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詔令.頒示禮樂 唐太宗

先王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象天地以制法,通神明以施化。樂由內作,禮自外成,可以安上治民,可以移風易俗。揖讓而天下治者,其惟禮樂乎!固以同節同和,無聲無體,非飾玉帛之容,豈崇鐘鼓之奏!

日往月來,樸散淳離,淫慝以興,流湎忘本。魯昭所習,惟在折旋;魏文所重,止於鄭衛。秦氏縱暴,載籍咸亡,漢朝修緝,典章不備,時更戰國,多所未遑,雅道淪喪,曆茲永久。

朕恭承明命,嗣膺寶曆[14],懼深馭朽,情切納隍[15]。憑宗廟之靈,資股肱之力[16],上下交泰,遐邇乂安[17]。率土阽危,既拯之於塗炭[18];群生遂性,思納之於軌物[19]。興言正本,夕惕在懷[20]。蓋知禮樂之情者能作,識禮樂之文者能述[21],作者之謂聖,述者之謂明[22]。朕雖德謝前王,而情深好古[23]。傷大道之既隱,懼斯文之將墜[24],故廣命賢才,旁求遺逸,探六經之奧旨,采三代之英華[25]。古典之廢於今者,咸擇善而修復;新聲之亂於雅者,並隨違而矯正[26]。莫不本之人心,稽乎物理[27],正情性而節事宜,窮高深而歸簡易。用之邦國,彝倫以之攸敘[38];施之律度,金石於是克諧[29]。今修撰既畢,可頒天下,俾富教之方,有符先聖;人倫之化[30],貽厥後昆[31]。

[14]明命:成其教命。《詩.大雅.烝民》:「天子是若,明命使賦。」 馬瑞辰‧通釋:「《爾雅.釋詁》:『明,成也。』明命猶言成命,謂成其教命使佈之也。」嗣膺:繼前人而當受。寶曆:國祚,皇位。

[15]馭朽:喻帝王治國,艱險不易。《書.五子之歌》:「予臨兆民,懍乎若朽索之馭六馬。」孔穎達疏:「我臨兆民之上,常畏人怨,懍懍乎危懼,若腐索之馭六馬。索絶則馬逸,言危懼之甚。」

納隍:出民於水火的迫切心情。唐‧陸贄 《論淮西管內水損處請同諸道遣宣慰使狀》:「儻宏善救之心,當軫納隍之慮。」

[16]宗廟:古代帝王、諸侯祭祀之處。股肱之力:形容做事竭盡全力。

[17]交泰:指君臣之意互相溝通,上下同心。遐邇:遠近。乂安:太平;安定。

[18]率土:普天之下,四海之內。阽危:臨近危險。塗炭:喻極困苦的境遇。

[19]群生:一切蒼生。遂性:順應本性。軌物:規範;準則。《左傳.隱公五年》:「君將納民軌物者也。」杜預註:「言器用眾物不入法度,則為不軌不物。」

[20]興言:明白告訴(用於上級對下級)。

晉‧左思‧《魏都賦》:「聖武興言,將曜威靈。」 南朝‧宋‧顏延之‧《赭白馬賦》:「王於興言,闡肄威稜。」南朝‧梁‧沉約‧《奏彈王源》:「陛下所以負扆興言,思清敝俗者也。」也可指心有所感,而發之於言。

晉‧陸雲‧《答兄機》詩:「銜思戀行邁,興言在臨觴。」 明‧楊慎‧《聖泉篇贈韓石溪》詩:「荒塗欣良會,興言遂成篇。」

正本:端正其本源、根本。夕惕:小心謹慎。在懷:放在心裏,不能忘懷。

[21]蓋知禮樂之情者能作,識禮樂之文者能述:意思應為,只有深刻了解禮樂含意的人;才能創作新的禮樂;能了解禮樂種種儀式的人;則可說明禮樂的規範。出自《禮記.樂記》:故知禮樂之情者能作,識禮樂之文者能述。鄭玄註解述:謂訓其義也。

[22]作者之謂聖,述者之謂明。意思應為:能創作禮樂的人稱之為「聖」,能說明禮樂規範的人稱之為「明」。出自《禮記.樂記》:作者之謂聖,述者之謂明;明聖者,述作之謂也。

鄭玄註解作:作者謂之聖,禹、湯、文、武、周公是也。明:述者為之明,游、夏、季札是也。

[23]謝:不如。好古:謂喜愛古道、聖賢之嘉言懿行。《論語.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4]大道:禮樂的正道;指最高的治世原則。《禮記.禮運》:「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斯文:指禮樂教化、典章制度。《論語.子罕》: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將墜:將要衰亡。

