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於中國中部城市武漢的致命病毒正在成為全球媒體的頭條新聞。該消息也應該被密切關注。這種中共病毒(俗稱武漢病毒、新冠病毒)有可能從中國迅速傳播到亞洲其它地區以及西方國家。

這種中共病毒會攻擊感染者的免疫系統,危及他們的健康並威脅到他們的生命。

華為疫情

但同時,還有另一種高風險「傳染病疫情」也已經越來越深入地蔓延到世界上許多國家,同時也帶來了非常嚴重的後果。當然,我說的是華為公司,以及它成為了全球5G通信設備的主要來源的情況。

正如我之前所寫過的,這家總部位於中國的公司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網絡設備和電話基礎設施提供商。它的設備已經成為整個歐洲和亞洲國家以及美國等幾個主要西方國家通信系統的核心。

不幸的是,正如許多人已經意識到的那樣,華為設備本身就像是一種感染病毒,可以通過內置間諜軟件破壞網絡和電話通信系統。這使得該公司能夠記錄、收集和修改所有類型的數據,從民用的到最高機密級別的數據,然後把它們送回北京。

這家全球設備供應商的違規行為涉及範圍很廣泛,對其網絡設備營運所在的每個國家安全以及經濟安全生存能力都造成了損害。如果使用醫學術語的話,可以說是「華為病毒」破壞了國家的免疫系統,降低了它在包括貿易和外交政策在內的各種關鍵領域自我防護能力。

事實上,華為是中美貿易戰升級的催化劑,它對美國主權的威脅反映在了唐納德・特朗普總統對華為的強硬立場上。這也解釋了為甚麼華盛頓在去年11月將華為列為了美國國家安全威脅。

世上沒有巧合

當然,華為的行為並不是突發新聞。華為公司創始人任正非的女兒、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自2018年底以來一直被軟禁在加拿大。她因涉嫌通過香港一家空殼公司運作而違反美國對伊朗的貿易制裁而被拘留。

巧合的是,應美國政府的請求,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的當天,特朗普正在與中共領導人習近平進行會談。

孟晚舟被捕的時間是巧合嗎?也許是,但也許不是。俗話說:「在政治中,沒有巧合。」

因此,更有可能的是,特朗普想讓北京知道,美國對於制止其掠奪性做法的態度是多麼地認真。

想像一下,當中共總書記得知其旗艦企業一名高管被捕的時候,他一定正在和特朗普談著甚麼。至少可以這麼說,談話一定非常熱烈。也有可能就是在那一刻,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層才意識到,他們已經不是在與奧巴馬打交道了。

這也是為甚麼此後不久,北京拘留了兩名加拿大公民。這個行動只能從報復加拿大逮捕孟晚舟的背景來解讀。

將華為列入黑名單

儘管孟晚舟、她的父親,甚至中共政府仍在繼續否認對其違反了伊朗制裁法案的指控,但美國政府的立法和行政部門的調查都已經毫無疑問地發現,事實就是如此。這些調查證實了華為公司是中共的代理人,該結果還導致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列入黑名單,禁止其未經特別許可從美國公司購買零部件。

這就是本月開始的孟晚舟被引渡到美國的審判背景。如果中共希望美國在簽署第一階段協議後撤銷對華為的指控,它們可能會失望。

對北京來說,利用這樣的條件進行交換是常有的事。然而,正如中共所發現的那樣,特朗普政府並不是這樣行事的。美國決心削弱華為的影響力,即中共在世界上的滲透力和影響力,尤其是對美國的盟友。

更重要的是,孟晚舟被引渡到美國後幾乎肯定會被定罪。也必須這麼做。如果她被無罪釋放,這將敗壞全球反對華為和北京掠奪性貿易行為運動的名聲,而美國正在對此積極行動。

禁止華為的代價

如果定罪成立,中共政府履行第一階段協議中自己的承諾還會有多大可能性?如果中共退出這項協議也不會令人感到驚訝,因為對其能否履行協議條款中承諾的懷疑已經存在。

如果這種情況發生,美國可能還會禁止華為公司進入美國銀行系統,這將會嚴重阻礙華為的業務能力。這一備選方案目前已經得到考慮,並仍在討論之中。

另一方面,中共可能也正在就此對外傳遞一些信息。華為法務部門發出了一個看起來幾乎未加任何掩飾的威脅,其首席法律官宋柳平說:「僅僅因為我們是從中國開始起步的,就封殺像華為這樣的公司,這不能解決網絡安全挑戰。」

這份聲明的意思似乎相當清楚:北京威脅說,如果孟晚舟的案件繼續下去,並且/或者導致了對華為的定罪和進一步行動,北京就會對美國發動網絡攻擊。

遏制華為公司的行動成本很可能是導致第一階段協議的破裂,而第一階段協議本身也可能一直就是中共政府一系列計劃中的一環。

作者簡介:作者詹姆斯・戈里(James Gorrie)是美國南加州的一名作家和演說家,他也是《中國(中共)危機》(The China Crisis)一書的作者。

原文Containing the Huawei Virus 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所表達的是作者的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觀點。#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