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請問你知道你爸爸今年幾歲?」「生日是幾月幾日?」父親節前夕,Youtube影片中兩名年輕人在台北西門町隨機採訪。

「嗯──60幾……」鏡頭裏,受訪的男高中生有些緬靦。

生日呢?「嗯──忘記了」、「不知道耶!」男孩害羞地傻笑著。

影片裏大多數人都忘記爸爸的歲數,更別說是生日。而我至今難忘的與父親相關的兩個數字,既不是他的歲數,也與他的生日毫無關聯。

「50」,是他大我年紀的數字。難忘它,是因為在那70年代的台灣中部鄉間,大多數人早婚,同學的父親多半大他們20至30歲,我的父親似乎是他們叔公輩,甚至是爺爺的年紀。這讓我有些難為情,總感覺爸爸比別人的父親都衰老。

同學的爸爸們在我家周圍的農田裏,割草、灌溉、插秧、施肥。放學後,年輕健壯的叔叔們,騎著摩托車載著孩子回家,身影在夕陽餘暉中拉得好長,漸行漸遠……

那是我最羨慕的一幕。我也想有個年輕力壯、可以騎機車載我、陪我騎腳踏車的爸爸。

文弱書生般的父親,出生在廣東優渥的仕紳之家,大陸淪陷後從香港輾轉來台,在國小任教,後成家、生子,安身立命於此。從小有僕人服侍的他,不曾騎摩托車,也不會騎腳踏車。

「50」,是那年少歲月裏的我,感到遺憾、不想面對也不想讓同學知道的數字。

記憶中,他每天清晨6點出門,等待6點半的公車,再趕赴學校。「又不是你值日當導護老師,怎麼老是這麼早到校?」媽媽問。

「其他老師住得遠,我先去,免得學生過馬路危險啊!」不到10分鐘的車程,父親6點40分到校,數十年如一日,直到他退休。

而他習慣早到,也難以接受子女遲到,一大早就趕我們出門上學,「早點出門,公車不等人。」所以那種追著公車跑的畫面,不曾出現在我們三姊弟身上。

「早點出門,不要讓同學等妳。」這天,他看了一下錶,催促我出門赴約。

「還早啊!我跟同學約10點。」正處高中時期,我的口氣有些不耐煩:「每次都要我提早出門,每次都害我在等人!」

「寧願自己等別人,也不要讓別人等啊!」看出女兒的埋怨,他輕聲勸說,「到彰化要一個小時,所以妳現在出門剛好。」我看了看錶,「才8點半啊!」這就是父親的「準時定律」,從抵達時間往回推算,再提早30分鐘出門。

每逢他要出門的前一晚,他會先估算好時間,然後向我們宣布隔日的起床時間、出門時間。他連吃飯時間都會預算好,目標就是提早30分鐘抵達。

這個鐵律般的公式,刻印在我腦海中,此後的人生,以此運作。

日後,舉凡上班、與人相約,我總會在前一晚估算提早30分鐘抵達的出門時間,第二天準時出門。所以上班打卡,很少出現紅字;與朋友相約,遲到次數寥寥可數。而這也深深影響了我的工作態度,上司交代的工作,我總是習慣性地在他給的期限前完成;給出的完成時間表,一定如期運作。

長大後,我這才領會,父親看似平凡的處事準則,是珍貴的身教。提前「30」分鐘,是對他人、對自己的尊重,也提醒日後的我要負責、重承諾。

「30」,讓我一生受益。而經過時序的推移,「50」也讓我從年少不懂事的羞愧中釋懷……◇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