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企業不僅要生產最好的產品,還要與嚴重依賴國家干預和保護的經濟體競爭。如此不公平的鬥爭,導致越來越多德企失敗。」日前,德國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Peter Altmaier)點明德國企業面臨的困境,並提出國家迅速出手干預的計劃。

發佈「國家工業戰略2030」最終版

德國於11月29日發佈「國家工業戰略2030」最終版本,其中提到,政府將設立專門的委員會,以便迅速介入並保護德企免受外資的「敵意收購」。這意味著德國在重要領域設置了保護本國企業的最後關卡,政府可以通過合法途徑,迅速且有效地出手干預。

為避免非歐盟國家收購德國高科技企業,政府可通過德國國有開發銀行KfW(復興信貸銀行)對企業進行收購併暫時持有企業股權。目前在某些情況下,根據德國法律已經可以做到這一點,但是阿爾特邁爾認為,這一過程太慢了。

因此需要設立一個由副部長組成的專門委員會,以便「更為快速、有效地做出必要的決策」。該委員會將直接與復興信貸銀行合作,有權收購敏感領域或擁有關鍵技術的德企股份,並在一段有限時間內暫時持有股份。

這意味著,政府將有更大權限動用國家資金來阻止外國的「敵意收購」。不過,阿爾特邁爾也表示,這一做法是在其它方式都無法奏效時採用的「最後手段」,這樣做只是因為「德國需要為工業的未來做更好的準備」。

新的戰略文件被認為是回應了此前各界的擔憂,即德國在「關鍵技術」能力上的喪失,將使製造業基礎受到侵蝕,並從根本上損害德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這都為德國的未來蒙上了陰影。

政府給予更多關注 掌握更多控制權

為此,德國還將進一步修訂「對外貿易條例」,並有望在2020年正式推出新版本。阿爾特邁爾表示,新修訂的「對外貿易條例」對「關鍵技術」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一些決定德國經濟競爭力的行業將被包括在內,例如人工智能、機械人技術、半導體、生物技術和量子技術等。

德國一年前就曾對該條例做過修訂,規定只要非歐盟投資者收購德企10%以上的股份,德國政府便有權審查,而此前的標準是25%。當時提到的德企,還只是指在國防、能源等關鍵領域的企業,而今審查範圍將進一步擴大。

德國政府的目的就是給予德企更多的關注,也掌握更多控制權。阿爾特邁爾表示:「如果發現可能會損害德國的公共秩序或安全,我們可以檢查購買情況,使用手中的控制權,並在必要時予以禁止。」

「庫卡收購案」給德國敲響警鐘

2016年,中國家電巨頭美的集團斥資40多億歐元收購了德國「工業4.0」前沿企業庫卡。當時,德國政府想要阻止這一收購案,但因不符合《對外貿易條例》的規定而未能實現。

「庫卡收購案」後,德國開始重視經濟戰略並收緊相關法律。2018年,中國國家電網試圖購買德國電網營運商50赫茲(50Hertz)的股份。在未能在歐洲找到投資者的情況下,德國政府最終通過復興信貸銀行介入進行收購,從而阻止了中資的收購計劃。

阿爾特邁爾現在推行的一系列計劃,被普遍視為是針對中共支持的投資者。中共正在推動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技術在國內的發展,並一直在通過收購包括德國機械人製造商庫卡(Kuka)等來向國外購買專有技術。

面對中共國有企業在關鍵領域的更多投資,歐盟也正在重新考慮其產業戰略和與中共的關係。

此前,聯邦憲法保護局(德國國安局)前任局長馬森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明確指出,中資企業的背後是中共。德國必須意識到,中國不是西方的夥伴,而是由中共統治的極權國家,絕不具有西方的民主價值觀。

此次,阿爾特邁爾也強調,「德國非常歡迎外國投資者,但政府要給與更多關注,這是社會市場經濟正常運轉的一部份。這就是為甚麼我們要擴大決策範圍,以便能更仔細地檢查外國公司的股權,並在必要時禁止它們。」#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