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轉折

西元前二六五年,在趙國和秦國同時發生了王位繼承的大事,看上去彼此沒甚麼相干,但在冥冥之中卻交織出邯鄲未來的命運。這裏先聚焦在趙國,秦國的部份另外放在後面「八‧命定」中。趙國的大事是,趙惠文王在位三十三年後去世,繼位的孝成王年輕無法處理政事,由母親趙太后執政,叔叔平原君則作為宰相在旁輔佐。

趙太后—「盛氣凌人」

秦國趁著趙國國喪展開攻擊,奪下三城。趙國在措手不及的情況下向齊國求救,齊國要趙國派長安君去齊國當「質子」,齊國才肯出兵相救。質子是戰國時期一項奇特的國際慣例,國家之間在結盟的同時,往往會派遣或互換「質子」(其實就是人質),而且作為質子的人身份還不能太低,才能表示本國的誠意並獲得對方的信任。

長安君是孝成王的弟弟,是趙太后最疼愛的小兒子,送出去當人質,太后當然不答應。眼見趙國的情勢越來越危急,大臣們輪番進諫都沒有說服太后,只讓她越來越生氣,「盛氣以胥」(怒氣沖沖的等著來勸說的人,後來演變成「盛氣凌人」)。最後還是老臣左師觸龍以自己做例子,才讓太后點頭同意,齊國依約派兵救援,秦軍撤退,趙國才度過了這個難關。

金門坑道口「毋忘在莒」(蘇蓉蓉/大紀元)
金門坑道口「毋忘在莒」(蘇蓉蓉/大紀元)

趙奢—「曠日持久」

次年燕國也來攻打趙國,趙王想割地向齊國請求派田單前來相助。田單曾以火牛陣大破燕軍,成功收復齊國七十二座城池,使幾乎滅亡的齊國奇蹟式的復國(因此出現「毋忘在莒」、「田單復國」等成語)。

對於請田單來趙國擔任將軍一事,趙奢是持反對態度的,因為他認為田單不會真心幫助趙國,只會讓趙國和燕國之間的戰爭曠日持久,來消耗趙燕二國的國力,使齊國坐收漁翁之利。趙孝成王沒有採納趙奢的意見,以田單為將軍,後來還解了平原君的相國職位,改拜田單為相。

西元前二六一年長平之戰時的戰國七雄(布哈林 Zhihu user/Wikimedia Commons)
西元前二六一年長平之戰時的戰國七雄(布哈林 Zhihu user/Wikimedia Commons)

平原君— 「不識大體」、「利令智昏」

平原君是趙武靈王之子、惠文王之弟、孝成王之叔,在惠文王和孝成王時三度擔任宰相,前後長達四十八年,權勢只在一人之下;同時他也是戰國四公子之一,門客數千、名滿天下。但司馬遷卻在《史記》寫下這樣的評語:「平原君,翩翩濁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體、利令智昏」。為甚麼太史公會說出這樣的重話?

西元前二六二年秦國攻打韓國,秦軍佔領的地方將韓國的領土分為二半。韓國的上黨地區岌岌可危,守將不想向秦國投降,選擇請趙國接納他們的投靠。此事在趙國朝廷上引發了正反意見的爭論,反對者認為接受了會招致秦國的怨恨和攻擊,贊成的則認為派大軍都未必能打下這麼多地方,現在自己送上門來,不可拒絕。

最後孝成王採納了平原君的意見,接受了上黨的投靠。消息傳到秦國,秦昭襄王認為煮熟的鴨子飛了,十分惱怒,果然採取報復行動,以傾國之力進攻趙國,爆發著名慘烈的長平之戰(西元前二六二~二六零年)。

趙括— 「紙上談兵」、「膠柱鼓瑟」

此時趙奢已經去世,趙國以廉頗為將,在長平築起防禦工程,打持久戰來消耗秦軍的戰力。雙方僵持了二年半,秦軍久攻不克,便使出反間計,派間諜到邯鄲散播謠言,說秦軍只怕趙奢的兒子趙括(秦軍曾被趙奢打敗過),目的是想讓趙國將廉頗換下來。

趙奢在臨死前,曾再三囑咐趙王和自己的兒子趙括,絕對不能讓他帶兵打仗,因為趙奢深知兒子雖然熟讀兵書且說得頭頭是道,但都只是紙上談兵而已,況且由於自視甚高,容易輕敵而誤判軍情,肯定會導致兵敗將損。

但當流言傳到年輕的孝成王耳裏後,他真的相信了,而將趙奢的遺言置之腦後。此時藺相如已經病重,聽說趙王想用趙括代替廉頗,就抱病進諫。他告訴趙王一個齊國人到邯鄲來學音樂的故事:

齊人到邯鄲來學如何彈奏瑟這種樂器,他不是下功夫去學如何調音,而是只用膠水將調音的音柱固定在那個位置,就覺得學成了,回去後怎樣也無法演奏出像樣的曲子。藺相如認為趙括不知變通,就像齊國人膠柱鼓瑟一樣。可惜這一番臨死忠言還是沒能改變趙王的決定。藺相如不久後就病故了。

趙括意氣風發的來到前線,改變廉頗的戰略、把先前建造的防禦工程全數拆除,準備帶領大軍主動出擊,打算一戰而勝。西元前二六零年,兩軍在長平決戰,趙括帶領四十萬趙兵中計被困在山谷裏,無法突圍。趙軍苦撐四十六天,兵器逐漸耗盡,也沒有糧食,在飢不擇食的情況下,先是分食戰馬,後來竟然出現吃人肉的慘境。

最後趙括親自帶領精銳部隊突圍,被秦軍射殺身亡,沒戰死的約有二十萬趙兵全部投降,當晚就被秦將白起下令悉數坑殺,只放二百四十個年幼小卒回邯鄲通報這個噩耗。長平之戰以趙國大敗收場,四十萬大軍一夕之間煙消雲散,趙國從此一蹶不振。秦軍雖然也是死傷過半,無力乘勝追擊,繼續進攻邯鄲,但獨霸之姿已從此確立,征服六國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了。

樓緩—「彈丸之地」、 趙孝成王—「不遺餘力」

長平之戰後,秦王向趙國索取六座城作為談和的條件。趙孝成王舉棋不定,便去問樓緩的意見,因為他曾經做過秦國的丞相,比較清楚秦王的個性與秦國的情勢。樓緩認為,割讓這六個彈丸之地可以換取來年的和平,獲得恢復元氣的機會,支持趙王接受這個條件。

反對的謀臣虞卿知道了,去問趙王:「秦國攻打趙國,是因為疲憊才撤兵呢?還是有餘力進攻,只是為了憐憫您才不進攻呢?」,趙王回答「秦之攻我也,不遺餘力矣」。後來趙王聽從虞卿的建議,拒絕割讓六城給秦國,此外還與其它國家結盟來對抗秦國。

秦昭襄王知道後怒不可遏,不顧眾將領的勸阻,在西元前二五九年、也就是長平之戰後的次年,下令六十萬大軍進攻邯鄲,使邯鄲在相隔將近百年之後(西元前三五四年的圍魏救趙),再度陷入被圍困的瀕危狀態。

趙國在孝成王統治時期,做出一連串錯誤的決策,從接受韓國的上黨開始,繼而以趙括取代廉頗,又因趙括誤判軍情導致全軍覆沒,最後還拒絕用部份土地來換取休養生息的時間。只能說,天要使其亡,必先使其盲。在昏聵忙亂中,才不會察覺到真命天子已經悄悄的出現在其中了。

(未完,下周四續)◇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