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比我大一歲,但比我低一屆,中學畢業後沒有直接上大學,而是選擇工作兩年後再讀書。他原本是要去愛丁堡大學讀工程的,但後來放棄了,改到我們學校學景觀設計專業。我後來常常跟他開玩笑說,幸虧他沒有直接去愛丁堡讀大學,要不然就碰不到我了……
曾經問過先生當年為甚麼會決定高中畢業後選擇Gap Year。他說因為從小學開始就一直讀書,如果一路升上大學,又將是三年的埋頭苦讀,大學畢業之後隨即就是上職場工作,這樣一來就沒有喘息和放鬆的機會。
用時下流行的話來說就是,世界那麼大,他想出去看看,了解一下社會,也了解一下自己。他說在他們那一屆,差不多有一半的同學都選擇了Gap Year。似乎在英國,這是非常普遍的。在向愛丁堡大學申請了延期入學後,十八歲的他就愉快地在Morrison超市當起了收銀員。
不過很快就發現,收銀員的工作實在太無聊,幾個月後他通過中介轉到在當地HSBC證券部門裏收發信件。起先是當臨時僱員,後來因為表現不錯,被HSBC錄取為正式員工。
工資雖然不高只有一萬四千英鎊一年,不過這在十年前對於一個還住在家裏的高中畢業生來說,已經綽綽有餘了。說句題外話,當年他爸媽在他工作後就開始向他收取一個月五十鎊的房錢!在我十八歲時,父母每個月還給我生活費呢。
一年多後,存夠了錢,他辭去了工作開始他的背包旅行。他先去了愛爾蘭的一個農場裏當了一段時間的志工,然後去歐洲參加了幾個打工夏令營(Work Camp), 既看了不同的風景,又認識了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也正是這段經歷,讓他認識到自己更喜歡當一個景觀設計師而不是一名工程師。
在後來的大學生涯裏,他也較他的同學更為成熟,更為專注,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甚麼。回過頭來看,這段Gap Year的經歷對他是有幫助的。
註:Gap year: 在英國的教育體制中,上完A-Level (相當於香港的高中畢業)的學生,在繼續上大學之前,可以先旅遊或工作度過一兩年,然後再去上大學,中間的時間被稱為「Gap year」,翻譯成中文就是「空檔年」或者「間隔年」,因為在香港不流行這個概念,所以翻譯成中文也顯得比較生硬。本文就直接用英文「Gap year」。◇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