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一對一教授

古代的私塾教學模式,與今人相比較,非常的獨特,融合了當今東西方教育的優點,又彰顯出自身明顯的特色。現代西方教學是多啟發式教學,國人現在是灌輸式填鴨式教學,應試型的。而私塾教育似乎超越了這兩者,它是注入式加個性化,在集體課堂裏實現了一對一教學。

古代學館班級設置是縱向混合的。蒙學館三到十八歲都可在一個學堂裏,經學館八歲到知命(五十歲)都可在一個學堂裏,就是各種層次不同水平的人在一個課堂上,少則十人,多則二、三十人。一個學生一個書桌,或幾人合用一個大桌,先生不是在教室的最前方中間端坐著,先生是在學堂的某個不是太明顯的位置。沒有粉筆和黑板。

這種課堂設置,決定了老師不可能統一講課,沒有統一教材,而且老師的水平要相當高,幾乎是全科的,才能勝任教學。要想實現好的教學效果,先生只能用一對一的授課方式,而且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才行,要想使課堂不混亂,光靠紀律是達不到的,更要靠先生的言傳身教、品德威儀。

先生不說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也得是「胸中有丘壑」才能指導學生。學生學習第一步是授書,就是自己拿著經書,逐個到老師面前,翻開要學的那一頁,老師點出句讀,因古時教材沒有斷句。第二步,先生讀一遍,學生讀一遍,一般讀三到六遍。然後學生回到座位上自己讀,要求熟讀到背誦。第三步先生串講,對文字做一些訓詁,串講一下大意。

因為學生的每個人水準都不同,學習進度由學生自己決定,先生因材施教。有學生勤奮好學,資質聰明的,一天上書十次八次,背誦的內容就多一些,能背六、七十句經書;差一點的背二、三十句,日積月累,就是一個不小的數目啦。除此外,學生還要學習書法,大小楷書,對對子,這些都是科舉八股文的基本功。

乾隆《御筆詩經圖》,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乾隆《御筆詩經圖》,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故清代唐彪《父師善誘法》中說:

「且人生平學問得力全在十年內外;學生之言動宜時時訓誨,使歸於正也;所讀之經書,宜精熟也;書法與執筆,宜講明也;切音與平仄,宜調習也;經書之注,節讀宜有法也。工夫得失,全賴蒙師。非品端學優而又勤且嚴者,不克勝任。夫蒙師勞苦如此,關係之重又如此,豈可以子弟幼小因而輕視先生也哉!」

《聽雨叢談》記皇子讀書也是如此:

「皇子沖齡入學讀書,與師傅共席向坐。師傅讀一句,皇子照讀一句,如此返復上口後,再讀百遍,又與前四日生書共讀百遍。凡在六日以前者,謂之熟書約隔五日一復,周而復始,不有間斷。」

誦讀原著,傳承經典

古代私塾教育,誦讀原著這是必修的功夫。先生教學是否講解經典?這個問題,現在的研究者們似乎存在一些爭議。

一說是,古時候舊式私塾教育的確多有要求背誦而不予講解的,被總結為「念背打」的教學模式。

一說是,古時私塾也有講淺近精要的。特別是到晚清學制改革中把講解經典放在第一位,記誦放在第二位。胡適說:「念古文而不講解,等於念『揭諦揭諦,波羅揭諦』,全無用處。」

宋人王虛中在《訓蒙法》中的《說書》提到:「小兒止可說句語義理,又須分明直說,不可言語多。」元代程端禮《讀書分年日程》亦指出:「師授說平日所讀書。不必多,先說小學畢,次大學,次論語。」

縱觀古人私塾對於讀原著的方法,有個漸變過程,從主張只誦不解到不過多講解,再到晚清民國的講解重於誦背。而現如今,現代人很少看原著了,只看有白話翻譯的。這種學習經典的流變其實是有損於經典的傳承,流傳的只是後人自己的解釋,而非經典原著本身,漸漸的,就會使經典原意曲解變異。

舉個例子,《詩經》中有「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句。現代人對這兩句經典的理解是認為,《詩經》描述了古人的愛情觀。這個就有些望文生義了,而非本義。

孔子評《詩經》是「思無邪」。孔子傳的儒家學說中講男女有別,男女授受不親,如果《詩經》中是歌頌古人所謂的自由戀愛精神的話,這與傳統儒家倡導的婚姻觀是格格不入的,傳統社會是父母之約、媒妁之言。再者孔子怎會把《詩經》男女自由愛情觀說成是「思無邪」呢?顯然是不對的。

現代人用自己的喜好來解釋經典,大謬不然。試想,如果古代私塾都用愛情觀來解讀這兩句經典的話,那學生還有心思學習嗎?況且古人男女根本不同校。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筆者理解,可能是指婦女應具備美德,君子應具備賢能,二者是相匹配的,指出無論身為男女都應注重培養自己的高尚德行。「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也是描述世間芸芸眾生如蒼蒼蒹葭,誰能重品行道德的錘鍊,誰將鶴立雞群,成為他人仰望的對象,宛如一方在水伊人。

傳統文化的內涵是靠幾千年來的耳濡目染、身體力行、心口相傳而溶在了中國人的血脈中,從而達到智識相長,代代傳承。圖為老照片中的民國私塾(公有領域)
傳統文化的內涵是靠幾千年來的耳濡目染、身體力行、心口相傳而溶在了中國人的血脈中,從而達到智識相長,代代傳承。圖為老照片中的民國私塾(公有領域)

中華文化是神傳文化,孔子說「述而不作」,古人講文以載道。傳統文化的內涵是靠幾千年來的耳濡目染、身體力行、心口相傳而溶在了中國人的血脈中,從而達到智識相長,代代傳承,以致在家庭倫理、社會規範、求學為仕、文藝創作、農耕商作中形成了整體的「修德重道」的制度綱常。

中國文字是象形會意文字,所謂熟讀百遍,其意自現。學生久誦經典之後,意象俱在,同時經典原著教化功德的正面能量自會消減學生腦中胡思亂想之雜念,更能領悟大道內涵。

而隨著歷史的變遷與時代的推移,後人在經典的註疏評校中漸漸加入了自己的理解,直至現代,簡化字和白話文的出現,特別是文革後,現代國人對中華傳統文化要麼是知之甚少,要麼是理解上謬之千里。

結語

傳統私塾教育不僅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師生家校關係、教育的社會效益等方面,達到了當今中國社會教育所無法企及的高度,而且,傳統私塾教育在傳承中華正統文化方面功不可沒。今天的國學得以仍在社會上流傳,沒有私塾教育是很難想像的。◇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