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美國無論是在內政或外交上都令世界矚目。無庸置疑的是,不管你是否喜歡總統特朗普,他一直是無法迴避的焦點。他的「美國優先」政策深入民心,同時他的硬漢做派也打破了很多成規,在讓美國社會走回傳統的路上,也令各國重拾對美國的尊重。

2018年的美國不僅重振經濟,政治與社會亦進一步回歸傳統,同時也在重塑美國的國際領袖風範。以下是在過去的2018年中,美國在國際外交、國內施政,以及美國社會發生的十件影響深遠的大事。

一、美國退出人權理事會與萬國郵聯

在特朗普上任後,美國相繼退出數個國際組織。2017年,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巴黎氣候變化協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到2018年,美國再接連宣佈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指該機構多年來打著人權旗號、卻讓嚴重侵犯人權的國家對美國進行變本加厲的謾罵。

隨後,美國宣佈啟動退出有144年歷史的萬國郵政聯盟(Universal Postal Union)的計劃,因為一隻在中國生產、免郵費郵寄到美國的陶瓷馬克杯只需5.69美元,而美國本地產的馬克杯僅送過一條街的運費就要6.3美元。穿越萬里的運費低於美國本土運費,與郵聯使用的郵費規定有關。

美國正式退出郵聯後,預計中國出口美國的商品,尤其是中國電商業務,如阿里巴巴、京東將受影響。

美國白宮10月17日宣佈,即日起啟動退出萬國郵政聯盟的程序,並在一年內進行國際郵費的雙邊及多邊談判。若談判不成功,美國將於2020年1月1日實施自己的終端費率。(Justin Sullivan/Getty Images)
美國白宮10月17日宣佈,即日起啟動退出萬國郵政聯盟的程序,並在一年內進行國際郵費的雙邊及多邊談判。若談判不成功,美國將於2020年1月1日實施自己的終端費率。(Justin Sullivan/Getty Images)

白宮也表示,在為期一年的退出過程中,美國將與郵聯進行規則條款談判,若談判成功,美國將撤回退出通知,繼續留在郵聯。

美國無論退還是不退,都是首屈一指的超級大國,並不代表其在國際社會的地位下降。事實上,世界焦點從來都是「沒了美國,該怎麼辦?」

二、美墨加新自貿協定 最後一刻衝刺收官

在退出郵聯的同時,美國積極推進與周邊國家的經貿合作。美國、墨西哥以及加拿大的自由貿易區談判終於在截止時間前一刻達成協議,在三國都有退讓的情況下,保住了已有25年歷史的北美自由貿易區。

內容上看,加拿大同意向美國開放國內大約3.5%乳製品市場,換來美國同意保留北美自貿區協定(NAFTA)中的三國爭端解決機制;另一方面,加拿大和墨西哥也在藥物專利問題上讓步,允許美國藥廠的專利權延長到10年。此外,墨西哥同意部份汽車業工人時薪到2023年至少達到16美元。

美國總統特朗普(中),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右)和墨西哥總統涅托(Enrique Pena Nieto,左)於11月30日在阿根廷G20峰會期間簽署了新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美墨加協議(USMCA)。後排為三國的貿易談判代表。(SAUL LOEB/AFP/Getty Images)
美國總統特朗普(中),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右)和墨西哥總統涅托(Enrique Pena Nieto,左)於11月30日在阿根廷G20峰會期間簽署了新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美墨加協議(USMCA)。後排為三國的貿易談判代表。(SAUL LOEB/AFP/Getty Images)

新的美墨加協定開啟了美國日後簽署自貿區協定的範例,其框架具有廣泛意義,尤其是首次亮相的毒丸條款。比如:新增第32.10條款指,如果協定中的任何成員國與「非市場經濟國家」達成自貿協定,其它成員國有權退出新協定,只需要提早6個月通知各方。該條款被視為特朗普政府為日後應對中共、提前給加拿大和墨西哥下的緊箍咒。

