多少。
在美國推出31家中企制裁令的同時,11月10日的時候,針對《港區國安法》,美國剛剛又推出了一個新的4人制裁名單,這些舉措都反映出特朗普政府,目前正集中使用金融手段制裁中共當局。
按照這個趨勢,特朗普政府未來制裁的方向,很可能會更加集中在中共官員以及與中共政府相關的企業上,也不排除中共國有銀行都會被這些行政命令所制約。
在這種內外交困的局面下,中共的「投資-信貸-債務」的金融發展模式,可能正在把中共帶入自己設計的死胡同中。
以上就是我們今天節目的分享,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期見。@
策劃:許巧茹、宇文銘
主播:尉然
撰文:蔣天明、李曉彤、財商經濟研究所
剪輯:大中
監製:Ingrid
粵語配音:Ada
影像:香港新唐人攝製組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