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曆新年放假雖然開心,但是多數人在黃曆新年期間的生活與平日大不相同,這些改變對於身心會造成或多或少的影響,而對於某些人來說則是莫大的壓力,這種一到過年時節就容易感到憂鬱、緊張、焦慮不安的人,就是罹患所謂的「年節症候群」。

過年期間的壓力來源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洪敬倫表示,門診中確實有不少患者,每到過年期間焦慮症發作的機率就會增加。曾經接觸過一位患者,因為負責幫全家人規劃過年旅遊,結果壓力過大導致焦慮症發作而求診。由於家族中人數眾多,在決定過年旅遊的地點、預算等方面,通常得面臨人多口雜的眾多意見,加上連假出遊難免遇到人擠人、塞車等不確定的因素,若在旅程中聽到有人抱怨連連,讓原本應是放鬆的度假之旅就成為壓力來源。

此外,家人的過度關心或是相互比較的心態,也是引發年節症候群很常見的原因,例如:媳婦之間的廚藝、小孩的成績、老公的工作成就等,在親戚之間經常喜歡相互比較,尤其到了適婚年齡的單身男女,最常被親戚們問到「有沒有對象?怎麼還不結婚?」諸如此類看似關心的問候,其實對當事人來說卻成了極大的壓力。

洪敬倫說,還有一種年節症候群的高危險群,則是因為生活作息或飲食失衡所導致,像是原本早睡早起、生活相當規律的人,在年假期間難得放鬆而熬夜不睡,或是乾脆睡上一整天也不起床;在飲食方面也不再忌口,餐餐大魚大肉,外加一大堆零食,造成的身體負擔就會連帶影響到心理的狀態,等到要恢復到正常生活作息時,一時之間很難調整回來,就會出現情緒低落、疲倦怠惰的情況。

維持正常生活 為身心減壓

洪敬倫提出,要想避免年節症候群的發生,可從生理與心理兩方面調適。在生理方面,儘量維持一貫的生活步調,而年假時想要稍微放縱一下的人,也應漸進式調整回正常作息。例如:休假倒數的前兩日,開始讓自己逐漸回歸平日生活,才不會在隔天要工作上班時感到難以適應;而過年期間的飲食,要注意維持蔬菜、水果的攝取量,因為均衡攝取充足的維他命與礦物質,才能夠保持心情愉快。

在人際關係交流的心理層面,要避免預期性焦慮而啟動的災難化思考模式,例如:與其事前不斷設想與親戚見面可能產生的摩擦和不愉快,不如從過去較好的相處經驗來思考,就會比較容易找出和對方相處融洽的應對方式。而在情緒來的當下,不要急著第一時間回應或處理,因為這時所做出的反應或說出的話語往往不會太恰當,不妨轉移一下注意力,給自己3分鐘的時間沉澱一下,問問自己:「現在是怎麼了?」自我檢視情緒狀態的過程,能讓情緒產生變化,然後轉而恢復冷靜與理性,就能將事情妥善解決。

洪敬倫提醒,過年是全家人慶祝新的一年來臨的重要歡聚日子,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放鬆心情與家人共享歡樂溫馨才是最重要的!◇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