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年來以中國為中心塑造其亞洲戰略後,德國突然停止這一戰略,轉而專注於加強與日本、南韓等民主國家的夥伴關係,以促進法治。日媒稱,此舉相當於結束了中德外交「蜜月」。

聽新聞:


據「日經亞洲評論」報道,這種轉變顯示整個歐洲進一步對中國經濟依賴性和中共人權劣跡提高警惕。

「我們希望幫助塑造未來全球秩序,使其建立在規則和國際合作的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強者法則的基礎上。」德國外交部長海科·馬斯(Heiko Maas)上周說,「這就是為甚麼我們加強了與那些分享我們民主和自由價值觀國家的合作。」

默克爾親中政策遭抵制 德國轉向聚焦印太戰略

德國在9月1日通過涵蓋印太地區的新政策準則,強調了該地區法治和促進開放市場的重要性。這一戰略與法國以及日本、澳洲和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採取的做法相呼應。

之前在印太地區一直沒有直接戰略的德國,此時發佈這樣的文件,其用意引發輿論廣泛關注和討論。部份德國媒體認為,德國希望通過加強和印太地區其它國家的合作,減少對中國(中共)的依賴。

中國一直是柏林在亞洲的外交重點,德國總理默克爾幾乎每年都要訪問中國。在德國與印太地區的貿易中,中國佔了50%。

但到目前為止,德國並未如願打開中國市場。中國(中共)政府強迫在中國經營的德國公司交出技術。為解決這些問題,歐盟希望與北京達成一份投資條約。但相關談判已經停滯不前。這加劇了歐盟對經濟上過於依賴中國(中共)政府的擔憂。

與此同時,中共在香港強推《國安法》以及其對維吾爾人設立集中營進行迫害,引發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譴責,這導致德國國內對默克爾親中政策的牴觸情緒越來越大。

柏林的印太戰略對中共採取更強硬態度,包括批評中共「一帶一路」基礎設施項目讓參與國家積累鉅額債務。

德國企業對在中國開展業務以及保護他們的知識產權也感到擔憂,尤其是中國家電巨頭「美的」(Midea)2016年收購德國機械人製造商庫卡(Kuka)事件,在德國當局內部拉響警報。他們擔心「庫卡」的極具價值技術訣竅隨著這次收購被轉移給了中共。

「美的」收購「庫卡」僅兩年的時間,就增加對「庫卡」管理層的控制。據該公司內部人士透露,「美的」有意擴大其發言權。「美的」還撤換了德方行政總裁羅伊特(Till Reuter)。

最初「美的」宣佈,派兩人進入董事會,後來「庫卡」六人組成的董事會中,有四人是中方成員。而公司戰略變換不定,令許多優秀員工流失。

「美的」的收購案讓德國越發感到加強審查外資收購的必要性。

德法合作 指定全歐印太戰略

儘管中國是德國大眾、戴姆勒和BMW等汽車製造商的重要市場,但歐洲作為一個整體,似乎正在重新評估與中國(中共)的關係。歐盟在2019年將中共稱之為「戰略競爭對手」。德國全球與區域研究所(German Institute for Global and Area Studies)的帕特里克·科納(Patrick Koellner)表示,歐盟對北京已經出現了向更加清醒的戰略轉變。

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何塞普·博雷利(Josep Borrell)5月15日在歐洲幾家報紙上發文,指控中共試圖利用歐盟27個成員國之間的意見分歧,為自己的目的服務。他敦促成員國要團結一致。

博雷利在文章中表示,近年來,隨著中國(中共)走向全球,中歐關係一直在發生變化,而現在,冠狀病毒(中共病毒)威脅正在影響這個變化。

「總而言之,歐盟的立場已經開始更加現實和自信。同時,我們還加強了與其它主要亞洲夥伴和歐盟的合作,特別是日本、南韓和印度等。

德國計劃與法國合作,制定全歐盟的印太戰略。柏林的目標是通過獲得整個歐盟成員國的支持來提升德國在這一問題上的影響力。

中共外交部長王毅近期訪問了歐洲,此次旅行效果不彰,甚至效果相反。凸顯了中歐雙方越來越大的裂痕。

王毅本來是想在中美對抗的格局下,盡力拉近和歐洲的關係,然而終未能奏效,且因戰狼風格難以掩飾,粗話威脅訪台的捷克議長,惹惱德、法諸國。

在他訪問德國時,德國外長馬斯當面反擊,警告王毅「威脅和恐嚇在歐洲沒有容身之處」,馬斯公開表達了德國政府在香港、維吾爾以及台灣議題上的立場。馬斯重申歐盟立場,還希望中方撤銷「港版國安法」。他建議聯合國組織獨立調查團實地調查新疆問題。#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