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黑幕和證據被曝光,並指向美國總統候選人拜登家族。而《大紀元》進行的調查發現,在過去30年中,拜登對中共的態度發生了明顯轉變,並與其家族同中國的生意,有說不清的聯繫。
調查:拜登對中共政策的轉向與其中國生意的關係
40年前,祖拜登(Joe Biden)初涉美國政壇時,就對中國表現出了興趣。1979年,拜登在擔任美國特拉華州(Delaware)參議員期間,第一次出訪中國,並同當時的中共黨魁鄧小平會面。
1997年,拜登進入美國國會參議院外交委員會(SFRC),參與制定美國的對外政策,並曾於2001年擔任SFRC主席。SFRC職權包括監督與提供美國的對外援助、武器銷售等,同時也負責審核國務院主要官員的提名。SFRC對美國的外交政策有著重要的影響力。
擁有長期的外交經驗,成為拜登最主要的政治優勢之一。在擔任SFRC主席的初期,拜登被認為是鷹派人物,對中共持強硬態度。
根據美國國會的討論記錄(詳情參見:1989-1998年期間美國國會關於中國最惠國待遇的討論記錄),1991年,在美國國會展開的對中國最惠國待遇的討論中,參議員拜登當時做出了態度堅決的發言,他表示不贊同時任總統布殊延長中國最惠國待遇的打算,並指出「如果中共繼續在武器擴散問題上像流氓惡棍那樣行事,我們應當還以毫不含糊的信息……拒絕給予中共最惠國貿易地位」。
10年後,新任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的拜登於2001年8月出訪中國,並同中共黨魁江澤民會面。
根據BCC等媒體的報道,拜登在2001年的訪問中,對中共保持了一定的強硬態度。他堅持指責中共在武器擴散上的惡行,並在人權問題上對中共提出了批評,包括指責中共的司法系統,以及中共對法輪功信仰團體的迫害。
不過,從那時起,身為美國外交政策關鍵人物的拜登,對中共的態度逐漸發生了改變。
2001年11月,中國最終成功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WTO)。當時美國國會通過了中共加入世貿的申請,時任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的拜登,亦未對此提出反對。
拜登政治生涯與兒子亨特的生意攪在一起
隨著拜登在美國政壇的地位不斷高昇,拜登家族以及與其相關的掮客們加緊了做國際生意的佈局。
2007年,拜登成功連任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拜登躋身美國政治頂層後,其子亨特‧拜登(Hunter Biden)和他的官二代朋友們也開始進入國際商界。
就在2008年拜登被奧巴馬選為副總統候選人後不久,亨特與後來成為美國國務卿的約翰‧克里(John Kerry)的繼子克里斯托弗‧海因茨(Christopher Heinz),共同創辦了「Seneca Global Advisors」諮詢公司。
2009年,亨特‧拜登和克里斯托弗‧海因茨以及克里的顧問德文‧亞徹(Devon Archer)共同創辦了投資公司「Rosemont Seneca」。Seneca Global和Rosemont Seneca,在拜登家族與中共做生意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與此同時,中美經貿往來的快速發展,尤其是中共的腐敗體制,為偏好錢權交易的掮客們,提供了巨大的商機。其中與拜登家族關係最緊密的,莫過於台灣商人林俊良(Michael Lin)。
台灣人林俊良2005年移居北京,開始了其掮客生涯,遊走於中美權貴和商界大亨之間。依據林俊良開辦的桑頓集團網站(網站現已關閉)的介紹和媒體公開報道,林俊良2007年通過美國的官二代結識了亨特‧拜登,與拜登家族搭上了線。
2007年林俊良同前馬薩諸塞州參議院議長之子薄傑雙(James Bulger)等人,在美國合夥成立桑頓集團(Thornton Group)。桑頓集團成立之初,就與在美國頗有政治影響力的「美國立法領袖基金會」(State Legislative Leaders Foundation, SLLF)關係密切。
隨著拜登、克里等美國政治家登上高位,與他們家族相關的掮客公司開始嶄露頭角,並引起中共當局等外國政權的興趣。
公開資訊顯示,中共的外交和統戰機構,為林俊良和他的桑頓集團提供了特殊的通道和機會。例如,2007年在中美貿易關係緊張的背景下,林俊良成功的安排美國立法領袖基金會的代表們訪問北京,並與中共官員會談,討論中美貿易。
2008年7月,林俊良的桑頓集團(Thornton Group)在中國北京市開設了索爾博瑞桑頓(北京)諮詢有限責任公司,由桑頓集團共同創辦人薄傑雙(James Bulger)任法人代表。
