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的主體結構在大火後倖存,玫瑰花窗與耶穌荊冠也躲過火劫,而遊客必看的那些滴水嘴獸(Gargoyle)和石像怪(Grotesque,或叫Chimera)也幸運地保存下來。這些來歷神秘又造型奇異的雕塑,踞坐塔樓俯瞰巴黎,它們或是傳奇怪物,吐舌銜肉,或是表情誇張的人像與動物,皆與教堂內美麗慈祥的聖母像形成了既衝突又平衡的美感。
迪士尼動畫電影《鐘樓駝俠》(The Hunchback of Notre Dome)中搞笑又善良的石獸像,也是許多人的美好回憶;然而,你或許不曾想過,它們與聖母院到底有何關聯?其實,這些石雕大有來歷。
聖母院石像至少分兩種。
首先,須知「滴水嘴獸」與「石像怪」在本質上仍有差異。「滴水嘴獸」主要功能是「雨漏」,主要有水平帶溝槽和俯臥兩種造型。它們自古就有,古羅馬時期蔚為流行,數量則在12~16世紀的哥特式建築時期達到巔峰。
而「石像怪」則是常見於教堂、學校等石造建築外的裝飾物,多為直立,造型不一,也可以為了紀念人物而以其肖像製成。
下面就是它們的功能。
1. 具有疏排雨水的實用價值
「滴水嘴獸」的英文gargoyle源自法文gargouille,表示「喉嚨」。它們從13世紀(巴黎聖母院建成的年代)開始出現在歐洲的教堂,作為裝飾性噴水嘴,通過將雨水從屋頂向外疏洩來保護石牆,因而也有著「淨化」的寓意。
2. 法國「滴水嘴獸」源自屠龍傳說
在法國古代傳說中,「La Gargouille」是條惡龍,脅迫鎮上居民,吞噬船隻並淹沒了城鎮。一位牧師決定以屠龍換取市民信教,但惡龍雖死,頭部卻無法銷毀,於是市民切下龍頭放在教堂上。此後,「La Gargouille」的腦袋便成了對其它惡龍的警告。
3. 怪獸造型可以恫嚇壞人
由於大多數中世紀歐洲人都是文盲,神職人員為了鼓勵平民信神,會通過視覺藝術表現地獄的恐怖,而教堂外的滴水嘴獸,則可以強化「邪惡在外,神明在內」的意像。
4. 引起異教徒共鳴
異教徒不一定崇信神,其崇拜的對象可能是一般動物,因此教會將這些奇特造型的雕塑放在教堂外,可以讓信異教的人們感到親切。
滴水嘴獸、石像怪與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大門、外牆與哥特式飛扶壁上的滴水嘴獸,與塔樓著名的石像怪,年齡並非最古,卻最為知名,特別是位於南塔——「艾曼紐爾」鐘塔的石像怪。
巴黎聖母院有兩座建於13世紀的鐘塔,其中體積最龐大的低音巨鐘名為「艾曼紐爾」(Emmanuel),是1681年由法王路易十四命名、安置。登鐘塔的樓梯共有387階,遊客拾級而上,便能看到各種石像怪,其中人氣最高的是被稱為「怪物界沉思者」的夜梟「思提志」(Stryge)。
曾經,巴黎聖母院的滴水嘴獸與石像怪飽經數世紀的風雨,在法國大革命期間受損尤為嚴重,教堂遭到洗劫,大鐘、格柵和聖物被熔鑄成大砲,教堂成了倉庫;滴水嘴獸也在那時遭到損毀。
19世紀中期,法國建築師維奧萊-勒-杜克(Eugene Viollet-le-Duc)負責修復聖母院,他認為這次修復滴水嘴獸與其它石像怪是一個「完整重建(教堂)的方法,即使事實上這種階段在任何時候都未曾發生過」。
而耗盡最多菲林的「思提志」,正是在這位建築師的修復期間增添上去。與此同時,也有許多造型怪異的石像出現在巴黎聖母院鐘塔的「怪獸走廊」上,它們是有著貪婪巨喙、大翅膀與尖角的蝙蝠和老鷹。
不祥之鳥「思提志」手拄著頭,伸出舌頭,據說它會啖人肉。詭異詼諧的造型,不僅是觀光客的最愛,也是文藝之士創作時的靈感來源。19世紀中葉,法國蝕刻畫家夏爾·梅裏庸(Charles Meryon)曾為這隻石像怪留下一系列創作,並寫下如斯文字:「我所呈現的這隻怪物真實存在,絕非想像力的虛構物;我在它身上看到了『貪婪』(七宗罪)的化身。」
教堂還有許多奇異的石像怪,如緩緩收攏翅膀、垂下長嘴的「巨鷺」(Heron),彷彿在禱告;一系列狀似大象、山羊、表情猙獰的猴子以及三頭犬等的造型,更不必說野豬、老鷹、吃葡萄的石像鬼,還有啃噬人類靈魂的惡魔!
兩百多年來,這些半人半獸的石像彷彿成為「歷史見證者」的象徵。「從這個位置,你感到天主教堂那麼堅實靜定,看著歷史在下方一頁頁展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法國研究副教授凱瑟琳·克拉克(Catherine Clark)說。
這場祝融之災,不過是它們見證歷史中的最新一頁——即使再黑暗的年代、再大的災難來臨,總有些東西是毀壞不了的。
▼ 建築師維奧萊-勒-杜克以自己為原型,戲謔地增加了這個人形雨漏。民間則傳說他雕刻了自己的婆婆。
附:有關滴水嘴獸的有趣事實
1. 美國賓州「世界鋼城」有大量滴水嘴獸
19世紀時,「世界鋼城」美國匹茲堡市有不少哥特式教堂、政府建築和其它建築物,不同造型的滴水嘴獸高踞其上。當地「歷史和名勝基金會」便利用這項城市建築特色,開發「都市巡龍」(Downtown Dragons)之旅。
2. 具有紀念意義的人型雨漏
法國的里昂主教座堂(Cathedrale Saint Jean)以工程師穆罕默德·班齊辛(Ahmed Benzizine)的頭像作為雨漏,表達銘謝之意。
3. 美國「小精靈」跑上法國教堂
1990年代初期,法國伯利恆教堂進行修復時,雕塑家博伊斯特爾(Jean-Louis Boistel)想以美國《小精靈》(Gremlins)以及其它外星人電影造型取代古老的滴水嘴獸,許多當地人認為此舉「荒誕不經」,但是許多年輕影迷卻相當支持,因而獲得批准。
4. 星際大戰的要角高踞教堂
1980年代,美國華盛頓國家座堂(Washington National Cathedral)舉辦由兒童設計滴水嘴獸的比賽,那正是《星際大戰》三部曲膾炙人口之時。因此,13歲的克里斯托弗·拉德爾(Christopher Rader)提交了他的方案,以大反派達斯·維達(Lord Vader)作為新一代的滴水嘴獸,結果被採用了!#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