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老的柴燒 燒出釉藥跟土胎的質感
那個歲末寒冷的早晨,校園的柴窯已擺滿坯陶,層層疊疊像一座小山,幾位同學忙進忙出,陶藝老師蔡坤錦站在凳子上探視窯室。
蔡坤錦指著窯室裏的坯陶說:「雖說『一土二火三窯技』,裝窯也會影響作品的燒成效果,這裏面擺的一百多件作品,要依照窯內火焰的流向,調整坯體擺放的高低、密度,才能疏通或阻絕火焰,達到熱流動力及氣氛效應。」
柴窯佔地三、四十坪,長方形的窯體是用耐火磚蓋起來的,四周圍繞著鐵絲網。遠看,像一座簡陋的鐵皮屋,窯頂的煙囪聳立天空。
同學們花了半天時間,把幾個月來的作品裝進窯裏,就封窯了。接著把校園收集來的棄置木柴放進火膛裏,燃起了火,煙囪慢慢冒出白色煙霧,蔡坤錦對我說:「從現在開始就要注意窯溫了。」
他說,柴燒是中國一種古老的陶燒方式,燃燒薪柴供給窯爐的熱源,古時候把薪柴燒出來的落灰與作品隔開,那時候要表現的是釉藥跟土胎的發色與質感;現代的柴燒正好相反,追求自然落灰在陶土肌理的表現及變化豐富的燒成效果。
第二天黃昏,我又來到柴窯,兩位女同學正在往火膛裏添加木柴,紅紅的火星從膛口冒出來,窯室測溫器顯示的是八百七十三度,那位同學告訴我,窯溫要控制在一定的進程裏,燒窯時必須二十四小時守候,她說:「白天排女生的班,守窯要隨時添加薪柴,注意窯溫的變化。」我問她:「你的作品在窯裏燒,現在的心情怎麼樣?」「不知道自己的手拉坯會有甚麼變化,」她興奮地說:「就是期待啊。」
她在窯壁上搬開一塊磚來,告訴我這是窺孔,從這裏可以看到窯室裏的試片,探測作品是否正常窯燒,我好奇地從洞口瞄進去,原來一個一個火紅的圈圈就是試片。
夜色漸漸籠罩了天空,晚上換了幾位男同學接班,兩位同學合力抱著木柴放進火膛裏,膛裏的火燃得更旺了,仰望夜空,煙囪冒出熊熊的火焰。
整個晚上,窯溫仍然停在九百度內,加再多的木柴還是攻不上去,天氣越晚就越冷了,陶藝老師吳建輝跟幾位同學不得不喝酒驅寒,思索著窯溫上不去的原因。
第三天下午,我又來到柴窯時,窯火已經停了,大家已在等待降溫,我看到窯旁有一堆灰燼,是從火膛裏清出來的。
對蔡坤錦而言,那是很有意思的事,他後來告訴我:「每次燒窯時都會發生不一樣的難題、遇到不一樣的有趣的事,當燒到第二天半夜,窯溫一直停在一千度左右上不去,原因是熱氣漏出去了,」他的眼光像燃燒的火燄:「在九百多度時,我們為了讓還原效果較明顯,延長了兩個小時,也因為燃燒不完全而增加的灰燼把進氣口塞住,溫度當然上不去,灰燼清理出來後,它就往一千二百度衝了。」
在窯室裏,火、熱氣、柴灰、坯土,會隨著溫度不斷地發生著有趣的變化,蔡坤錦談起來更是引人入勝:「我們用頂燒,把作品頂起來燒,就是把一個用氧化鋁、土、麵粉製成的小土塊墊在作品的底部,要儘量讓作品整體受到釉化;在窯室裏,柴灰隨著熱氣、火到處亂跑,熱氣要怎麼走,很難預測,那些會把土變成釉藥的東西,不是我們叫它來它就來,整個窯,包括窯體、棚板、腳柱到處走;我們從窺孔看,發現火不一定由上往下,它在一層一層棚板間,竟然是橫向竄流;在高溫一千一百度以上時,柴灰裏的鉀、鈉、鈣、鎂、鐵跟土發生了作用,當然不同的薪柴有不同的成份,燒出來也會有不一樣的效果,主要還是跟土有關係,有的燒出來比較黑,是土含鐵量較多,黑黑的就是炭,是還原狀況較重,累積的炭比較多。」
