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人轉生時一旦喝下孟婆湯,就會消除前世的記憶。不過歷朝歷代,總有一些人得以越過孟婆鐵律,在封閉的塵寰打開一道縫隙,探知人世之外的世界。
清朝康熙年間,聖祖一朝有二位大臣李霨和張英,均是官至尚書兼大學士。他們輔佐康熙皇帝,各有千秋,各有功績。與眾不同的是,他們有著特別的來歷,輔佐聖祖如虎添翼。
記得前世 台灣入清版圖與他有關
據李霨(1625年~1684年)親自所述,他的前生是一個老儒生,博通經史,雖是滿腹才學,可惜歷次科考都沒考中。一次,老儒生偶然路過鄰居李家,看到李家宅院巍峨高聳,很是壯麗,心裏羨慕不已。有一天,他身體微恙,忽然發覺身體變輕了,他健步而行,逕直走入李家內室,看見一群婢女正在侍候一位產婦。
他覺得身體異常輕盈,於是登上屋梁,觀察屋內情況。這時,忽然有人推了他一下,頓時跌入孕婦懷中。老儒生昏昏沉沉了一段時間,等到他醒來後,發現自己的身體竟然只有一尺多長,手腳都變成了嬰兒的模樣,不知何時還被人綁在了嬰兒床上。
當時天寒地凍,窗外正在下著大雪。產婦問婢女外面甚麼聲音?躺在床上的小李霨應聲答道:「是雪。」在場的人都大吃一驚,嬰兒剛生下就能開口說話,人們都被嚇住了,還以為是妖怪呢!就準備溺死他。幸虧李父堅決反對。
此後,李霨再也不敢開口說話了。一直到7歲那年,有個親戚指著他說:「這孩子是個啞巴,留他有甚麼意義?」忽然李霨笑著答話,眾人都感到很驚異,原來他不是啞巴。
因為帶著前世的記憶,李霨上學後,猶如神童,表現得聰穎非凡。16歲考中鄉試,次年再次中舉。李霨入仕為官,成為康熙朝大臣,他官至戶部尚書兼保和殿大學士。李霨先後校訂大清律例、重修《太宗實錄》,又擔任《世祖實錄》編纂總裁官。帝王實錄編修完畢後,康熙帝龍心大悅,賜予他豐厚的禮物,並兩次晉加太子太傅、太子太師銜。
後來,以吳三桂為首的三藩叛亂,以及後來的察哈爾部作亂,康熙皇帝調兵遣將等機密詔令,每次都是由聖祖口述,李霨起草完成。
台灣進入清代版圖,亦和李霨有關。據《清史稿》、《台灣通史》記載,清朝將領施琅攻克台灣明鄭勢力後,朝中有人議論說:台灣是沒有開化的險遠之地,應該「遷其人,棄其地。」施琅將軍很反對這樣做,康熙帝讓議政處討論,也沒有結果,於是召集廷臣詢問。
李霨奏說:「台灣孤懸海外,屏蔽福建,如放棄此地,只怕外國人又來占據,如遷移居民則可能有人作亂生事,應聽從施琅的建議。」
一些廷臣也都這樣上奏皇帝,後來康熙帝就將台灣併入滿清版圖,在台灣設立一府三縣、派兵鎮守了。
對朝廷機密要事,他向來守口如瓶。即使有人問,不該說的他隻字不言,沉默以對。李霨為人耿直老成,身在官場潔身自好。據說這都是因他記得前世的緣故。◇
奇夢揭來歷 張英為何字「敦復」
康熙時期,另一位大臣張英(1637年~1708年)官至禮部尚書兼文華殿大學士,是名臣張廷玉的父親。張英字敦復,他取字的來歷,頗為傳奇。明朝崇禎年間,張英還未出世之前,張父曾做一夢,夢中有一金甲人自稱是東晉的王敦,想要托生到張家做兒子。
王敦是東晉亂臣,所以張父以此為由,即刻拒絕了他。金甲人說:「不是這樣。當年晉朝王室衰敗之際,我被上天安排轉生,因此應運而生做了晉朝逆臣;如今天下即將清明,我再次奉天意應運而生,做良臣輔佐聖主。」張父從夢中驚醒過來。
後來,張家果然添了一個兒子,但不久就夭折了。又過了幾年,張父再次夢見王敦要來投生,遂即痛責他說:「你還來欺負我,你果真是奸賊,說好了托生卻匆匆走了,害得我們空悲一場。現在用不著你了!」
王敦說:「我遍歷江南很多家庭,發現沒有誰家的福澤能超過您家,所以還來托生,這次絕對不走了。」不久之後,張家果然再生下一子。張父為其取名張英,因這二次奇夢,故而取字「敦復」。
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帝欽定張英講論經史,聖祖每次到南苑,張英必定隨侍左右。每次講筵,凡事涉及民生利弊,四方水旱,向來知無不言。康熙十六年(1677年),張英與高士奇入職南書房,期間張英還擔任皇太子胤礽的師傅。康熙帝以「張英為人厚重,不干預外事」,欽定其為翰林院掌院學士。清聖祖還曾經對執政大臣說:「張英始終敬慎,有古大臣風。」
桐城張英家六代為翰林,門第榮耀,世所罕見。張英和他的兒孫們輔佐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同治五朝。其中,張英、張廷玉父子二代為相,在民間享有「父子雙學士,老小二宰相」的美譽。歷覽張家福澤,果真如夢中王敦所言,名冠江南。◇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