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近日宣佈華為進入戰時狀態,並稱為了達到「打贏一仗」的目標,要集中力量炸開「城牆口」。那麼任正非要打贏的是哪場仗?他要炸開的城牆口又是甚麼呢?

華為人互動平台「心聲社區」,2月26日發佈任正非日前在湖北武漢研究所的講話內容。任正非宣佈公司已經進入戰時狀態,他說為了達到「打贏一仗」的奮鬥目標,就要發揮華為的「優勢」,形成一把「尖刀」,只聚焦在「成功的一點」,而不要把面鋪得太開。否則分散了力量就炸不開「城牆口」。

華為集中對付的目標

旅居紐約的政經分析人士秦鵬表示:「他的關鍵一仗,以及要炸的城牆口,應該是指在5G核心產品上的關鍵一仗,以及在關鍵市場和關鍵客戶上的『城牆口』。」

他認為,華為利用價格優勢長期在關鍵國家投入大量資金,籠絡了一些利益捆綁在一起的電信服務商,以及被收買的政客。

而對於任正非所稱的形成一把「尖刀」集中在「成功的一點」,秦鵬分析其戰略目標可能集中在兩個方面:

第一、關鍵產品:5G核心設備

華為5G在通訊核心系統的應用,是被美國聯合盟友試圖封殺的關鍵。從經濟和市場角度看,這是高收入、高利潤的來源,從政治角度看,這是幫助中共控制各國信息的關鍵。所以,華為志在必得,絕對不肯放棄。

至於基站和手機之類,如果能夠獲取核心市場,那麼自然而然會獲得,而又因為美國封殺的關鍵不在於此,所以華為沒有必要投入重兵。

第二、關鍵市場:英國、德國和加拿大

目前看,華為針對的關鍵市場應該包括英國、德國這兩個歐洲的代表性市場,以及加拿大。

英國是華為最早在全球的主要市場,雖然最早的客戶BT英國電信不使用華為核心設備,但是其它的移動通訊公司,包括O2、BT英國電信旗下的Everything Everywhere(EE)、沃達豐(Vodafone)、以及李嘉誠旗下的另一個公司Three,其4G都使用了華為核心設備,目前也都還在繼續測試華為設備。

秦鵬認為,「從之前的《金融時報》報道前情報官員為華為說好話的事件來看,華為投入各種資源,甚至不惜暴露這名官員被收買的背景,也要拿下英國市場。」

他分析說,德國相對來說比英國要弱一些,但是華為也成功地讓其電信公司和政府之間分化,德國政府也是很曖昧,不肯表態支持美國的封殺計劃。

至於加拿大,因為被中共和華為滲透嚴重,主要電信公司也都使用了華為設備,所以目前也是不肯對美國的封殺表態。

任正非頻頻接受國際媒體採訪的目的

去年12月1日,孟晚舟被抓之初,外界並沒有看到任正非有甚麼態度,今年1月他接受幾家國際媒體採訪,也只是否認「間諜」的指控,還讚賞美國總統特朗普「偉大」。

但在2月18日,他接受BBC獨家專訪時說世界「離不開」華為,美國也「不可能扼殺掉」華為,並且說美國對孟晚舟的拘捕行動「帶有政治動機」。

在採訪中,任正非特別提到「會繼續英國投資」,「美國不信任我們,我們(就)更大規模地轉到英國來投資」。他強調,「對英國還是信任的」。

對於任正非持續高調接受國際媒體採訪,且開始「變臉」的目的,秦鵬分析主要有兩方面:

第一、配合中共官方,積極爭取華為在歐洲等的市場和搶奪輿論話語權。「這是主要的。不管是從經濟還是政治角度看,任正非和中共官方都有強烈動機要儘快抓緊時間搶佔5G市場。」

第二、這也是華為和中共對美國抓捕孟晚舟的進一步反擊,一個星期之前,他對CBS和BBC稱美國對孟晚舟的抓捕是「政治動機」,秦鵬認為,一方面任正非是在爭取對孟晚舟的引渡辯護,另一方面在推動美國的輿論同情,以及吸引美國反特朗普的人對特朗普施加壓力。

2月25日,華為公共及政府事務部發佈BBC的紀錄片「華為背後的男人」,其間任正非在受訪中表示,孟晚舟「永生永世不可能做接班人,因為她沒有技術背景」。

秦鵬表示,任正非的這個說法應該是被迫接受孟晚舟不自由的現實,也有弱化孟晚舟在華為地位的因素。

「至於說孟晚舟不懂技術,這個是現在的一個託詞,因為不懂技術不妨礙她接班,按照華為的輪值主席和雙主管的安排,孟晚舟可以委託技術官僚,比如郭平擔任側重管理技術和市場,孟晚舟掌管公司財務和核心的客戶信息等。」

3月6日引渡庭審在即,中共利用國際媒體試圖掌控話語權,國際問題專家唐浩分析,從一些國家對華為的態度轉變,以及中共對各國的種種舉措,不難看出華為與中共非常密切的關係。這可能意味著,孟晚舟手裏很可能握有「極度重要」的資訊,所以中共才不惜得罪國際社會、不計代價幫助華為、爭奪孟晚舟。

去年12月1日,加拿大應美國要求,在孟晚舟於溫哥華轉機時將之逮捕,隨後孟晚舟交保獲釋,目前她正等待引渡美國的判決;加拿大法官1月29日決定,將引渡聽證延後一個月,改至3月6日舉行。#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