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今人不同,古代私學在中國兩千多年的教育體系中佔有幾近主流的地位,其中最為普遍被古人採用的教育方式就是私塾。

《禮記‧學記》記載:「古之教育,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私學最早起源於春秋時代,孔子在山東曲阜興辦的私學被認為是早期成功的私學教育模式。私學是相對於官府辦的官學而言,從主辦者角度分,私學有義塾、專館和散館三種類型。

義塾俗稱義學,一般由鄉宗族所創,辦學經費來源主要靠族人無償支持,有時祠堂、廟宇的地租收入也可被族人用來辦義塾,教授的大多是貧家子弟,免費的,又可叫村塾、族塾、宗塾。這是三種類型中最為廣泛流行的一種。

專館是一家、數家、一村甚或幾個村富裕庭戶單獨或聯手創辦的,供其子弟完成基礎教育的私塾,又稱坐館或家塾。

散館,是落第秀才、老童生(未考上秀才的)或鄉里的文人塾師自辦的門館、教館、學館、書屋,是要收取一些學費的。

據《大戴禮記‧保傅》:「古者年八歲而出就外捨,學小藝焉,履小節焉」推斷,古人八歲入學可能是常態。東漢王充、宋蘇東坡都是八歲入學。但唐朝醫學家孫思邈則是「七歲就學」,且能「日誦千餘言」,見《舊唐書‧孫思邈傳》。明清時期,多為八至十五歲入學。如果資質差一點,弱冠、而立者也有入小學的。《魏書‧劉蘭傳》中說北魏人劉蘭,「年三十餘,始入小學」。

古代沒有中學,科舉制以後,尤其清朝科舉制,考試不設年齡限制。私塾或官學讀完後要經考童試合格為童生,乾隆年間廣東番禹九十九歲的王健仍為童生。童生經考縣試、府試、院試合格後為秀才;秀才經鄉試合格後為舉人,吳敬梓筆下的范進就是五十四歲中舉人。林則徐則二十歲中舉人。舉人之後,經會試成貢生;貢生經殿試合格,便是進士及第。

說來說去,可能讀者還是一頭霧水,這些不斷進階的文憑到底是甚麼水平?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做了個比較:「中國士大夫第一種學位,與我們的學士學位相當,叫作秀才。第二種學位叫舉人,可以和我們的碩士相比。中國人的第三種學位叫作進士,相當於我們的博士學位。」

按照利瑪竇的推論,童生可能相當於高中畢業,那童生之前的私塾就是初中和小學了。我們來看看相當於初中和小學的私塾都學習些甚麼吧!

古代私塾學習甚麼

私塾前期啟蒙,後期學經。最早的蒙學教材是周宣王時的《史籀篇》,發展到宋代,以《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統稱「三、百、千、弟」)最為源遠流長。據徐梓的《中國傳統蒙學書目(初稿)》記載,從周秦兩漢到民國,蒙學讀物多達一千三百多種。

學經包括哪些內容?簡單的說就是十三經、史記、資治通鑑、詩詞歌賦、各類文選。經史子集的精華部份全要背過。私塾學習的方式,就是背誦原著。據南宋鄭畊老統計,十三經共計641,326字,而後面史學、詩詞、文論文選也不下幾十萬字,整個私塾階段要熟讀熟誦一百多萬字!今天的初中生能達到嗎?大學本科中文畢業也達不到啊!

此外,古時文人的標配是文武全才,琴棋書畫樣樣來。書法、作文、唱歌、彈琴、跳舞、遊戲、武術、農耕、醫學、棋藝,無所不學。

正心誠意—— 私塾教育的禮儀規範

古時私塾教育以儒學為主要內容。《大學》裏講「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古時的師道尊嚴,不只是尊師重道的體現,更是文化傳承的要求,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文化不只是之乎者也,更是生命內在的精神與張力,是民族與國家的魂魄,往聖絕學需血脈為繼,代代相傳。

宋人繪《孝經》插圖(公有領域)
宋人繪《孝經》插圖(公有領域)

古時父母送孩子求學要選吉日,穿戴規範整齊,步入學堂第一件事情要拜師。《禮記‧學記》記載:「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意思是要帶一些祭祀品參拜師長。先要對孔聖人之像跪拜,然後對塾師叩拜。學堂中,每遇孔子生日要舉辦慶祝活動。

明黃佐在《泰泉鄉禮》中寫道:「眾共推擇學行兼備而端重有威者,送有司考選,以為教讀。約正率錢具禮,於正月望後擇日開學。預期,遣人齎書聘之。屆期,乃躬迎之。約正率錢,凡有子弟願入學者,人各不過五十文,多則紗一疋,侑以羊酒,少則布一疋,侑以鵝酒。」

上述文字表明,塾師應為德才兼備者。入學要擇日、下聘書,向老師交一些學費,備一些供品。古時私塾學費不是同一標準的。《儒林外史》中的儒生周進收到的學費是:「只有荀家是一錢銀子,另有八分銀子代茶;其餘也有三分的,也有四分的,也有十來個錢的,合攏了不夠一個月飯食。」這也說明古人教學不是為了掙錢。

私塾在蒙養教育階段,要學習著衣、叉手、作揖、行路、視聽等行為規範。先生講課時,正襟危坐,學生依次授書(也叫上書),把書放在先生的桌上,然後侍立一旁,恭聽先生圈點口哼。

古代私塾中先生教學很嚴格,遇到頑劣的學生也會用戒尺打手心。明黃佐《泰泉鄉禮‧鄉校》中規定:「無故而逃學一次,罰誦書二百遍;二次,加朴撻,罰紙十張;三次,撻罰如前,仍罰其父兄。」

唐朝醫學家孫思邈「七歲就學」,「日誦千餘言」。圖為清殿藏本孫思邈像(公有領域)
唐朝醫學家孫思邈「七歲就學」,「日誦千餘言」。圖為清殿藏本孫思邈像(公有領域)

與今人不同的是,古代私塾先生雖然執戒撻罰,但師生關係依然融洽,家長也毫無怨言,而現在的學校雖然規定教師不准打人,但師生關係緊張,家長與學校多對立。個中原因何在呢?還是一個正心誠意的問題。古時教育是傳道授業解惑,今人教育是為追求升學率,教而不育,教育產業化、商業化,銅臭味濃了,各方矛盾必然激化。

孔子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古時私塾還要學習灑掃應對、祭祀禮儀等內容。「立於禮」才可正心、正言、正行、正見、正德。

(未完,下周四續)◇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