拜登對中共態度轉變 兒子連獲中國大生意
2009年1月,拜登成為美國副總統,約翰‧克里(John Kerry)接任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同年,林俊良被SLLF指定為美國立法領袖基金會的亞洲/中國總監,負責聯絡中共官員。
拜登在美國政壇地位的擢升,似乎成為林俊良和中共統戰機構加強往來的催化劑。
2009年11月,林俊良和桑頓集團在北京舉辦了首屆中美省/州級立法領導人論壇。該論壇由美國立法領袖基金會,和中共的中國人民外交學會 (CPIFA)、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CAIFC)、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FAC)等外交和統戰機構贊助、協辦。
中共當局與林俊良的交往,直接與拜登家族產生了交集。
據桑頓集團官網(現已關閉)介紹,2010年4月,林俊良將亨特介紹給中共的金融機構,在介紹中林俊良稱亨特為Rosemont Seneca公司主席,並表示亨特目的是「加深相互了解並探索商業合作的可能性」。幾天後,時任美國副總統的拜登在華盛頓核安全峰會上,與到訪的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會面。
2011年8月17日,拜登訪問中國。在這次出訪中,拜登對中共的態度大幅軟化。
拜登在與時任中共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的會談中稱,「美國充份理解台灣、西藏問題是中國(中共)的核心利益,將繼續堅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
根據美國政府的紀錄,拜登在這次出訪中,再沒有直接批評中共在武器擴散和中國人權上的劣跡,反而鼓吹大力發展美國和中共之間的緊密關係,與他在10年前和更早期的強硬態度,形成了鮮明對比。
根據《大紀元》最新調查,2012年2月,就在習近平訪問美國,並與拜登會面的同時,拜登兒子亨特的Seneca諮詢公司,為美國能源新創公司Great Point拉來一筆來自中國的12.5億美元的投資,這也是當年美國收到的最大一筆外國風險投資。
2013年12月,時任美國副總統拜登訪問中國,與習近平會面;亨特也隨同拜登出訪。根據BCC、美聯社等外媒以及中共黨媒的報道,拜登當時應該向習近平抗議過東海防空識別區。
公開資訊顯示,拜登當年對中國的訪問,與其家族同中國的生意混攪在一起。在這次出訪10天後,亨特敲定了拜登家族與中共的第二筆大生意——中方提供募資的10億美元投資基金。
2013年12月16日,由中方的渤海產業基金、嘉實基金,和亨特參與創辦的美國投資機構Rosemont Seneca,以及與亨特有關聯的桑頓集團(Thornton Group),共同成立了渤海華美(BHR Partners)私募基金。BHR初始基金規模為10億美元,由中方募資;半年後,中共將BHR資金規模調漲為15億美元。(詳情參見《大紀元》調查報道)
2014年,南海爭端繼續升級。拜登2013年對中共的抗議似乎沒有效果。
不過,依據美國政府紀錄,2013年拜登在出訪中,對中共的態度進一步軟化。
2014年10月,拜登在哈佛甘迺迪學院發表演講(拜登演講原文)時稱,「我不知道聽到中國正在打敗美國這種說法有多久了,但我想要中國(中共)成功,因為他們在經濟上的成功,符合我們的利益」。
拜登在這次演講中,透露了他去年底出訪中國時與習近平的對話內容,以及他對中共的一些看法和改變。
例如,拜登在演講中提到,他在2013年12月的訪問中,向習近平提到要保障南海的航行自由,但拜登並未將中共視為威脅和對手,反而調侃式的安撫美國聽眾,稱中國存在缺乏能源和水等「壓倒性的問題」。
拜登在演講中還透露了一個重要變化——他對中共的態度。
拜登稱在2013年與習近平對話中,談到了人權、包括香港青年和平抗議的自由,但他重點向習近平解釋了,為何美國政府不得不談人權。
與他向習近平解釋人權的謙卑姿態相對應的是,拜登隻字未提自己是否向習近平提出過,中共對中國人民的迫害問題,以及是否要求中共改善人權。
2014年拜登在演講中表現出對中共的態度,十分明確,那就是發展同中共的關係。與13年前出訪中國相比,拜登對中共的態度已經判若兩人。
隨著美國大選選情的變化,特別是隨著拜登電郵門曝光出越來越多的內幕,總統候選人拜登發佈的對中共政策,再次開始了轉變,只不過這一次,拜登和他家族的中國生意已被世界聚焦。#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