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霍爾班(Hans Holbein the Younger)(約1497年至1543年)世人習稱他為小霍爾班,以別於他同為宗教畫家的父親——老霍爾班(Hans Holbein the Elder)。
小霍爾班生於德國巴伐利亞州的奧格斯堡市(Augsburg),屬於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北方的畫家與版畫家。他被公認為16世紀時期最偉大的人物肖像畫家之一,除了肖像畫之外,他的作品還包含宗教畫、警世內容的版畫等等。特別是他警世意涵的木刻版畫用於人文思想著作的插畫,在傳播新教思潮的時代裏,起到了有力的作用。
生平與繪畫生涯
小霍爾班出身於繪畫世家,他的父親老霍爾班是位哥德晚期風格的畫家,在世時也頗有名氣。他的叔叔席格蒙霍爾班(Sigmund Holbein)也是畫家,但較不出名;小霍爾班的兄弟之一安博修司霍爾班(Ambrosius Holbein)也是畫家。據了解,小霍爾班與他的兄弟們主要是跟他的父親學習畫藝。習藝完成後,1515年他與他哥哥安博修司一起去了當時的印刷重鎮巴賽爾市(Basel),希望能在書籍的插圖方面一展鴻圖,在當時這一行業有較佳的收入。從小霍爾班的書籍插畫中,可了解他對於人生、生命與死亡等方面主題特別投注。如為伊拉斯姆斯《愚人頌》(In Praise of Folly,1515年)做的插畫中的警世寓意;與《死亡之舞》(註一)(Dance of the Death,1526年)中多呈現「人難逃一死」的內涵等。在他晚期的肖像畫中,仍試圖融入這些探索生命意義的因素。
巴塞爾時期與「聖像破壞運動」
在巴賽爾時期,小霍爾班在尚未被巴賽爾市畫家公會認可以前,已接受來自各方的委託,如富商、商會等,作品包括壁畫、彩繪玻璃與書籍銅版插畫等等。他為當時重要的人文主義思想著作製作銅板插畫,包括推動新教思潮的尼德蘭思想家德西德里烏斯伊拉斯謨(Desiderius Erasmus Roterodamus,1466至1536年)的著作《愚人頌》(In Praise of Folly,1515年),以及另一位英國人文主義者湯瑪斯摩爾爵士(Thomas Morus)的拉丁著作《烏托邦》等。1517至1519年間他接受瑞士琉森(Lucerne)市長雅各奉黑騰斯坦(Jacob von Hertenstein)的委託,前往該地為市長繪製住宅外牆的壁畫。由於琉森的地利之便,讓他有機會多次遊歷了北意大利、米蘭等地,並觀摩當代畫家的畫作。自此小霍爾班的畫風明顯受到安德列曼帖那(Andrea Mantegna,1431至1516年)與意大利文藝復興、不同於中世紀哥德畫風的藝術手法的影響。
1519年,小霍爾班的哥哥安博修司霍爾班去世。同年他與一位長他4歲的皮革商寡婦賓真斯托克(Elsbeth Binsenstock)結婚,婚後成為巴賽爾市畫家公會的成員,1521年成為巴賽爾的市民。愛爾思貝斯共為他生育了4個孩子:菲力浦(Philipp)、凱瑟琳(Katharina)、約翰(Johannes)與科縕格爾得(Kungold)。小霍爾班曾為他的妻子與菲力浦和凱瑟琳兩位孩子繪了有名的母子肖像畫《慈愛》,這應是美術史第一幅由畫家為自己家人執筆的肖像畫。
當時,巴賽爾是人文主義思潮的重鎮,來自尼德蘭的人文主義思想家伊拉斯謨曾在這裏生活了幾年。小霍爾班因而結識了伊拉斯謨,並為他繪製了幾次肖像。這時期霍爾班也受巴賽爾市前市長雅各麥雅(Jakob Meyer)的委託完成了《達姆施塔特聖母》(Darmstadt Madonna,1525~1526)與《索洛圖恩聖母像》(Solothurner Madonna)兩幅名作。1521年他還受委託繪製巴賽爾市政廳大廳的壁畫。(註二)
1523至1524年間霍爾班前往法國。在法國中部布爾日(Bourges)市,他描繪了公爵的城堡神聖禮拜堂(Sainte-Chapelle)的兩座領主胸像。史學家從這兩幅作品中畫家首度採用的三色素描技法(註三)推測,霍爾班可能在訪法期間見識過達芬奇的作品(註四),因為這種炭筆、赭紅、白粉筆交替使用的畫法正是達芬奇所長,這技法更能營造豐富的明、暗色調和立體效果。然而,霍爾班的法國行並未如願地見到法蘭西斯一世(Francois I),因為此時的法國國王全心熱衷於意大利文藝復興的風格與藝術家們,對於這位德國訪客並無興趣。霍爾班本人卻不無收穫,除了素描,他訪法後的畫作《萊斯柯林達》(Lais Corinthiaca)在處理手法明顯感染了法蘭西細緻、優雅的氣息。
當時宗教改革的浪潮已從德國北部蔓延開來。這些改革派反對以羅馬教皇為首的教會一切作為,認為他們背離神的旨意,不是教導人們經由懺悔和改過來去除罪業,而是鼓勵信徒盲目崇拜聖像,或道聽途說地追求神蹟,甚至誤導信眾以金錢換得救贖等等。霍爾班的好友伊拉斯謨在他的《愚人頌》(註五)裏便對神職人員的貪婪腐化與愚昧信徒的迷信盲從予以批評;1524年伊拉斯謨更公開地批判,希望改變人們愚迷膜拜聖像的習慣。同年,新教改革派行動愈演愈烈,從蘇黎世(Zurich)開始展開了清除教堂內舊教勢力的運動。過激的狂熱份子銷毀了教堂內有關耶穌、聖瑪麗亞與其他聖徒的畫作,甚至宗教雕刻、教堂的彩色玻璃、裝飾物與管風琴等等都難逃劫數。這個後世稱為「聖像破壞運動」的風潮蔓延到全歐洲,特別是在瑞士、神聖羅馬帝國、尼德蘭與隸屬勃艮第尼德蘭地方最為嚴重。
轉載自《藝談ARTIUM》
註釋:
註一:死亡之舞(Dance of the Death,法語:Danse Macabre)是歐洲中世紀後期出現的一種藝術體裁,是拉丁語片語Memento mori「勿忘人終將一死」的一種表現方式,見於各類繪畫作品中。其常見的主題是擬人化的死亡(如骷髏),寓意著生命的脆弱和世間眾生(無論貴、賤、賢)注定死亡的命運。(參考自維基百科)
註二:因為霍爾班家族在巴賽爾市長期且活躍的創作,在該市的美術館裏堪稱擁有最豐富的有關來自霍爾班畫家家族作品的收藏。
註三:三色素描技法(technique des trois crayons)通用黑炭(也有用黑墨水的)、赭紅色和白粉筆混合使用來繪製肖像畫的技法。
註四:達芬奇受法蘭西斯一世之邀晚年定居法國並終老於斯。
註五:《愚人頌》(The Praise of Folly)是伊拉斯謨最重要和最具影響力的著作,1519年從意大利去英國的途中開始醞釀構思,並在倫敦的莫爾爵士家中寫就。書中以「愚人」表白,以嘲諷謾罵方式,對於上層社會從教皇、僧侶、經院哲學家等荒淫無恥的生活,到封建貴族的寄生腐朽、貪圖虛榮、巧取豪奪的卑鄙行為予以無情批判。文筆生動,意味雋永。◇
整版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