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場新聞》近日追查選民登記,發現至少 15 名選民,是以中聯辦在各區持有住宅單位登記成為選民。記者發現,由中聯辦全幢持有住宅大廈,保安森嚴,外牆亦無大廈名稱。資深中國新聞工作者、浸會大學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指出,中聯辦涉及特務人員,及情報收集工作等,因此需要避人耳目。資料顯示,中聯辦近年斥資數十億在全港購入住宅物業,截至去年 2 月底,中聯辦在港持有至少 757 個物業單位,總值近 34 億。

中聯辦持有約757個物業單位 總值近 34 億

中聯辦近年斥資數十億在全港購入住宅物業,根據「香港眾志」今年4月的調查,截至去年 2 月底,中聯辦在港持有至少 757 個物業單位,總值近 34 億。中聯辦在 2019 年至少購買了20 個住宅單位,共合當時市價約 2 億4,753萬元。2017 年,中聯辦亦購買 20 個住宅單位,包括中西區的泓都、高樂花園、昌寧大廈及沙田第一城。在2015 年,中聯辦更在全港購入共 63 個單位,是近年之冠,地點包括高樂花園、昌寧大廈、沙田第一城及鉑峰。

《立場新聞》對比2020年臨時選民登記冊及中聯辦持有物業地址,發現至少15個選民,以中聯辦或中聯辦控制公司「新民置業」持有單位登記成為選民,有資格在9月立法會選舉投票,共牽涉11個住址。

物業大廈無名保安嚴密 呂秉權:涉情報收集

記者翻查選民登記冊發現,中聯辦全幢持有的西半山分層豪宅「蒲飛路18至24 號」,兩個單位分別各有一人登記成選民。記者前往採訪時,經大廈保安確認只有中聯辦職員證或由職員陪同情況下才能進入大廈。「蒲飛路18至24號」由中聯辦2003年2月以3.2億元向上海市政府在香港的窗口企業上海實業購入,距離中聯辦僅數分鐘車程。翻查公司註冊處資料,中聯辦行政財務部部長、身兼新民置業董事陳志斌,以及同為新民董事、行政財務部副部長孫忠新,都居於此。

記者在查訪有選民登記的中聯辦物業期間,發現由中聯辦全幢持有住宅大廈,多數只有街道及門牌號碼,外牆沒有大廈名稱,即使當區居民亦難以知道大廈來歷。資深中國新聞工作者、浸會大學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表示,中聯辦涉及特務人員,例如情報收集工作等,因此其大廈管理必須更小心,又認為購入全幢物業避人耳目。他指,大陸對於隱蔽部門管理類同,大陸很多敏感部門、首長及幹部的宿舍等均是沒有門牌。

十五人以中聯辦物業地址登記做選民 其中不乏「官二代」

記者發現,有一名叫孫雪華的選民用中聯辦相關公司「新民置業」持有的北角清華街 10-16 號全幢大廈登記選民地址。記者在探訪該幢大廈時向保安員查詢,表示欲上門找「孫雪華」。查詢對方與中聯辦的關係,保安員表示「我知道」,並糾正記者「她(孫雪華)不是中聯辦的,她父親是中聯辦的。」

《立場》透過電郵向選舉事務處查詢,中聯辦人員或其子女是否「通常居港」原則,及是否符合登記成為選民資格,選舉事務處並沒有正面回應。記者其後向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查詢,政制及內地事務局亦無補充。記者再透過電話追問,由中聯辦人員到港所持工作護照,是否符合「通常居港」原則,新聞主任回應指,中聯辦人員登記成為選民的資格與其他香港居民無異,不會有額外核准條件。

呂秉權指,由以前的新華社,直至現時的中聯辦,當中有不少中高層官員的第二代、第三代子女已植根香港。「根正苗紅,然後係香港盤踞,十足香港人咁。」他續指,有子女長大後會由黨級編收,再成為中聯辦的中高層,成為局級或處級的幹部。

他特別提到,中聯辦另一更重要身分是「中共香港工作委員會」(俗稱「香港工委」),內裏多負責地下工作。「有時用各種靈活方式去做,例如滲透社團、學校、青年等等。」他解釋,若中聯辦不斷調派大陸人來港,處事不太方便,相反若官員子弟以香港人姿態參與,則可以「以點帶面」,即「整個網絡統籌」。@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