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一項最新調查發現,受社會事件及疫情影響下,分別四成及逾七成受訪港人呈現中至高度創傷後壓力症(PTSD)及中度到嚴重抑鬱症症狀,同時出現兩種病症症狀的更有36.4%,當中以24歲或以下的年輕人最為嚴重。港大精神醫學系系主任陳友凱指,近年來公營機構公信力大跌,導致出現情緒問題市民未必願意主動求助,呼籲政府重新建立市民信心,包括保障求助者的私隱。

研究名為「累積社會事件與疫症大爆發互相帶動令創傷和抑鬱症狀風險顯著倍增」,在今年2月至7月訪問11,493人參與,當中49%受訪者年齡少於25歲,45%為25至44歲、6%為45歲或以上。

研究結果顯示,40.9%受訪者出現中度至高度創傷後壓力症症狀,73.7%受訪者有中度到嚴重抑鬱症症狀,有36.4%人同時出現兩種病症症狀。研究指出,大部份中度至高度創傷後壓力症患者,同時出現中度到嚴重抑鬱症症狀,反映情況嚴重,難以處理。

三分二人對前途感憂慮

調查同時計算三類壓力事件,分別是與疫情相關事件、個人壓力事件以及社會事件創傷經歷。在疫情相關壓力事件中,最多人對前途感到憂慮(66.7%),其次缺乏防疫物資(52.7%)。

至於個人壓力事件,近半人曾經與家人不和(49.4%),隨後是與朋友不和(26.1%),被起訴或遇上法律問題、主動辭職或被解僱、主動或被退學亦有1,413人(12.2%)。

社會事件創傷經歷方面,最多人因親眼或於媒體看見集體行動(27.7%),然後是目擊或於媒體看見他人被暴力襲擊(27.4%)、在當面或網上被針對性謾罵、羞辱或威脅(19.4%)及曾經被武力驅散(15.3%)。曾因被拘捕、拘押或羈留產生創傷亦有237人(2.1%)。

54.5%中等至嚴重症狀受訪者面對壓力時只是「反應性」,在遠離壓力來源後症狀便有改善;但有45.5%受訪者是「非反應性」,即使遠離壓力來源仍沒改善,可能罹患精神疾病。陳友凱直言,社會事件與疫情不斷醞釀蔓延,持續激發市民壓力,「反應性」人士在未來亦有機會變成「非反應性」。

年輕人情況最嚴重

研究更發現,25歲以下受訪者罹患中度至嚴重創傷後壓力症與抑鬱症的比率,相比其它年齡群組更高。陳友凱亦解釋,15至25歲年輕人本來就較容易思考生命意義及理想,過去一年社會運動正正挑戰著這種價值觀,加上外來壓力源頭多,容易接觸創傷性事件,誘發病症症狀,必須謹慎處理。

他建議受影響市民或年輕人將焦點放在可掌握的事情上,從而分散情緒。「明白社會大環境中存在著許多不能控制的情況,會產生無力感;不過在日常生活中仍有可掌握的範疇,例如學業、事業或興趣等。」

他又要求政府認知有關情況,直言現時最大困難在於信任問題,過去一年港人對於公營服務機構的信任度跌至新低,導致最受壓力的人不願求助求診。「一些曾經被捕,或參與過運動的年輕人都會擔心,問我如何處理醫療紀錄,會否透露出去?當空氣中充滿這些問題,令人不敢求助。」

他認為政府以至各公營社福機構,要讓市民相信其個人私隱,無論在今日以至將來都會受到保障,需要從各方面、各個層次抽絲剝繭處理,才能恢復需要協助的人,尤其年輕人求助的信心。不過他不諱言,香港政局轉變急速,未來持續影響港人精神健康,需要長期關注。◇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