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陶懷貞所撰之《天雨花‧第二回》︰「讀書自幼到如今,五車二酉俱收納。」另唐朝陸龜蒙《寄淮南鄭寶書記》詩:「五丁驅得神功盡,二酉搜來秘檢疏。」這兩處記載出現的「二酉」,都是用來代指豐富的藏書。
那麼,為甚麼古人稱豐富的藏書為「二酉」?
二酉,原是指在湖南境內的大酉山、小酉山,兩座山都有洞穴。據《太平御覽‧卷四十九‧地部‧小酉山引荊州記》記載:「小酉山,山上石穴中有書千卷,相傳秦人於此學習,因留之。」是說,小酉山石穴中藏書有千卷,相傳是秦朝時的人在此隱居學習而留下的。因此,後人就逐漸把「二酉」用來代指豐富的藏書。
此外,還有一個有趣的名詞—「三酉」,可能有人不知道是甚麼東西,其實就是「酒」的隱語﹙謎語﹚。因為酒是三點水和酉字組合而成,所以稱三酉為「酒」。如明朝田藝蘅《留青日劄‧酒名》︰「今人稱酒曰三酉,皆言三點水加酉也。」
因「二酉」而衍生的相關成語有「書通二酉」、「才貫二酉」,都是用來比喻才能學識豐富精湛的人。如《喻世明言‧卷四‧閒雲庵阮三償冤債》上載︰「取名陳宗阮,請個先生教他讀書。到一十六歲,果然學富五車,書通二酉。」及《鏡花緣‧第十六回》︰「大賢世居大邦,見多識廣,而且榮列膠庠,自然才貫二酉、學富五車了。」
古代隨著紙張的發明,對書籍也有各種不同的代稱。紙張未發明以前,都是把字書寫在竹板上,稱為「青簡」。如《後漢書‧卷六十四‧吳祐傳》:「祐年十二,隨從到官。恢欲殺青簡以寫經書。」
之後,用皮繩把竹簡聯綴成冊,稱為「韋編」。韋,是指去毛加工製成的柔軟獸皮。如《晉書‧卷七十五‧王湛等傳‧史臣曰》:「宣尼之遠契,翫道韋編。」還有一種是用青絲編聯成的竹簡書,稱為「青編」。如唐朝馮贄《雲仙雜記‧粉指印青編》:「徐州尚書妓女多涉獵。人有借其書者,往往粉指痕並印於青編。」因此,「青簡」、「青編」、「韋編」都用來泛指書籍。
紙張發明後,古人為了防止蟲子蛀蝕書籍,就在書頁內放置「芸香」,後來人們漸漸用芸帙、芸編、芸籤等來代指書籍。如宋朝陸游《夏日雜題》詩之五:「天隨手不去朱黃,辟蠹芸編細細香。」芸香,是一種植物,又稱為芸草,花、葉都有香氣,可供藥用,有驅蟲和通經的作用。
縹、緗是青白色及淺黃色的絲織品,古人常用來作為書籍的書套、書衣。所以,後來縹緗、縹帙、緗帙、緗縹都成為書籍的代稱。如南朝梁蕭統《文選‧序》:「詞人才子則名溢於縹囊,飛文染翰則卷盈乎緗帙。」又元朝關漢卿《竇娥冤‧楔子》:「讀盡縹緗萬卷書,可憐貧殺馬相如。」
三墳五典、八索九丘據說是上古時代的典籍。如漢朝孔安國《書經‧序》:「伏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又《左傳‧昭公十二年》:「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杜預‧注:「皆古書名。」墳典,是三墳五典的簡稱,故後來又用墳典、墳籍來泛指古籍。◇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