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唐浩,今天都好嗎?

⊙Opening

今天要來跟大家聊的是香港反送中運動的前因,也就是香港女子潘曉穎命案。現在,犯下這起命案的疑犯陳同佳,已經在香港出獄,並且自稱願意前往台灣投案受審,但也引發一場橫跨港台兩地的政治風暴。有不少朋友希望我談談這個案子,那我們先帶大家來快速回顧一下事件經過。

⊙Timeline

2018年2月17日:香港男子陳同佳與女友潘曉穎前往台灣旅遊,陳同佳疑似因為感情爭執殺害潘曉穎後棄屍,潛逃回香港。後來陳同佳因為盜用潘曉穎的信用卡,被香港警方逮捕。

12月3日:台灣當局曾經三度向香港政府提出司法互助要求,希望引渡陳同佳到台灣受審,但港府沒有回應。因此台灣對陳同佳發出通緝令,時效長達37年6個月。

2019年2月:香港政府以修補司法漏洞為理由,推出《逃犯條例》修訂草案,也就是《送中條例》,引發廣大爭議。

3月31日:第一次「反送中」遊行活動登場,後來相繼出現百萬人、200萬人大遊行,目前反送中運動仍在持續進行。

4月29日:香港高等法院以四項「處理犯罪得益罪」,俗稱「洗黑錢罪」,判處陳同佳入獄29個月。

10月18日:台灣與香港證實,陳同佳有意在刑滿出獄後,前往台灣自首受審。但台灣方面希望港府繼續關押陳同佳。

10月22日:港府發表聲明,宣稱沒有足夠證據控告陳同佳謀殺罪。

同一天,台灣方面宣佈,已經正式聯絡港府,將派出檢警人員前往香港押解陳同佳,要求港府提供相關證據協助辦案。台灣陸委會表示,「香港不辦,我們來辦」。

10月23日:陳同佳刑滿出獄。

⊙Comments

陳同佳為何想出獄後到台灣自首

好,我們首先要釐清一個重點,為甚麼陳同佳想要出獄後到台灣去自首或投案?

當然,一種可能是,陳同佳真心悔過,因為是他的案件點燃了港府修例與反送中運動,特別是看到這麼多香港人為了反送中而受傷,甚至失去生命,可能讓他相當自責,因此由衷希望能到台灣投案、贖罪。這一點,我們不能排除。

不過,香港與台灣各界,普遍認為事情不是這麼單純。特別是陳同佳說過,他不想被判死刑,而香港從1993年就廢除了死刑,但是台灣到現在還有死刑。況且,依照台灣的法律規定,陳同佳已經被警方確認是這宗案件的疑犯,因此他只能「投案」,無法「自首」,也就無法獲得「自首」的減刑待遇。

那麼,陳同佳為甚麼要冒著被判死刑的風險到台灣受審?是不是有點違背常理?還是說,已經有人跟他分析過,目前案情證據不足,港府也不會提交或無法提交太多致命證據,所以他到台灣不會被判死刑,甚至不會被重判,因此策動他前往台灣呢?

各界質疑:陳同佳被「政治安排」?

所以,目前各界普遍質疑的是,陳同佳是在政治安排下,被要求前往台灣投案。那麼是誰在安排呢?港府和林鄭嗎?通過這幾個月的反送中運動,大家都知道,港府與林鄭只是台前的傀儡,真正具有主導權與指揮權的,是中共當局。

《送中條例》修訂案,當初就是在中共政治局常委韓正和汪洋的力挺之下,才大力推動,釀成了反送中運動。現在,港府要把陳同佳送往台灣,在這麼敏感的時間點,拋出這麼大的政治動作,港府能不向北京報告嗎?所以,這齣「送台自首」的戲碼,如果不是中共方面主導策劃,至少也是獲得中共當局的知情與認可。

況且,如果中共與港府沒有事先知情、沒有事先有所共識,就任由陳同佳自己去台灣自首,等於是對潘曉穎命案撒手不管、放棄了司法管轄權,這樣是不是也會讓港府臉上無光?蔡英文也質疑了這一點。

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表示:「香港政府拒絕行使管轄權,然後讓她受害的香港公民沒有辦法得到正義的伸張,那麼對於司法的追訴,他們也採取一個不管的態度。我覺得這對香港長期來講是不好的。」

再加上,策動陳同佳到台灣投案的香港牧師管浩鳴,後來被披露具有北京市政協委員的身份,更讓整宗事件疑雲重重,中共的黑影儼然在幕後舞動。

安排陳同佳「送台自首」 中共與港府有何用意?

如果這齣「送台自首」的大戲,真的中共與港府的政治安排,那麼他們的用意是甚麼?我認為,背後可能有幾項目的:

目的一:為《送中條例》辯解 為中共政權維穩

在中共兩名政治局常委的大力支持下,港府一意孤行地推動修例,被批評是中共要破壞「一國兩制」的現狀,毀損香港人民的自由與人權,結果引爆了浪潮洶湧的反送中運動,引發全球社會的聚焦關注,不但讓香港特首的民望屢創新低,香港警隊的聲望屢創新低,更讓這把民怨怒火燒向了中共中央。

許多香港市民上街高喊「天滅中共」,也讓中共擔憂這個反共熱潮會向大陸大陸延燒。因此,港府在陳同佳出獄的此刻,將他送往台灣,試圖藉此營造港府修訂《逃犯條例》,是真的為了辦案、為了司法調查的假相,來藉此合理化港府當初的修例行動,也為中共政權洗白維穩。

中華民國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過去她(香港)完全不理不睬,現在態度丕變,當然後面有中國(中共),同時企圖用送(疑犯)來台灣,合理化她的《送中條例》,我們不會上當。」

