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北京確診兩名內蒙古肺鼠疫病人後,11月16日,內蒙古又有1人被確診腺鼠疫。另有網民在海外網絡社群中曝光黑龍江省政府駐北京辦事處的內部通報文件,顯示北京黑龍江賓館有住客疑似感染了鼠疫,已有約7人被隔離。

內蒙又1人被確診鼠疫

11月17日,中共官方披露,16日,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鑲黃旗巴音塔拉蘇木採石場一男子,在烏蘭察佈市化德縣醫院就診期間,被確診患上腺鼠疫。

中共內蒙古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消息稱,該男子55歲,曾於今年11月5日在採石場剝食過野兔,與之密切接觸者共28名。

11月12日中午,兩名內蒙古患者在北京被確診為肺鼠疫。官方消息聲稱,目前未發現55歲的男子與這兩例病例之間有流行病學關聯。

近日,有北京醫生透露已有多人感染鼠疫,並傳有人死亡。北大醫院要求就診者說明是否去過青海、甘肅和內蒙,業內人士指這三地恐已鼠疫擴散。

此前,甘肅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0月10日通報,9月27日,甘肅酒泉市阿克塞縣報告1例疑似鼠疫病例,29日確認為敗血型鼠疫,這位患者已經去世。

北京黑龍江賓館住客染鼠疫多人被隔離

11月17日,推特上有網友曝光黑龍江省政府駐北京辦事處11月14日向省人大辦公廳及省政協辦公廳發送的一份內部通報。這份文件顯示,該辦事處旗下的北京黑龍江賓館有一名住客已被證實經檢測呈傳染病陽性,這名病人和1名密切接觸者目前已被隔離在醫院,還有3名密切接觸者被隔離在賓館的客房裏;此外該賓館的2名前台接待員也作為密切接觸者被隔離在賓館客房。為此,辦事處建議黑龍江省來京公幹的公務人員暫時不要入住北京黑龍江賓館。

針對上述消息,新唐人電視台記者採訪了一位具有中國醫療背景的人士。該人士表示,從網絡上已曝光的文件圖片來看,是北京市西城區疾病防控中心的醫護人員告訴北京黑龍江賓館,該賓館的一名住客經檢測「呈傳染病陽性」(疑似鼠疫),這個說法很蹊蹺。因為進行了傳染病檢測,就意味著負責檢測的醫生已經知道病原體是甚麼,文件上卻採取了「疑似鼠疫」這種模稜兩可的說法,這種情況要麼是疾病防控中心的醫護人員為了不引起恐慌而沒有把確切的檢測結果告知賓館方面,要麼是賓館方面刻意採取了模糊信息的策略。

這名醫學人士還表示,通報中提及的其餘4名密切接觸者中有1人已被送到醫院隔離,說明這人已經出現了疑似感染鼠疫的癥狀;而另外3人在賓館被隔離,說明他們目前尚未出現癥狀,但仍在潛伏期(通報文件是14日所發,距今約3天)。還有兩個前台接待人員在賓館被隔離,也可能還沒有出現感染癥狀。

他強調,尤其值得註意的是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其一,這份通報文件並未說明這5名住客與內蒙古是否有關係,這意味著他們很可能不是從內蒙古去到北京。也就是說,這起病例的疫源地極可能是自內蒙以外的其他地方,而黑龍江是疫源地的可能性最高。

其二,翻查北京市官方有關機構對外發佈的疫情通告和陸媒的報道,可發現北京衛健委就在11月14日上午還告訴《新京報》記者,當前北京市並未出現新發病例,而至今官方也沒有正式通報有關北京黑龍江賓館發現病例的消息。這意味著中共官方很可能在進行選擇性通報,有意對於北京黑龍江賓館這種涉及官方機構或公務員的相關病例隻字不提。

其三,至今中共官方並沒有對外宣佈隔離封閉北京黑龍江賓館,也就是說並沒有阻止旅客進出。而鼠疫是可以通過飛沫來傳播的,理論上鼠疫桿菌仍有可能通過賓館的通風系統等途徑傳染賓館內的其他房客。

如果最終證實這份被曝光的文件是真實的,而且經檢測呈傳染病陽性的那名病人的確是鼠疫患者,而相關患者又並非來自內蒙,那麼至少說明此次大陸鼠疫疫情出現了多個疫源地同時爆發的情況,這是非常可怕的。而且中共官方這種選擇性隱瞞的做法,比全部封殺更有欺騙性,還將導致疫情擴散的風險增高,同時也使得防疫部門防控難度極大,其後果將十分惡劣。

鼠疫為烈性傳染病病死率極高

鼠疫是人畜共患的一種危害嚴重的烈性傳染病,被稱為黑死病。鼠疫的傳染最重要的是呼吸道傳播,臨床上表現為高熱、淋巴結腫痛、出血傾向、肺部特殊的炎癥等。

鼠疫分型:腺鼠疫、肺鼠疫、鼠疫敗血癥。肺鼠疫和敗血型鼠疫,病死率幾乎為100%。歷史上記載多起次最具毀滅性的流行瘟疫,都與鼠疫有關。

其中查士丁尼大鼠疫於6世紀中葉開始至8世紀消失,在歐亞奪取上億條生命;而從14世紀中葉爆發的鼠疫,前後300年,導致歐洲大陸死亡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口。

從19世紀下半葉開始的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從雲南、孟買開始,最後匯聚於北滿,驚天動地地爆發。其後有山西鼠疫,東北第二次鼠疫,以及歐亞非其它地區的鼠疫,直到20世紀30年代以後才銷聲匿跡,全球先後死於鼠疫者達數千萬人。#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