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每12分鐘,一名澳洲人即死於動脈硬化導致的心梗阻。血管內壁的粥樣硬化斑塊一旦脫落,在血管內循環,毫無症狀,卻造成中風、心梗等致命風險。現在,一些科學家發現利用納米粒子可以有效找到、追蹤這些斑塊。
這種納米顆粒最早由加拿大研究者發明,用於癌症診斷和治療。澳洲麥格理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的納米生物光子學中心(CNBP)的研究者發現,可以用這種顆粒找到粥樣斑塊。
研究者之一博士生南基維爾(Victoria Nankivell)說:「這種顆粒具有的幾個特性很適合標靶動脈粥樣硬化中的關鍵細胞,比如巨噬細胞。巨噬細胞是粥樣斑塊內的一種主要的細胞類型。」
巨噬細胞是免疫系統白細胞中的一種,負責清理死亡的細胞殘骸和外來物質,比如微菌。巨噬細胞特別會產生一種名為細胞因子的小蛋白,刺激炎症免疫反應,導致擴大硬塊,並更容易破碎。
破碎脫落的斑塊容易堵塞心臟的主動脈,導致心臟病發作;如果堵塞腦動脈,則導致中風。
這種名為噗林體(porphysome)的粒子,是加拿大研究員鄭剛(Gang Zheng,譯音)發明的有機納米粒子,原來用於偵測體內腫瘤細胞,繪製癌細胞分佈圖。此外,它們也易於使用低亮度螢光追蹤,還有很大的內核空間,適合裝入抗癌藥物或其他藥劑。
噗林體來自被稱為「好的膽固醇」的高密度脂蛋白。這種高密度脂蛋白通過破壞斑塊形成過程的多個關鍵點,抑制粥樣硬化炎症。
合作研究員伯希爾(Christina Bursill)意識到噗林體可能具有抑制粥樣硬化炎症的功效,於是與鄭剛教授合作展開實驗。
「在培養皿中我們展示了噗林體的確具有抑制粥樣硬化炎症的功效,當我們對巨噬細胞施加炎症刺激的時候,這些顆粒降低了巨噬細胞的炎症反應。」
「我們還發現這些顆粒可以提升巨噬細胞去除膽固醇的能力,這就是高密度脂蛋白的能力之一,但是我們還不知道它抗炎症的原因,我們將進一步查明。」
此外,噗林體還可以攜帶放射周期較短的核素,可實現非常精準的追蹤。下一步,伯希爾的研究組計劃用它們追蹤小鼠體內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情況。◇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