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中美雙方在2019年年末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讓持續1年多貿易戰暫時休兵,但進入新的一年,隨著美國步入大選年、中共亦深陷重重危機,全球矚目的中美貿易戰已進入敏感期。這一次中共還會不會再毀約?

   從出口持續下滑,到GDP增速進一步放緩,持續一年多的中美貿易戰對中國經濟和中共政權的衝擊正日益凸顯。
雖然去年12月13日中美雙方達成了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且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年終最後的一天宣佈將在白宮簽署第一階段協議,但這並未給這一脆弱的階段性協議增加多少底氣。

美國政府可能出於2020大選的政治壓力,希望能至少得到階段性或象徵性的中美貿易戰的戰果,來為美國經濟和選戰加分,但特朗普總統反覆強調過,他不會接受一份不公平的協議。

也就是說,美國雖然有一定的談判壓力,但特朗普總統維護自由公平的貿易機制的底線,不會動搖。

而中共恰恰與美方相反。中共引為「執政基礎」的所謂經濟成就,很大程度來自於對外掠奪式不公平貿易和盜竊知識產權,而這正是美國發起貿易戰的起因。

也就是說,中共與美國在經貿關係上完全對立,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如果中美貿易談判繼續進展並進一步達成協議,中共及權貴階層賴以生存、貪腐、榨取中國人民財富的經濟體制(或基礎)就會被直接動搖,甚至崩潰。

所以,中共若不解體,中美貿易衝突就不可能真正休兵。

具體到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上,中共在2020年至少有兩個撕毀協議的動機:第一,增加美國進口的經濟壓力;第二,干預美國大選、狙擊特朗普連任的誘惑力。

中共無法承受的進口壓力

    實際上,作為貿易談判試水的階段性成果,第一階段協議的大部分內容可能更具象徵意義,例如中共承諾的各種結構性改革顯然都非短期內可以見效。

不過,增購美國產品和服務的承諾,卻是一個檢驗中共是否履約的硬指標。

依據美方透露的第一階段協議內容,中方承諾,未來兩年內,在2017年購買量的基礎上,增購2,000億美元美國商品和服務,其中包括增購320億美元美國農產品。

依據美方數據,2017年中國購買了1,30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和560億美元的服務。在此基礎上,中方若要執行協議,就需要在2020、2021年,每年平均再增購1,00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和服務,與貿易戰前的規模相比,年增幅高達54%。

如果與貿易戰升級後的2019年相比,中方增加美國進口的壓力會更大。

根據美國商務部數據,2018年美國對中國的貨物出口1,200億美元,與2017年幾乎持平;服務出口540億美元,同比略有減少。2019年前10個月對中國貨物出口降幅逾一成。服務貿易數據雖暫未發佈,但降幅肯定超過2018年。

由此推算,2019年中國購買的美國產品和服務可能只有1,500億美元規模。

與2019年相比,中共若要兌現第一階段協議的增購承諾,自美國進口的平均年增幅將高達七成左右。

這種飆漲的進口壓力,中國經濟能消化得了?中共能扛得住?

事實上,在中美貿易開戰前後,中共的債務經濟模式就已瀕臨破產。企業、金融各領域頻頻爆雷,經濟下滑,內需疲弱,進口的需求和能力都在萎縮中。如果中共真的如同美方所說,承諾如此激進的進口漲幅,那麼這一許諾的本身就不真實,更像是虛幻泡影,只可能是中共的緩兵之計。

實際上,中共一直拒絕承認增加進口的具體金額,而是強調要看市場情況。中共這種表態,其實就是在為未來拒絕兌現增購進口的承諾,埋下伏筆。

中美貿易戰目前只是暫時休戰。圖為2019年10月11日,特朗普在白宮接見劉鶴。(Win McNamee/Getty Images)
中美貿易戰目前只是暫時休戰。圖為2019年10月11日,特朗普在白宮接見劉鶴。(Win McNamee/Getty Images)

