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庚子年,或許將成為很多人永生難忘的一年。擅長觀測的古人發現,每當運行到庚子這一年,自然災害就變多,突發事件頻頻。而一些震動世界的大事件也容易發生在這一年。今年,各種天災人禍,瘟疫、洪災、地震等一起襲向中國大陸,似乎正在應驗古今中外針對2020年的各種預言。
近期,英國心理學家和預言家帕克(Craig Hamilton-Parker)預測,特朗普在美國總統大選中會獲勝;中國下半年會爆發大面積騷亂,同時多地將出現大地震。
處在地震頻發的國家或地區,如果能做好事前的防震準備,將會在災難來臨時,有更多的機會保護好自己與家人,甚至為他人獲救提供幫助。
事實上,我們並不希望這些災難落實成真,但是面對可能的災難,我們不能選擇忽視,而應未雨綢繆,在日常的生活中,為了生命安全,掌握更多自救要領,學會更多應急措施。
地震前有預警
今年整個春季至今,氣候異常出現在中國多個省份。7月份前後,不僅多地出現飛雪、冰雹,白晝變黑夜等異常天氣,大半個中國還伴有罕見的狂風暴雨、電閃雷鳴,陷入嚴重水災,甚至常伴有小型地震出現。
根據中國地震台的資料顯示,自7月2日起,在一周內一共發生14宗地震,包含四川、雲南、新疆、西藏等地,且震度幾乎都達3級以上,其中還有4宗達到4級以上。
在古籍中將異常天氣,如太白晝見、冰雹赤雪、雲霧蔽天、霪雨水旱、季節反常等的發生,與隨之發生的地震連繫在一起的記載較多。
據史料等記載,地震前預兆非常明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氣象異常。大風忽起忽止,空中伴有黑紅色雲霧,大雨傾盆如注,震前天氣悶熱,房屋四壁燙如炭火。
2. 地下水異常。震區大部份井水變渾、變色、起沫、冒泡,水位忽高忽低甚至外溢、自噴,正如民諺所說:井水是前兆,無雨泉水渾,天乾井水冒。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氣泡。有的變顏色,有的變味道。
3. 動物反應異常。震前三天,震中區成群家燕露宿,驅趕不散;蟬出土比往年早一個月,而且數量特別多,四處亂爬;地震發生前一段時間,牛不吃草,馬不進廄,成群的狗狂吠不已,成群的老鼠向背離震中的方向逃竄。
地震現象歌訣:
牛馬騾羊不進圈,豬不吃食狗亂咬。
鴨不下水岸上鬧,雞飛上樹高聲叫。
冰天雪地蛇出動,老鼠癡呆搬家逃。
兔子豎耳蹦又撞,魚兒驚慌水面跳。
蜜蜂群遷鬧轟轟,鴿子驚飛不回巢。
此外,地震前可能大量出現死魚。唐山八中教師吳寶剛、周萼夫婦曾講述:1976年7月中旬,唐山街頭賣鮮魚的突然增多。他們只是奇怪,多少日子裏難得買到新鮮魚,為甚麼今天特別多,而且價格非常便宜。「這是哪兒的魚?」「陡河水庫的。」賣魚人告訴他們,「這幾天怪了,魚特別好打。」這一對夫婦當時怎麼也想不到,一場災難已經臨頭。幾天後,他們於地震中失去一兒一女。
地震烈度
地震由烈度表示,烈度是距震中不同距離上地面及建築物、構築物遭受地震破壞的程度。中國將地震烈度分為12度,3度:少數人有感;4~5度:睡覺的人驚醒,吊燈擺動;6度:器皿傾倒,房屋輕微破壞;7~8度:房屋破壞,地面裂縫;9~10度:橋樑、水壩損壞,房屋倒塌,地面破壞嚴重;11~12度:毀滅性破壞。
台灣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震度分級,由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制定,以地動加速度與地動速度來區分,分為0級、1級、2級、3級、4級、5弱、5強、6弱、6強、7級,共10個等級。
地震時掌握自救措施
根據統計,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築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鐘。當地震發生時,首先必須保持鎮定,立即就地尋求避難點。此外,最重要原則就是保護頭部及身體,並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
1. 優先選擇堅固桌子下、主要柱子旁與水泥牆壁邊;遠離玻璃、吊燈等危險墜落物與未經固定牢靠之鐵櫃、衣櫥旁。當進行戶外逃生時,迅速打開大門,以免壓毀、扭曲,阻礙逃生。
