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媒體NRC(《新鹿特丹商業報》)和電視媒體Zembla的一項調查發現,在荷蘭銷售的某些撲熱息痛可能含致癌物,這些藥物來自中國大陸。

研究人員要求德國一家實驗室對中國安丘魯安製藥生產的三批撲熱息痛活性藥物成份的樣品進行測試,發現這三批藥物均被4-氯苯胺(PCA)污染,這是一種潛在的基因毒性物質。據報道,這些批次於2019年春季生產,有3,600萬粒藥丸之多,目前尚不清楚它們都被賣到了哪裏。

NRC的報告稱,不同的歐洲監管機構顯然對於PCA具有不同的風險評估,並接受不同的人體可攝入量。

歐洲藥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的指南建議,每天最多六片受污染的片劑是「可忍受的攝入量」;歐洲食品安全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縮寫為EFSA)所接受標準則較低。

然而,研究人員發現被檢測樣品中的PCA含量是上述機構所接受量的18倍。他們說,即使按照較嚴格的上限來衡量,每天服用一顆受污染的藥丸「恐已導致無法接受的癌症風險」。

比利時魯汶大學(KU Leuven)毒理學家揚·泰特加特(Jan Tytgat)教授告訴Zembla和NRC:「有充份的證據表明,PCA具有致癌性。」「PCA不屬於被很多人使用的止痛藥。」他認為監管機構應該追蹤並召回這些受污染的批次,並且應該對使用相同生產方法的其它廠家進行測試。

不過,要確定這些藥品在市場上最終的落腳點可能並非易事。據了解,荷蘭一半的撲熱息痛是由位於萊頓(Leiden)的Apotex製藥生產的。消息人士向NRC和Zembla確認,該公司過去幾年主要的原料供應商就是中國安丘魯安製藥。 Apotex為Albert Heijn、Etos、Jumbo、Trekpleister、DA和Kruidvat等零售商生產撲熱息痛。

荷蘭媒體DutchNews.nl已與安丘魯安製藥有限公司聯繫,要求置評。

報告中稱,美國公司馬林克羅製藥(Mallinckrodt)使用了另一種替代流程生產撲熱息痛中的活性成份,不會產生PCA。#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