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警在反送中運動中,半年內狂放逾萬枚催淚彈,許多市民深受其害,旺角一名單親媽媽說,警察不斷施放催淚彈,導致她與5歲兒子出疹,咳黑塊,母子倆有家不敢回。住在彌敦道的梁女士說,催淚煙和槍聲讓她很恐懼,7月至今不能入睡,「有時覺得生無可戀」。

香港反送中運動持續半年來,高達一萬顆催淚彈落在彈丸之地,刺鼻硝煙瀰漫全港各個角落,香港警方的這場「催淚彈放題」,令香港各個區的民眾都經歷催淚彈煙霧的後遺症。

許多市民出現了皮膚敏感、皮膚炎、紅疹及水泡等皮膚問題。還有前線採訪記者稱,自己已確疹患上「氯痤瘡」。

警察向學生發射催淚彈並拘捕學生。(余鋼/大紀元)  單身媽為躲催淚彈 帶5歲兒流浪
警察向學生發射催淚彈並拘捕學生。(余鋼/大紀元) 單身媽為躲催淚彈 帶5歲兒流浪

12月6日,多家港媒報道,旺角南區候任議員朱江瑋接獲一名住在狹小房間的單親媽媽高女士求助,高女士和5歲兒子原本住在面向旺角西洋菜街一個不足100呎的狹小房間裏。

11月9至10日,警方在旺角再次無視居民安全,濫放催淚彈,高女士和5歲兒子身受其害。凌晨兩、三點嗅到催淚煙,高女士已立即關掉冷氣機,但房內殘餘的催淚彈味道令她心口痛,呼吸困難。

次日,高女士趁政府宣佈停課,帶兒子離開住所,在外流浪,前後換過4個居所。她兒子在旺角讀書,在外寄居後,上學交通時間加長,有時會遲到,兒子因此十分難過,更是叫她傷心。

母子曾一度離開香港回大陸幾天,回港後寄居朋友屯門的家,一次回旺角住宅取物件途中,母子又在旺角警署附近吸到催淚煙,兩人沒有任何防護。

事後,她兒子背部至大腿出紅疹,久久未散,她自己也一直咳嗽,有時更咳出黑色塊狀物。

11月25日,高女士向醫生求疹,醫生稱紅疹「有可能跟催淚煙」有關。

至今,兒子仍然搔癢難當,高女士只能勸阻兒子不要用手指抓,以免越抓越紅。

之後,高女士又數次回家,看家中情況如何,但家中只有一個近冷氣的小窗,不能推得太開,儘管離家至今已經數星期,家中仍有刺鼻氣味,所以她不敢把兒子的衣物帶走,怕兒子穿上會不適。

高女士訴說經歷時聲淚俱下,又稱希望政府賠償母子的損失和安排入住中轉屋,以解燃眉之急。

朱江瑋補充說,12月6日,陪同高女士出席「吸吸可危集會」,曾就兒子身體狀況諮詢在場醫生及公共衛生專家,在場醫護已安排再作進一步檢查。

高女士也提及自己出入催淚煙影響範圍後,曾有咳黑色塊狀物症狀,朱江瑋質疑人體免疫機制是否能抵受催淚煙毒害。

香港荃灣警察向記者群和民眾發射催淚彈。(余天祐/大紀元)
香港荃灣警察向記者群和民眾發射催淚彈。(余天祐/大紀元)

受催淚煙困擾 梁女稱生無可戀

另外一位旺角街坊梁女士住在彌敦道,面對匯豐銀行總行。同樣受警方施放催淚煙及開槍噪音困擾,7月至今都「無法睡覺」,巨響聲使她感到恐怖。只要外面發射催淚彈,窗戶、風扇、冷氣全部都要關上,整棟樓居民長期處於驚慌及煩躁狀況。

梁女士說,自己一直靠服食藥物才能入睡,「有時覺得生無可戀」。街道上商舖持續休業,防暴警察每日進駐社區「好像世界末日一樣」,但基於經濟能力,她暫時未能搬離現時住處。

朱江瑋認為,警方不停濫發催淚彈,附近居民嚴重受到傷害。他12月5日去過高女士的家,仍能嗅到刺鼻之味。他呼籲警方檢討施放催淚彈驅散人群的策略。

12月6日晚,一群中大及教大的言語治療學系學生,在中環愛丁堡廣場發起「吸吸可危」大集會。( PHILIP FONG/AFP via Getty Images)
12月6日晚,一群中大及教大的言語治療學系學生,在中環愛丁堡廣場發起「吸吸可危」大集會。( PHILIP FONG/AFP via Getty Images)

2萬人參與「吸吸可危」大集會

12月6日晚,一群中大及教大的言語治療學系學生,在中環愛丁堡廣場發起「吸吸可危」大集會,邀請醫護專家、化學博士、抗爭者、家長代表等共11名不同界別嘉賓上台分享,喚起公眾關注催淚煙的禍害。

主辦單位稱,參加人數達2萬人。民間記者會成員當晚首次現身公眾集會,並公佈催淚彈後遺症問卷調查結果。

發言人表示,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網上收集了17,819份問卷。結果發現,最多人吸入催淚煙後,出現的不良反應依次為咳嗽、呼吸困難和皮膚痕癢。

有5.5%受訪者表示,吸入催淚煙後,出現尿液顏色異常的情況;約一成半受訪者曾出現肚痛及肚瀉。發言人表示,前線抗爭者、記者及警察均屬高危一族,政府目前仍未公佈催淚彈的成份,質疑是否擔心揭發催淚彈禍害後,對前線警員執勤會有影響。

發言人又引述數據稱,以受訪者出現癥狀平均數量為計,深水埠及大埔居民並列第一,油尖旺及觀塘排第二,黃大仙及元朗第三。

發言人又批評勞福局局長羅致光「燒烤所產生的二噁英比催淚煙更高」的言論,是無知及草菅人命,侮辱港人智慧,無視香港已成為「催淚毒氣室」的事實。

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馬仲儀醫生上台發言說,警方經常在老人院、學校、地鐵站等不適合的地方施放催淚彈,並由高處向下放催淚彈、射入巴士、近距離發射等,有關行為有可能造成致命傷害,質疑警方使用催淚彈的準則。

多名醫護人員、化學專家、心理學家及言語治療師等不同界別嘉賓亦有上台發言。有「催淚彈 KOL」之稱的鄺士山(K. Kwong)在台上說,自己6.12中催淚彈,回家後睡兩天,肺很難受,周身都癢。他又感慨︰每次上街都害怕,希望政府可以懸崖勒馬。#

(轉自新唐人電視台)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