2. 若是地震時剛好在使用爐火,應立即關閉煤氣,並就近躲進安全位置。不要在仍搖晃時,貿然衝去關火或電源。在地震停止後再關閉總電源,並迅速開門,確保逃生出口。震後不可冒然使用火柴、打火機等火種,以免引起煤氣及危險物爆炸。
3. 勿使用電梯,以免電力中斷,受困電梯。萬一在搭乘電梯時遇到地震,將操作盤上各樓層的按鈕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離開電梯,確認安全後避難。
4. 在公共場所或高樓時,就所在樓層尋找避護,避免爭先恐後驚慌推擠湧向出口,並協助老弱婦孺優先避難。同時密切注意廣播內容,並聽從服務人員引導。
5. 在室外時,應遠離建築物、廣告招牌、樹木、電線桿等危險易掉落物,儘速往空曠的地方移動。
6. 在行車中,應緩慢停車於路旁適當位置,避開陸橋、高架橋,靜待車中。同時,注意汽車收音機的廣播,如果附近有警察的話,要依照其指示行事。
7. 在山邊、陡峭的傾斜地段,有發生山崩、斷崖落石的危險,應迅速到安全的場所避難;在海岸邊,有遭遇海嘯的危險。感知地震或發出海嘯警報的話,請注意收音機、電視機等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場所避難。
不同環境避險措施有所不同
具體點說,地震時,人在不同的環境裏,避險措施應有所不同。
家中,請避開容易傾倒的傢私物品,以免被砸傷。
郊外,找空曠處避險。
街市,躲開廣告招牌和玻璃櫥窗,注意掉落電線和遠離加油站、煤氣站等。
開車,應立即熄火停車,躲到安全地點。
公共場所,不要盲目跟隨人群奔跑,尋找相對安全的地點暫避。
抗震保命三步驟:「趴下、掩護、穩住」
台灣內政部消防署於2015年9月的月刊中指,當地震發生時,立即採取抗震保命3步驟「趴下(Drop)、掩護(Cover)、穩住(Hold on)」。而最重要的地震避難原則就是保護自身的安全,尤其是保護頭、頸部避免受傷。同時,保持冷靜不要驚慌,切勿大範圍移動或急著想衝出門,先想想怎樣保護自己免於受傷,並採取行動。
為甚麼這3個步驟如此重要呢?因為當地震發生時,通常是物品掉落或移位,甚至是翻覆,造成人被砸傷或壓住。因此,地震發生的第一時間,應迅速趴下並以手保護頭部和頸部,然後躲到穩固的桌子底下作為掩護,並握住桌腳,當桌子隨地震移動時,桌下的人可隨著桌子移動,形成防護屏障,避免受傷。
在地震強烈晃動前,可能只有幾秒的時間來保護自己,為了在地震發生時能夠及時反應,平日時常練習抗震保命3步驟,能幫助你養成危機反應能力。
此外,平時應檢視住家環境,並且習慣觀察所在地的逃生路線或避難空間,時常檢查避難場所的安全性與避難用品的完好性,將災害降到最低。
長期致力於防災演講的台灣消防專家蔡宗翰於2015年發表的文章中曾表示,「DCH(Drop臥倒、趴下;Cover掩蔽、掩護;Hold on握緊、穩住)才是最可靠、最簡單的方法,也是我們過去一直所習以為常的知識,這是正確觀念!」
地震發生時躲在哪裏安全?台灣前消防署組長林金宏曾表示,應該要躲在堅固的桌子下比較安全。強震若發生在半夜,如果民眾在睡覺的話,留在床上以枕頭和棉被保護頭部,才是正確的方式。除此之外,他還提醒「大家一定要記住,地震時一樓最容易倒塌,千萬不要從樓上就往下衝,這是非常危險的舉動,地震一定要先躲,不要亂跑。」唯有平時做好預防,才能在災害發生時臨危不亂,確保生命安全。
地震前要做哪些準備工作?
1. 平時應準備好緊急避難包,放置於家中及工作場所「可隨手拿到的地方」,並至少每半年檢查更新一次。而避難包內的必需品,包含緊急糧食(最好準備足夠三日份食物)、飲用水(最好準備每人3公升的礦泉水)、小毛毯、急救藥品、粗棉手套、收音機、手電筒、哨子及其它應急用品等等。
2. 固定好巨型傢俬、減少懸吊擺設、易破碎物品。若有化學藥品、易燃易爆物要存放妥善,重物請擺放在櫃子底層避免墜落。
3. 請專業人士定期檢查煤氣、電熱水器、電線水管等設備的安全性,全家人都要熟悉總開關位置及關閉方式。
4. 家中建築勿任意拆除圍牆、柱、樑、樓板及加蓋樓層,以免破壞建築結構系統,招致地震損害。
5. 了解屋內適當避難地點。
6. 經常舉行家庭、學校、公司團體防震避難演習。
當然,不同的國家、地區因環境不同,應根據自己所在地域了解更多適應於當地情況的相關地震防護措施。@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