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的經濟數據顯示,大陸民眾在黃曆新年期間的消費下滑。有外媒揭示了造成大陸民眾消費能力下滑背後的原因。

黃曆新年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但是今年過年期間的各項數據顯示了民眾過年期間花錢比較謹慎。

首先,消費增速和去年相比下降了1.7個百分點,創下8年來新低;其次,旅遊人次增速首次跌入個位數,創下10年以來的新低;再有,電影票房與去年基本持平,但是看電影的總人次同比下降10.7%,平均上座率相比去年下降12.8個百分點;另外,返鄉置業基本銷聲匿跡,樓市熱潮不再,2018年黃曆新年期間,返鄉置業的人們在三四線城市製造出一波搶房熱潮,但今年三四線樓市出奇地安靜。

這些都顯示大陸民眾消費能力在下降,業界一般認為,導致民眾消費能力下降的原因在於中國經濟下滑以及貿易戰對中國經濟的打擊,造成民眾失業或者收入減少。但是《華爾街日報》則認為,中共的銀行也是造成民眾收入下滑的原因之一。

《華爾街日報》表示,中國家庭最大的金融資產就是銀行存款,總計約有人民幣71.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因為銀行存款利率趕不上通脹率,如果家庭把錢存在銀行,實際回報率將為負。

由於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等幾家中國最大國有銀行處於特權地位,這些銀行以當局設定的較低利率水平攬儲,然後向中小銀行放貸,中小銀行不能通過自行提高利率來與大銀行爭奪存款。實際上,這些大銀行在儲戶與中小銀行之間充當中間人角色,賺取豐厚的息差,一邊壓低前者的收益,一邊抬高後者的成本。

報道表示,假如加權平均零售存款利率提高1個百分點,中國家庭口袋裏的錢將增加人民幣7,160億元。#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