目的二:「一人救港府」 林鄭月娥轉移焦點謀自保

巨大的反送中浪潮,讓林鄭難以收場、難以下台,加上國際社會的緊密關注,讓中共與港府也很難動用軍隊介入清場。

因此,港府或許想將反送中運動的導火線,以「命案發生地點在台灣」為由,拋回給台灣處理,一方面切割責任以自保,二方面可向香港市民宣稱,潘曉穎案件,港府已經盡了最大努力來處理。

這樣,可以把輿論焦點,從反送中群眾呼籲的五大訴求或六大訴求,悄悄地轉移到法律程序與司法正義上,並且港府可對外宣稱自己已經盡力、有所作為,後續的責任已經不在港府身上。如此,可以為港府扳回一點形象分數,也可以作為未來處理反送中的一項政治籌碼。

因此,外界有人嘲諷說,港府想要把陳同佳送到台灣,達成「一人救港府」的目的。

目的三:發射政治砲彈 為親共政黨助攻總統大選

我認為,這個目的相當主要。因為距離台灣總統大選投票只剩下80天左右,而目前國民黨參選人韓國瑜已經連續在50個以上的民調,落後於民進黨蔡英文,而且民調數字已經跌到22.3%。

因此,北京方面很可能安排這場戲碼,把「燙手山芋」丟給台灣當局,製造政治罩門,方便親共陣營追打反攻。

其實,當陳同佳想要到台灣投案的消息一傳出,我當時就跟朋友說,接下來,台灣的親共陣營、候選人以及親共媒體,一定會砲火全開,猛攻執政黨,來個「裏應外合」。因為北京方面評估,台灣當局不會輕易接手陳同佳案件,避免主權被矮化,掉入中共「一個中國」的陷阱裏。

一旦台灣當局拒絕收人辦案,台灣的親共陣營就可以用「維護主權」、「維護司法管轄權」的名義開火圍攻,讓台灣當局不易辯護,從而讓蔡英文在選舉上失分。

果不其然,親共陣營與媒體隨即砲火四射,從「主權」與「司法管轄權」角度砲轟蔡政府。不過,我們要強調一點,這裏可不是要幫哪個政黨或哪個候選人辯護,而是要帶大家看清這宗事件背後的政治操作,看清中共狡猾的思維策略和干預台灣大選的伎倆。

目的四:製造港台矛盾分化 挑撥兩岸人民對立

陳同佳來台灣投案,如果台灣當局不受理、不審判,那麼港府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推卸責任,指責台灣當局不重視司法正義,拒絕幫潘曉穎家屬討回公道等等,甚至繼續無限上綱,挑起香港市民對台灣的不滿與誤解,從而分化台港兩地的民間凝聚力,甚至進而削弱台灣對反送中運動的支持能量。

而中共官方與黨媒,也很可能藉此炒作,宣稱台灣當局為了否定「一個中國」、為了政治因素,所以不願辦案、不願審判傷害香港百姓的殺人兇手,藉此挑起民族主義情緒,對台灣當局發難攻擊,挑撥兩岸人民的對立鬥爭。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親北京媒體特意派出記者到台灣,不斷當面追問蔡英文是不是「政治凌駕法律」,這一點或許可以看出中共與港府想要挑起矛盾對立的意圖。

即使台灣當局受理案件,但最後如果因為香港不提供足夠證據,導致謀殺罪證不足而無法判刑或者只能輕判,港府與中共官媒也一樣可以找到借口大做文章,製造港台兩地的矛盾與誤解,同時分散、轉移香港反送中的抗爭焦點。

目的五:埋下伏筆 《逃犯條例》伺機捲土重來

如果台灣當局因為罪證不足而無法對陳同佳判刑,或者只能輕判,中共與港府便可再次宣稱為了修補司法漏洞,強調《逃犯條例》的修例工作有其必要性,並伺機捲捲土重來。

特別是,根據台灣媒體披露,在華為孟晚舟被加拿大逮捕後,中共方面有意在香港取得類似的逮捕權力,通過香港特首將「違反中國法律」的中外人士送往中國受審,作為未來向外國談判施壓、打法律戰的籌碼。所以,類似《逃犯條例》的法案,將來很可能還會死灰復燃。

小結

總結來說,這次安排陳同佳送台投案的港台大戲,確實很可能是中共與港府的政治操作,不但要轉移焦點、洗白中共與港府,還要推進台灣總統大選的干預戰略,以及佈局未來重啟《逃犯條例》修例的工作。

不過,台灣當局也意識到中共與港府的意圖,儘管一開始強調拒絕接收陳同佳,到後來主動出擊,派人到香港引渡陳同佳,並要求港府提供相關證據與支援,等於是把這顆佈滿荊棘的「政治足球」,踢回到了港府那一邊。

而港府在23日凌晨緊急發出聲明,稱台灣當局在香港沒有執法權,因此「無權」派人前往香港押解陳同佳。顯然台灣政府的奇招反制,超乎中共與港府的沙盤推演,讓港府尷尬,應對倉皇。

接下來,中共與港府又會如何出招,台灣當局又將如何應對,我們拭目以待。

但是,最令人遺憾的是,潘曉穎失去生命與司法正義,卻被中共與港府當作政治鬥爭的武器,誰能還給潘曉穎與家屬一個公道呢?中共與港府的漠視百姓、草菅人命,再一次赤裸裸地展現在我們眼前。

⊙Ending

今天就先聊到這裏,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請記得訂閱、留言、按讚,跟你的親朋好友分享。

訂閱我們頻道之後, 記得打開旁邊的「小鈴鐺」,這樣,當我們有新的節目出來,你才會收到通知。

我們下次再見。

—-

赤龍禍無休
陰局詭陣幽
魔舞亂華夏
倩魂泣晚秋

#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