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曾以為小行星只是環繞太陽運轉的太空岩石,令人感到無聊。但最近的觀測顯示,小行星是個活躍的動態世界,最終可能因為陽光的長期影響而解體。他們就藉由太空望遠鏡捕捉到一顆小行星自毀的罕見過程。
這顆4公里寬的小行星名叫「小行星6478」(6478 Gault),於1988年被發現,它看起來似乎與其它大約80萬顆已知的小行星一樣。
然而,天文學家在1月發現,「小行星6478」有一條明亮的尾巴,就像彗星一樣,而且綿延超過80萬公里,其寬度約有4,800公里。它的另一條比較暗的尾巴也在幾周後被發現,其長度是另一條尾巴的四分之一。
儘管有些太空岩石在剛被發現時看似小行星,但後來會在接近太陽時被證實為彗星,但「小行星6478」並非彗星,因為它蟄伏介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距離太陽尚有3億4,400萬公里之遙。
這讓天文學家感到好奇,究竟它的尾巴是如何產生的?是與其它太空岩石發生碰撞而使其塵狀物質飛濺到太空中嗎?
在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哈伯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的相助之下,天文學家解開了謎題,原來它是因為高速自轉而讓自己「粉身碎骨」。
天文學家發現,「小行星6478」每兩個小時自轉一圈,這個速度快到使它難以托住表面的物質,甚至會將自己撕裂,而它的細小碎片就飄到太空中形成尾巴,就像麵粉撒在空中會被風吹散一樣。
對於「小行星6478」來說,光是陽光就足以讓它逐漸死亡。來自陽光的力量加上它自身的對稱形狀,使它在過去超過1億年的期間加快了旋轉速度。據估計,它的轉速每1萬年會加快1秒。
在已知的80萬顆小行星中,天文學家只找到幾十顆活躍的小行星,而像「小行星6478」這種自毀事件,每年大約只有一次。
歐洲南天天文台的天文學家埃諾(Olivier Hainaut)說:「這種自毀事件很罕見。」#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