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在10月29日的五中全會公報和30日的上海論壇頻繁提「科技創新」。學者分析,這恰恰說明在國際社會與中共脫鉤的背景下,中共陷入了困境,而中共體制決定其無法進行「科技創新」。
中共10月29日發佈中共五中全會公報,其中特別提及「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
30日,中共在上海舉行「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習近平到場發言稱,「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習近平還稱,「將實施更加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國際科技合作戰略,願同全球頂尖科學家、國際科技組織一道,加強重大科學問題研究,加大共性科學技術破解,加深重點戰略科學項目協作。」
中共為何強調「科技創新」?
中共頻繁提「科技自強」、「科技創新」、「科技合作」的背景是,多國因應國家安全問題、避免中共偷竊和監控,已與華為等大陸科技企業脫鉤,同時疫情(中共病毒)加劇了國際社會對中共的反感。
美國之音10月30日引述原清華大學政治系講師吳強的分析表示,習近平(在上海)的講話,以及五中全會的表述,恰好反映了中國(中共)當前的困境,試圖打破越來越全面的技術封鎖和失敗的全球化進程。
吳強認為,這說明中共已經無法依靠經濟手段進行擴張,未來可能越來越多地要依賴軍事手段,科技是軍事方面最關鍵的因素,習近平把科技與其第三個任期緊密聯繫在一起,有相當的政治賭博意味。
中共為何無法「科技創新」?
中央社10月30日引述華東理工大學經濟學者沈凌的分析表示,科技創新可以分為應用性和基礎性,應用性技術在持續投入資金的情況下,5年、10年可以看到突破;但基礎性科技發展必須依賴科研單位和大學,這方面還看不出中國有好的機制。
沈凌說,科研體系做得最好的是美國,不但經費來源多元,而且落實教授治校,讓專家能對自己的領域自我管理,而不是由行政級別上的長官來決定方向,因此能完成更多「非功利性」的研發工作,帶來更豐富的成果。
美國之音30日的報道中也引述分析表示,中國掀起了一場舉國上下的晶片運動,如同當年的「大躍進」運動一樣,但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成果,造成了巨大的浪費。
晶片製造需要諸多領域的世界頂尖科技水平,並非靠砸錢就能夠實現突破。而中國大學的授課內容枯燥乏味,這與大學校園的一些怪現象不無關係,比如中共鼓勵大學生舉報老師不符合中共意識形態的言論,導致大學教師因此被處分、被停課、被開除及無法正常授課。
香港大學亞洲全球研究所所長陳志武表示,「中國的科技行業如果做到了百分之百內循環,那一天就是它的競爭力走到了谷底的一天。」
他說,不管是過去的蘇聯,或者是計劃經濟制度下的中國,百分之百自我循環的開始就是創新和競爭力非常弱的時候。#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