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誇啦啦藝術集匯舉辦的第二屆大型戶外藝術節「浮游之樂」藝動沙螺灣於上周末開幕,為期兩周的藝術節活動豐富,包括互動體驗劇場、講故事和手工藝工作坊、文化導賞團、紀錄片放映等。除了開放給公眾參與活動外,並設有「學校專場」,吸引了約2000名師生報名。今次的藝術節以「水」為主題,藝術家設計多個裝置藝術,為沙螺灣再添彩。其中由英國藝術家Sue Hill和Pete Hill設計的7米高的「龍王」裝置藝術,由1500個膠樽製造,旨在喚起公眾對海洋垃圾的意識。

由英國藝術家設計的7米高的「龍王」裝置藝術,由1500個膠樽製造,旨在喚起公眾對海洋垃圾的意識。(陳仲明/大紀元)
由英國藝術家設計的7米高的「龍王」裝置藝術,由1500個膠樽製造,旨在喚起公眾對海洋垃圾的意識。(陳仲明/大紀元)

誇啦啦藝術集匯(AFTEC)行政總監邱歡智(Lynn)。(陳仲明/大紀元)
誇啦啦藝術集匯(AFTEC)行政總監邱歡智(Lynn)。(陳仲明/大紀元)

誇啦啦藝術集匯(AFTEC)行政總監邱歡智(Lynn)表示,今年是第二年舉辦藝術節,以海洋、水為主題,所以稱為「浮游之樂」。應參加者的建議,今年增設了供8歲以下小朋友的教育活動,如「粉紅海豚」説故事和手工藝工作坊,以及「精靈藍藍大冒險」尋寶之旅和分享會。她很高興看到今次推出的「學校專場」反應熱烈,原定的300個學校團體報名的名額,竟然收到2000人報名,她希望下年再辦活動時有更多資源可以提供,使更多學校獲益。

沙螺灣村村長李秀梅。(陳仲明/大紀元)
沙螺灣村村長李秀梅。(陳仲明/大紀元)

沙螺灣村村長李秀梅分享,沙螺灣村民都非常重視今次的藝術節活動,用了兩個月時間協助籌備,提供場地給藝術家們進行在地創作。她提到,村中有一個「貴妃池」,日久失修。今次藝術節前對「貴妃池」進行了維修,並在該處設立了一個裝置藝術「海的控塑」。她認為在沙螺灣舉辦藝術節能夠吸引更多人認識沙螺灣村,例如去年提及沙螺灣時還有的人以為是「沙螺洞」,今年認識沙螺灣的朋友多了許多,她感到十分欣慰,希望未來還能持續舉辦相關活動,提升沙螺灣的知名度。

裝置藝術「千里眼」(左)與「水濂洞」。(陳仲明/大紀元)
裝置藝術「千里眼」(左)與「水濂洞」。(陳仲明/大紀元)

裝置藝術「龍王」。(陳仲明/大紀元)
裝置藝術「龍王」。(陳仲明/大紀元)

裝置藝術「龍王」由英國藝術家Sue Hill(左)和Pete Hill設計。(陳仲明/大紀元)
裝置藝術「龍王」由英國藝術家Sue Hill(左)和Pete Hill設計。(陳仲明/大紀元)

英國藝術家Sue Hill和Pete Hill繼去年設計的地標雕塑「千里眼」後,今年再度訪港,在地取材設計新的裝置藝術「龍王」。Pete回憶,去年在沙螺灣創作的一個半月期間,看到沙螺灣的海灘上有不少膠樽,他便開始構思要如何透過自己的藝術特長去呈現海洋垃圾的問題。今次在地創作,他與Sue一起在沙螺灣海灘拾獲了600個膠樽,並從環保機構再回收了900個膠樽,共同創作了7米高的裝置藝術——龍王。Sue提到,「龍王」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水神,如今人類對海洋的破壞,或許會讓「龍王」十分頭疼,希望能透過這個裝置藝術帶來環保訊息,呼籲人們少用膠樽,保護海洋。@

《奧德賽:歸家海途》互動體驗劇場。(陳仲明/大紀元)
《奧德賽:歸家海途》互動體驗劇場。(陳仲明/大紀元)

《奧德賽:歸家海途》互動體驗劇場。(陳仲明/大紀元)
《奧德賽:歸家海途》互動體驗劇場。(陳仲明/大紀元)

「粉紅海豚」説故事和手工藝工作坊。(陳仲明/大紀元)
「粉紅海豚」説故事和手工藝工作坊。(陳仲明/大紀元)

公眾參與日期

日期:2019年11月9及10日(星期六及日)歡迎任何年齡人士免費參與

時間:上午10時半至下午4時半

地點:大嶼山西北沙螺灣村(從東涌新發展碼頭乘船可於10分鐘左右到達)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