中共難捨干預美國大選的野心

   除了中國經濟難以負擔激增的進口壓力之外,中共可能更難拒絕利用農產品進口來打擊特朗普的誘惑。

2015年至2017年,每年中國從美國平均進口242億美元農產品。按照第一階段協議,中方將在2017年的進口規模基礎上,在2020和2021年,每年平均再增購16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與貿易戰前相比,平價年增幅高達67%。

然而過去兩年中,中國經濟加速下滑,消費降級,對初級農產品的需求實際上已經降低。在內需疲軟的經濟背景下,中國能否恢復貿易戰前的農產品進口規模都尚未可知,更勿論還激增近7成。

現實中,在貿易戰升級的2018、2019兩年中,中國進口美國農產品的數量暴跌。

以2018年為例,中國自美進口農產品減少到162.3億美元,同比下降了32.7%。考慮到中共對進口設置了行政指令、外匯管制等種種非關稅壁壘,中國進口美農產品的急劇減少,明顯超出了關稅對市場的影響,而只能是中共的政府行為。

中共此舉讓中國人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中共砍掉美國大豆、豬肉等農產品進口,直接導致國內物價上漲、民眾生活負擔大增,甚至誘發豬瘟危機。

不過,中共確實籍此成功干預了美國內政。2018年美國中期選舉中,共和黨在傳統票倉農業州受挫,就說明中共正在積極利用美國農產品進口這一貿易炮彈,來打擊特朗普陣營。

2019年與美國的貿易情況,反映出中共這一企圖的延續。2019年前10個月,中國自美進口農產品104億美元,同比下降30.8%。據此估算,2019年中國進口美農產品或降至約110億美元規模。

這意味著,與2019年相比,2020、2021兩年中,中共若要兌現第一階段協議承諾,中方平均每年需增加進口29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實際年增幅將高達260%。

不過,眼看2020美國總統大選的決戰時刻正在到來,很難相信,中共會在2020年承擔如此大的經濟壓力,去增購美國農產品、為特朗普總統助選。同樣很難想像,畏特朗普如虎的中共不會利用包括卡住農產品進口等各種伎倆,來干預美國大選,阻擾特朗普連任。

因此,目前中國增加進口美國大豆、豬肉等農產品,除了談判需要外,更多的可能是為緩解迫在眉睫的國內豬肉和糧食危機。

但在2020年11月份美國大選前,中共很可能會繼續卡住進口美農產品,拖延增購美國產品和服務,並試圖繼續以此干預美國選舉。

2019年12月15日,在下一輪關稅是否會加徵之際,中國向美國購買58.5噸大豆,是自4月以來最大一宗。(Scott Olson/Getty Images)
2019年12月15日,在下一輪關稅是否會加徵之際,中國向美國購買58.5噸大豆,是自4月以來最大一宗。(Scott Olson/Getty Images)

中共放風對貿易戰的態度

   如果說,上述分析主要是從經濟上探討,2020年中共是否會執行貿易協議、甚至推進貿易談判,那麼,中共或已通過其大外宣,透露出對中美貿易談判的真實態度。

就在中美雙方宣佈達成第一階段協議的當天,2019年12月13日,由中美交流基金會運作的一家媒體網站,刊發了某美國專家的評論,稱「特朗普政府比中國(中共)更需要一份貿易協議」。

該文承認,在貿易談判中,美國處於比中共更有利的地位;但中美貿易戰是一場不對稱規則下的「博弈」,無論中國經濟被貿易戰衝擊得有多糟糕,「中國(中共)政府不需要擔心選舉會讓它在短期內失去權力,但特朗普政府卻要擔心這個」。

這種觀點,很可能反映了中共高層對中美貿易戰的一種態度。值得一提的是,中美交流基金會在2018年8月曾遭美國會點名為中共統戰工具。

綜上可知,2020年中美貿易衝突或重燃戰火,因為中共既無兌現協議承諾的經濟實力,更無執行貿易協議的良性動機。

2020年,貿易戰仍是中共邁不過的坎。◇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