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崛起
西元前326年,趙肅侯死時,太子只有14歲。五國各派一萬兵馬來參加葬禮,意圖十分明顯,不過被年輕的趙雍成功化解。他在次年順利登基,就是著名的趙武靈王(西元前340~295年)。他在20年後推行的胡服騎射政策,讓趙國一躍成為戰國後期的強國。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戰國時期的中土各國及北方民族經常為了爭奪城池、土地,或甚至只為了爭一口氣而混戰不休,各國既要隨時防備不知來自何方的攻擊,也要伺機而動,準備去襲擊別國。
趙國的北方和游牧民族接壤,長期遭受匈奴的侵擾,雖然歷代陸續在邊界修建長城作為防禦屏障,依舊無法徹底根除禍患。武靈王親自和匈奴作戰,了解到敵我的優劣,於西元前306年進行軍事改革,推行胡服騎射,建立中國第一支騎兵部隊。
「胡服騎射」是仿效北方胡人的穿著打扮,讓士兵改穿方便騎馬的短衣長褲,好練習騎馬射箭。胡服騎射只限於軍隊之中,一般百姓及王公貴族仍然身穿當時流行的深衣長袍。
將趙國帶上強國之路的趙武靈王,因為錯誤的決定而意外喪命,死得有點冤枉、也有點淒慘。趙武靈王原本已經立了一個太子,後來因為寵愛一個姬妾,改立與她所生的兒子為太子,並在西元前298年將王位傳給年僅11歲的太子,就是繼位的趙惠文王。趙武靈王讓老臣輔佐新王處理政務,此外,封前太子為安陽君、另一個兒子趙勝為平原君。趙武靈王自號「主父」,專心帶兵征戰,擴大趙國疆域。
三年後的某天,趙武靈王看到前太子,也就是原本應該成為趙王的哥哥向弟弟磕頭稱臣,心裏覺得過意不去,想將趙國一分為二,讓前太子做新取得的北方代地的王。他的這個想法後來被臣下勸阻,並沒有實現,但前太子可能已經聽到些許風聲,有所期待又落空。
西元前295年趙武靈王帶趙惠文王到沙丘的行宮,前太子趁機在邯鄲發動政變,失敗後逃到沙丘行宮去投靠趙武靈王。帶兵平亂的將領圍住行宮,殺掉前太子,但不敢一併殺死趙武靈王,卻也不敢放他走。他們就以滅族的罪威嚇行宮內的人,讓所有人全部逃出宮外,使趙武靈王孤立無援、無糧無炊地困在宮內。
剛開始,身懷武藝的趙武靈王還能靠彈弓射擊飛鳥和過鼠,或爬到樹上偷取鳥蛋維生。但資源總有耗盡的一天,三個月後,圍宮者入宮探查,發現趙武靈王已經餓死多時。趙武靈王叱吒一生竟落得如此下場,實在令人不勝唏噓。
四.風尚
趙國在實行胡服騎射後,國家逐漸富強,邯鄲也成為中原文化的首善之都。當時的邯鄲人由於文化底蘊深厚,反映在行為舉止上,動作都十分優雅得體。士人習慣配戴玉飾,以行進之間玉佩相扣時,是否發出和諧的節奏與悅耳的聲響,來提醒自己注意動作的雍容合宜。外地來的人肯定對此印象深刻,才會出現「邯鄲學步」這樣的成語,由此可見當時的邯鄲人走起路來,姿態是多麼瀟灑有韻。
《莊子》——「邯鄲學步」
相傳有個燕國少年因為覺得邯鄲人走路很好看,特地到邯鄲來學邯鄲人怎麼走路。沒想到別人的走法沒學成,反倒把自己原本走路的方式給忘了,最後只好用爬的方式爬回故鄉。
這個故事出自《莊子‧秋水》中,是莊子的學生韓牟對公孫龍所說的一番話。公孫龍自認博聞善辯,卻無法理解莊子的言論,韓牟用邯鄲學步來勸他不要多費心思,別因為學莊子不成,反而忘了自己原本的理論。
公孫龍——「白馬非馬」
公孫龍(西元前320~250年)生於邯鄲,以「白馬非馬」的理論留名於世,是名家的代表人物,與西方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同時期,各為東西方邏輯學的奠基者。
荀子——「鍥而不捨」、「青出於藍、冰寒於水」
這個時期的邯鄲還誕生了另一位名人,就是主張性惡的荀子(西元前316?~237年)。荀子和主張性善的孟子同為繼孔子之後的儒家代表人物,但因為他批評過諸子百家,甚至還議論到同為儒家學者的觀點,兩個弟子李斯、韓非子後來又都成為法家的代表人物,因此也有人將荀子歸為法家。
五.強盛
武靈王留下的基業,加上惠文王在位期間(西元前298~265年)出現了好幾位賢臣良將,國君知人善任,使趙國進入鼎盛時期。與此同時,原本在戰國七雄中勢力較強的齊、楚二國,此時皆因戰爭受創嚴重,國力大衰,遂使趙國因緣際會,成為能與秦國抗衡的六國之首。
