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結束,中國經濟走勢再次引發關注,有學者深入分析指出,中國經濟高成本低效率,造成企業負擔重,整體經濟持續低迷。
聯合新聞網12月13日引述瑞士信貸私人銀行亞太區副主席陶冬的分析表示,明年中國經濟形勢會比今年更加艱難,即使出現財政刺激,也未必能拉起中國經濟。首要關注的問題是中國企業的財務狀況,因為過去幾年,中國的企業艱難度日,資金緊張,企業投資意願不足。
分析:中國經濟長期高成本、低效率
華府智囊美國企業研究所12月13日發表美國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Michael Beckley博士的文章《中國經濟奇蹟:幾多真實……幾多幻象?》。文章表示,過去三十年,中國兩位數的經濟增長掩蓋了其持續擴大的負債,中國以高成本來實現高增長,但現在,成本在增加、增長在放緩。
文章提到,世界銀行和聯合國最近發佈了一項調查結果,如果評估三個領域的淨財富存量(生產資本、人力資本、自然資本),美國的富裕程度是中國的數倍,兩國差距可能正以每年數萬億美元在擴大。
中國經濟雖然規模龐大但是效率低下,巨大產出也伴隨著高昂的代價。持續高成本令中國企業陷入困境,令14億中國人在福利和安全方面揹負重擔。相反,美國的經濟規模也很龐大,但是非常高效,美國企業在全世界最具生產力,美國人福利和安全的成本要比中國人低得多。
美國之音12月13日引述路透社的分析表示,中共經濟會議說要穩中求進,但是,中國經濟繞不開政府與市場、機制與體制改革的老問題。
中國經濟「脫實向虛」
金融界網站12月13日引述中國經濟學家韓和元的分析表示,「脫實向虛」是當前中國經濟的最大隱患,即脫離實體經濟的投資、生產和流通,轉向虛擬經濟的投資。實體經濟包括農業、工業、交通通信業、商業服務業、建築業、教育、文化等;虛擬經濟包括金融業、房地產等。
「脫實向虛」的具體表現是資金不斷流向虛擬經濟,導致實體經濟有效投資不足、影子銀行體系膨脹、資產價格高漲。從企業的角度來講,非金融企業減少了生產性投資、增加了金融資產投資。
彭博社12月13日引述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中國民企信用債淨融資額大約為-2,500億元人民幣,是2002年有統計以來最低。
《金融時報》中文網財經版主編徐瑾12月10日發表分析文章提到,實體經濟難做,中國的實體經濟進入寒冬。中國銀行研究院11月28日發佈的「2020年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中也承認,目前中國的實體經濟低迷。
數據顯示,中國製造業今年前10個月實現利潤下降4.9%,11月份新出口訂單連續第十八個月下滑,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連續第三個月下跌。綜合路透社分析,中國實體經濟面臨困難,企業面臨價格下滑和融資成本上升的困境,製造業者的利潤會進一步下滑。#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