我們想建一座倒焰窯
從二零零五年底開始,蔡坤錦帶著學生花了將近兩年的時間,完成了這座屬於自己的柴窯。
「玩泥土的人都喜歡自己裝窯、疊窯,自己建、自己燒。」回憶起建窯時尋幽訪勝的曲折過程,蔡坤錦溫文的語氣隱含著泥土的芬芳。
「學校裏電窯、瓦斯窯都有了,就欠柴窯。柴窯燒出來的陶器比較樸拙,有味道、耐看,二零零三年我們就開始籌劃了。」
柴窯怎樣運作,原理怎麼樣,聽說有位在美濃教美術的大學同學迷上了陶藝,也作柴燒,我們就去找他,他自己建鳳凰窯,這是一種半倒焰窯,我們第一次看的就是這座窯。
鳳凰窯不是最好的窯體,後來打聽到,台南縣楠西鄉有一個柴窯,是台南一群醫師、老師一起建起來的窯,也是一座半倒焰窯,火膛在右邊、煙囪在左邊。看到這座窯有了初步構想,想建一座倒焰窯。
我們這個窯就是拿它的窯體改的,在窯床上挖了很多孔,讓熱氣經過這些孔降到窯床下的集煙道,集中到煙囪,無形中就能幫助窯床加熱,當然熱氣走的路徑越長,升溫就越快,而且落灰效果跟上下窯溫均勻度會更好,釉化效果也會更佳。
「不過,我們還想多看幾個窯,最後又去參觀了苗栗縣三義鄉的春田窯,也是倒焰窯,跟我們的想法一樣,更確定了我們的構想是可行的。」
決定了窯體的類型,就要建窯了,大家都歡欣鼓舞。蔡坤錦說:「剛開始沒有經驗,不知道怎麼蓋這座窯,就請師傅來教,有一些工作我們不會,學校裏有各種專門的課程,電機學程提供機電、配管、配線,營建同學幫忙砌磚、抹泥。」
「兩年裏,我們體驗了用一塊塊磚疊成一座窯的感受,共同堆砌起來的,不只是一座窯,更是成長的紀錄。」蔡坤錦自信地說:「現在沒有師傅,我們也可以把一座窯變出來了。」
第一眼看到自己的作品 沒有驚呼只有平靜
開窯那天早上,太陽露出了臉,坯陶在窯裏整整待了十天,窯體已經冷卻,同學們把窯口的磚一塊塊卸下來,記得蔡坤錦說過:「等待降溫與出窯,是令人興奮的時刻。」
第一眼看到了自己的作品,卻沒有驚呼聲。一位參與過幾次窯燒的同學說,心裏很平靜。他們用興奮的手,小心翼翼地把作品一件一件傳遞到窯旁的長桌上,再搬到陶藝教室。
陶豬、陶杯、陶碗、陶鴨、大肚子的酒瓶等,桌上琳琅滿目,也有同學做了自己家的門牌,一片陶土上寫了「奇異恩典」四個字,有一種紅磚瓦純樸的味道,一位同學捧著陶壺細細看著,壺身呈現黃褐色的不同層次的釉化,光彩奪目,碰到我讚賞的眼神時,告訴我:「只要有興趣,其實做陶藝並不難。」
陽光從窗戶照進來,教室裏熱鬧了起來,蔡坤錦與幾位陶藝老師跟同學討論著燒成的效果。
看到同學們專注地欣賞自己的作品,蔡坤錦笑著對我說:「泥土是最聽話的,你要怎麼捏就怎麼捏,作品燒出來了除了欣賞還可以使用,最後還是回歸自然,又跟大地融在一起。」
出窯那天,蔡坤錦送給我一個他親自捏塑的黑色陶缽,我把它擺在客廳的長櫃上,一直到現在。只要看到陶缽古樸的輝光,好像又看到那座矗立嘉南平原的柴窯,在夜空中冒著細長地火焰。◇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