能人輩出之世,故事當然既多又精彩,因此此時出現的成語也多,而且句句珠璣。首先出現的應該是名將趙奢,他是在戰國後期的將領中,少數能擊敗秦軍的能將(另一位也是趙國將領,就是最後出現的李牧)。
趙奢——「奉公守法」
趙奢原本並非武官,而是收稅的文官,他曾依法殺了平原君的家臣中,九個仗勢不交稅的手下。平原君大怒想殺掉趙奢,他不畏權勢的告訴平原君,作為趙王的兄弟、身居高位,就要以身作則、奉公守法,國家才會長治久安。
平原君是戰國四公子之一,以求才養士揚名於世。他聽了趙奢的直言相勸後,不但氣消了,還覺得趙奢是個賢才,將他推薦給趙王。趙奢開始得到重用,事實也證明,趙奢允文允武,西元前284年齊國滅宋,引起五國的圍攻,趙軍的將領即為趙奢。
蘇代——「鷸蚌相爭」
西元前283年,趙國想攻打燕國,燕國派蘇代(蘇秦的弟弟)去說服趙惠文王,說趙燕相爭就像鷸蚌相爭一樣兩敗俱傷,而秦國就會像漁夫一樣,輕鬆獲利。趙國後來打消了攻燕的計劃,甚至還和燕國結盟。趙國會有180度的轉變,除了蘇代的遊說具有說服力外,也因為在同一年還發生了一件事,就是著名的完璧歸趙,讓趙國切身感受到秦國的威脅,才會與燕國化敵為友,以避免腹背受敵,同時被左邊的秦國和右邊的燕國夾攻。
和氏璧——「價值連城」
和氏璧原本是楚國的國寶,在一次宴會中被人趁亂偷走,輾轉落入趙國國君手中,又好死不死的被秦國當時的國君昭襄王知道這個消息。他派使者去告訴趙惠文王,說他願意以15座城來交換和氏璧,這就是「價值連城」的典故由來。
藺相如——「怒髮衝冠」、 「完璧歸趙」
對於秦王的要求,趙國君臣上下都不相信,若把和氏璧送去秦國,秦王真的會交出15座城;但若斷然拒絕,又怕秦國以此為由出兵攻擊。君臣商量許久,最後決定由一個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出使秦國。
藺相如當時還不是趙王的朝臣,而只是臣子的一個門客,曾因正確的判斷而挽救了主人的生命與政治前途,因而受到主人的器重。但他的能力和人品尚未被人所知。決定讓他帶著國寶出使,展現出趙王知人的智慧和信任下屬的膽識。
而智勇雙全的藺相如也的確不負眾望,不僅完璧歸趙,自己也安全無恙的回到邯鄲。由於藺相如的應對合宜,圓滿完成任務,歸國後被趙王拜為上大夫(類似今日無固定職務的顧問)。
藺相如——「名重泰山」
不知秦王是對和氏璧念念不忘,還是早就有攻趙之心,從完璧歸趙後,連續三年出兵攻打趙國(西元前282~280年),佔領了五座城池、斬首二萬趙卒。秦王以贏家的姿態要求趙王到秦國的澠池會面。西元前279年,趙王帶著藺相如赴會,席中秦王數度想羞辱趙王,都被藺相如迅速化解。
直到筵席結束,秦王都沒有佔到上風,才知道只要趙王身邊還有能人在,秦國就無法佔趙國的便宜,決定先對付其它國家,因此暫時停止對趙國的進攻。二國締結和約後,趙王平安、而且不墜尊嚴的回到邯鄲。
廉頗——「負荊請罪」、 「刎頸之交」
趙惠文王在論功行賞時,認為藺相如居功至偉,拜為上卿(相當於宰相等級),職等在將軍廉頗之上。廉頗感到不平,認為自己在戰場出生入死,功勞卻不如一個耍嘴皮的人,揚言有機會時要讓藺相如難堪。藺相如知道後就刻意迴避,經常稱病不上朝,避免和廉頗碰面;有次坐車出門,遠遠看到廉頗的車,藺相如就讓自己的車夫將坐車轉向,來迴避與廉頗會車。
藺相如的門客看在眼裏,覺得他太過懦弱怕事,不是直言進諫就是失望求去。藺相如只好道出原委:之所以隱忍退讓,不是害怕廉頗找碴,而是將國家安全置於個人恩怨之上,因為內鬥不論誰輸誰贏,都會讓外敵有機可乘,使國家動盪不安。
廉頗知道真相後,感到非常羞愧。但他不愧是個光明磊落又知錯能改的好漢,馬上脫去上衣,赤身背著荊棘,跪在藺相如家門前,請求藺相如原諒。廉頗的負荊請罪得到了藺相如的大度回應,二人成為刎頸之交。由於文治武功的和衷共濟,使趙國的強盛得以延續。
澠池之會的十年後(西元前269年),秦軍捲土重來,向趙國進攻。趙以趙奢為將,在閾與大敗秦軍。趙奢因功被封為馬服君,後代改姓為馬,就是馬這個姓氏的由來。(待續)◇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