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學者施正屏、蔡金樹等2人近日「被台諜」的案件,凸顯兩岸學術交流背後的危險性,但中共近年又不斷通過千人計劃等模式,對台灣展開教育滲透、人才拉攏,讓風險難以控制。

專家說,中共對待台灣學者通常會採取4種模式,如果學者沒有利用價值,除了被當作台諜樣板外,也可能被中共要求回台灣進行內應,或是到海外進行情報搜集,「中共利用民主縫隙滲透台灣,這是台灣政府必須注意的。」

中共「用完就丟」

在被台諜的名單裏,施正屏、蔡金樹是台灣學界與教育界人士。近年中共以千人計劃向全球吸納學術人才,觸手也伸向台灣,特別是兩岸學術交流的頻繁,而施、蔡等2人最終的處境,顯示出兩岸學術互動並非沒有風險。

台灣國際法學會副秘書長林廷輝分析表示,到中國的台灣學者,可分為幾種類型,第一種是已經到中國任教且認同中共思想的,這類人通常已切斷與台灣間的關係,這形同向中共投誠,他說,原則上,這類人不會被當成台諜;但第二種人比較危險,他們是到中國短暫交流、擔任客座教授的台灣學者,且利用兩岸間的槓桿力道獲取利益,這類人被台諜的機會很大。

林廷輝表示,施正屏與蔡金樹2人都是比較親共的學者,而且是不斷批評台灣政府的學者,他們被台諜的原因,首先可能是自身專業的利用價值已經結束,而中共想通過逮捕他們,嫁禍給台灣的政府,「這就是所謂的用完就丟的概念。」

「對於台灣的學者,中共會先搾乾他們的資源與知識。」林廷輝表示,這通常是利用幾年的時間,而之後如果發現他們沒有利用價值,這些學者有4條路可走,最幸運的是可以直接回台灣;而比較不幸的是回不來的人,如果他們留在中國,且繼續向中共索要經費與資源,中共可能會利用他們回台灣當內應;第三種就是用來被台諜,當宣傳的,這就是施、蔡2人的例子;而第四條路是承接中共所交付的任務,到國外刺探做各種情資蒐集。

林廷輝說,他們對待台灣的學者,採取很多種模式,這得看這些人被利用的價值為何,「現在很多學者戰戰兢兢。」

中共藉兩岸學術交流 擴展對台影響力

存在風險,而中共也通過千人計劃滲透台灣教育界,對此,林廷輝認為,由於孔子學院早被西方社會視為間諜機構、間諜中心,「台灣因為沒有孔子學院,不管是馬政府還是蔡政府,都沒有對這塊(中共的教育滲透)特別重視。」

他說,中共近年通過學術機構,與台灣展開交流,實際上是在外擴中共的影響力,而當政府要處理這類狀況時,時常被視為打壓兩岸交流,這甚至讓2019年底的《反滲透法》,限縮至跟選舉有關係,才可以立案並裁罰。

林廷輝表示,但如果跟選舉沒關係,而實際破壞台灣社會安定,並形成中共的第五縱隊等案件,只能循周泓旭等共諜案處理與防治,「在處理類似孔子學院這類狀況,台灣法規與處理力度不如國外」,「中共就是看到這一點,利用民主的空隙滲透台灣,這是我們未來必須思考與處理的。」#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