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擬修訂《逃犯條例》以「一次性個案方式」處理大陸及台灣等仍未與本港簽訂司法互助協議地區的移交逃犯申請,引起法律界、民主派及民間團體的極力反對,事件也引起美國當局的關注。猶記去年6月,美國國務院一份報告指,香港在2017年10月曾拒絕美國要求,引渡一名嫌犯,並將該嫌犯交由中共政府監管。去年11月美國國會委任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向國會提交2018年度報告,當中也提及上述事件。
USCC去年底發表的報告,還包括以港府取締香港民族黨,以及沒有解釋而拒絕續發工作簽證予《金融時報》編輯馬凱等為例子,指北京干預香港內部事務,違反「一國兩制」,要求美國商務部審視《香港關係法》,檢討將香港和大陸分為兩個獨立關稅區的政策是否恰當。
美國駐港總領事唐偉康昨日在無綫《清心直說》節目上指,香港過去一年發生的政治事件,顯示高度自治被削弱,「一國」的趨勢明顯先於「兩制」,相信USCC下一份相關的報告,評論會更嚴厲。
他說:「過去數年有種趨勢,尤其在2018年,側重了『一國』,令『兩制』未能發揮其最大益處。我明白香港政治氣候使大陸不安,但對香港施加的壓力會衝擊香港政治生態,收窄政治空間,更令美國擔憂的是,未來這可能進一步威脅營商環境。」
對於港府考慮修訂《逃犯條例》,處理未有簽訂協議地區移交逃犯安排,當中包括大陸。唐偉康指香港與美國目前有引渡協議,美方或會多一重疑慮。被問到美國會否擔心,當香港和大陸有移交逃犯安排,有疑犯抵港,北京政府可以要求交人時,唐偉康指可能會影響美國和香港雙邊協議的實施:「我不會預料美方反應,因為的確視乎修例的細節或如何落實。有些草擬內容和方式,可能影響到美國和香港的雙邊協議的實施。」
法律界憂難獲公平審訊
早前大律師公會主席戴啟思向傳媒表示,國際社會的引渡協議,都是建基於雙方滿意對方的司法制度,以及確保被引渡人士,能夠獲得公平審訊,現時部份香港人對大陸司法制度的質疑,政府有必要回應。
法政匯思也發聲明對《逃犯條例》修訂建議深感憂慮:「因它威脅任何身處香港的人士的人身自由。」昨日法政匯思召集人李安然出席一網台節目,強調修例涉及所有香港「境內」的人,包括過境旅客:「我們最擔心是這些人被引渡到大陸後,是否可以接受公平的審訊。」
李安然並反駁保安局局長李家超稱要盡快通過法例堵塞漏洞,防止香港變成「逃犯天堂」的說法:「逃犯並不代表一定犯事,如果他有香港居留權,我們最擔心的是,他只是一個疑犯未正式定罪,你將他送交到其它地區,他是否可面對公平審訊?如果真的是『逃犯天堂』的話,就不用等二十多年才因台灣的事情拿到立法會討論。」
早前香港大學通識教育邀請李柱銘、陳文敏等人討論憲政與一國兩制。他們會後回應當局擬修訂《逃犯條例》一事。
李柱銘強調,九七後港府一直沒有跟中國大陸就引渡疑犯達成協議,原因就在於兩地的司法制度和水準存在很大的差異,修例一旦成功,對於「一國兩制」的影響嚴重:「回歸前和回歸後,香港政府都沒有和內地達成協議,而且每一個特首守得很穩,直到現在突然間變了,我們覺得是利用台灣的案件借刀殺人。很多人同情案中死者的家長,但我們不能因為一個案件,就讓整個制度轉變那麼快,而且沒諮詢市民。」
一名香港19歲青年疑於去年2月與20歲女友同遊台灣時把女友殺害及棄屍,返港後涉盜用死者信用卡提款共19,200元,又另取去其財物及2萬元台幣。因命案不在香港發生,該名青年僅被控四項洗黑錢罪及三項盜竊罪。
李柱銘又指,很多國家肯跟香港簽訂疑犯引渡條約,但就拒絕跟中國大陸簽訂,原因就在於對香港的司法制度遠比對大陸有信心。他又舉例,未來如果有台灣人在香港被大陸要求引渡就會引發很大爭議。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教授陳文敏也認為,港府今次的修例,令國際社會,尤其是跟香港簽訂引渡條約的國家擔憂:「尤其是我們應內地的要求時就可以引渡,不僅是侷限於香港人,一個美國人、德國人在香港都同時受影響,這就影響其它國家。我們見到大陸很多的案件譬如閉門審訊、長期監禁、家裏人長期無法接觸疑犯、沒有律師代表,即使是憲法刑事法保障的權利都沒有受到保障的話,其它國家確實擔心將人送到大陸是否符合自己國家的要求。」
他並認為港府此舉會令「一國兩制」越來越模糊:「會令人覺得兩制分野是否越來越模糊,國際間對香港的認可很多時因為香港是另一個司法制度,是另一個司法區,如果你開始將兩制界線變得含糊,亦會令國際對香港的信心有影響。」◇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