[25]遺逸:隱居避世的高人。奧旨:奧義;要旨。三代:夏、商、周上古時期。英華:美好、精粹的人或物或上者之德行教化。

[26]新聲:鄭衛之音,民間俗樂。

[27]稽乎物理:考察事物的道理、規律。

[28]情性:本性。事宜:事情的道理。簡易:簡單易行;不煩難。彝倫:常理;常道。敘:秩序次第。整句為安定邦國的原理與社會秩序。

《書.洪範》:「王乃言曰:嗚呼,箕子!惟天陰騭下民,相協厥居,我不知其彝倫攸敘。」

[29]律度:音律的法度標準。金石克諧:使廟堂之樂能諧和。

[30]富教:使人民富足,並加以教化。《論語.子路》:「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人倫: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特別是尊卑長幼之間。《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舜)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

[31]貽厥:指留傳;遺留。《書.五子之歌》:「明明我祖,萬邦之君,有典有則,貽厥子孫。」後昆:子孫,後嗣。

《唐朝宮樂圖》(公有領域)
《唐朝宮樂圖》(公有領域)

參考譯文

我繼位為王,承襲上天教化之命,戒慎恐懼地了解這艱險不易,出自救民於水火的迫切心情。依靠著先王、聖賢們給我的保佑,竭盡全力盡己之能。與臣下之意互相溝通,上下同心希望天下百姓能太平、安定。然而普天之下正臨近危險,處在困苦的境遇。我要思考著如何讓一切蒼生可順其本性規範。

我一直想明白告訴人們如何端正本源,回歸做人的根本。這件事我一直小心謹慎地放在心裏,不能忘懷。我知道,只有深刻了解禮樂涵義的人,才能創作新的禮樂,能了解禮樂種種儀式的人,才可說明禮樂的規範。能創作禮樂的人:如禹、湯、文、武、周公,稱之為「聖」;能說明禮樂規範的人,如子游、子夏、季札,稱之為「明」。

我的德行雖然不如前代聖王,但是我非常喜愛傳統文化及聖賢們的嘉言懿行。我感嘆禮樂的正道,亦即最高的治世原則,即將逐漸消失隱沒,擔憂聖賢的禮樂教化、典章制度將要衰亡。

所以我大力要求朝中的精英賢才們去發掘隱居避世的高人,研究六部儒家經典的奧義,並探尋夏、商、周上古時期精粹的文物、書籍。發現古書、文物在流傳中有損壞、殘漏不全的要選擇好的設法修復。民間俗樂若有進入宮廷、混亂雅樂的,就要找出錯誤之處給予修正。這一切都要以教化人心為本,並仔細考察事物的道理、規律,以歸正本性、合於事情的道理為主。使高深的道理簡單易行。將此道用之於安定邦國,那社會秩序就會恢復;如用之於音律的法度標準,那廟堂之樂便能和諧。

修訂好禮樂的制度後,就可頒佈天下施行,使人民富足,並加以教化,才能符合上古聖王留下的人倫關係的規範,並且流傳於後世子孫。

《頒示禮樂詔》作者唐太宗(西元五九八年一月廿八日~六四九年七月十日),為唐高祖李淵的次子,即位後改年號為貞觀,他締造的「貞觀之治」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大的時期之一。

唐太宗是集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藝術家於一身的偉大君主,他留下的文治武功為歷代君主的典範,史稱其為千古一帝。

此文為帝王詔令,俗稱為「聖旨」,是皇帝在登基、大婚、親政、殯天、繼承大統等宗室要務,與國家重大災變、重大革新或隆重慶典時,詔告天下所用之文書。唐代詔令一般由中書省起草,門下省審核頒行,但都是由帝王之名義所發,部份由皇帝御筆親書。

《頒示禮樂詔》為貞觀十一年(西元六三七年)唐太宗為教化天下臣民百姓所發,內容充份表現了唐太宗的禮樂思想。

文中開始就說明了帝王的任務在於體悟天象、教化天下眾生,而禮樂的教化是其主要方式。然而禮樂的教化不僅是外在華美的表演形式,重點在禮樂的內涵。

文中敘述了秦漢之後歷代禮樂散亡,而太宗心懷天下子民,無時無刻不想著要如何恢復上古聖賢留下的禮樂教化,他廣求天下賢士,修訂雅樂、文物,又命孔穎達等二十餘位名士奉敕編撰《五經正義》,除去混亂害人的邪說,化繁為簡。而在禮樂的制度完成後,將之施行於天下,並永久流傳於後世。

此文誠懇樸實,多處引用《樂記》、《論語》、《尚書》等經典,無太多的華麗詞藻修飾,太宗想盡己之能讓天下百姓回歸正道之心,在此文表露無遺。◇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