三國首腦於11月31日簽署協議後,最後一步就是等待美國國會的審核與批准。

三、彭斯的對華政策演講 堪比邱吉爾的鐵幕演說

對華政策是2018年特朗普政府的重頭戲。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10月4日在華盛頓智囊哈德遜研究所,就中美關係發表長篇演講,如同炸彈引發各界熱議,更被稱為「伐共檄文」。

除講述美中關係的歷史演變,彭斯的演講更全方位揭露中共對美國的長期敵意滲透與分化,並將中共給美國帶來的種種問題、衝突與威脅,從經濟、政治、社會到軍事等領域進行全面曝光。

這是迄今為止特朗普政府對華政策的最全面、最務實的闡述,也被視為是美國政府全面改變過去40年來對中共綏靖政策的風向標。據悉,總統特朗普與副總統彭斯逐字逐句審核了當天的演講稿。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副總統彭斯在2016年總統大選夜上,為贏得大選慶祝鼓勵。(JIM WATSON/AFP/Getty Images)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副總統彭斯在2016年總統大選夜上,為贏得大選慶祝鼓勵。(JIM WATSON/AFP/Getty Images)

此外,彭斯演講中展示的細節、語言表達及對中共體制的熟悉程度,讓多位中國問題專家感到驚訝,比如準確區分中國、中共以及中國人民,很多人以英國首相邱吉爾在1946年對前共產主義國家蘇聯的公開「鐵幕」演講來對和彭斯的演講進行對比。

彭斯演講對中共高層內部已產生影響,不僅令北京不時換應對方案,更是讓中共外交部、媒體不停變換對美報道的腔調。

四、孟晚舟與李尚福 富豪高官被美起訴  

除了美國政府高層對華直接喊話外,2018年也是美國加強執法力度,起訴或制裁中國企業或個人的一年。被起訴或制裁的中國公司包括:中興、晉華以及44家中共軍工企業。此外,中共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以及其部長李尚福(中將)也被美依法祭出金融制裁,這是美國首次制裁中共省部級官員。

前香港民政局前局長何志平的跨國行賄案也幾近塵埃落定,面對七項罪成,他面臨最高65年的監禁。而何志平四度提出保釋申請,均因擔心他潛逃而被拒,從2017年11月被捕起,何至今羈押在紐約大都會監獄。

當然動靜最大的還是華為首席財務長孟晚舟因涉嫌串謀欺詐銀行在加拿大被捕、美國要求引渡的案子。美國在8月22日發出對孟晚舟的逮捕令,加拿大依據兩國引渡合約於12月1日在溫哥華機場扣押孟。

華為公司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在12月10日加拿大卑詩省保釋庭上與她的律師說話。(Jane Wolsak/Jane Wolsak/AFP)
華為公司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在12月10日加拿大卑詩省保釋庭上與她的律師說話。(Jane Wolsak/Jane Wolsak/AFP)

孟晚舟被捕三天後,中共當局開始高調處理孟晚舟案,企圖將司法案件升級到政治案件,召集加拿大、美國駐華大使抗議,又以各種名義拘捕三名加拿大公民,被外界質疑「人質外交」。

孟晚舟在經過三天保釋聽證後獲得保釋,回到其在溫哥華擁有的豪宅,等待下一步程序。

而被捕的三名加拿大公民之一、前外交官康明凱則被中共秘密關押在拘留所,據知情人士透露,康每天被拷問三次,亦被剝奪見律師、家人及朋友探視的權利,他每月只能與加拿大領事會面一次。

這種「外國人在中國被拘捕」和「中國人在外國被拘捕」的不對等待遇,令外界關注。

五、美耶路撒冷使館搬遷 特朗普言出必行

如果說對中國貿易政策糾偏是特朗普兌現競選承諾,那麼2018年他還兌現了另一個重大承諾。5月14日,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正式從特拉維夫遷往歷史名城耶路撒冷,兌現美國多年前的承諾,美使館搬遷當日也是以色列獨立建國70周年。

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Magister/Wiki commons)
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Magister/Wiki commons)

其中五個原因導致美國搬遷以色列大使館。

第一,執行美國法律。1995年美國國會通過「耶路撒冷大使館法」,要求政府把駐以色列大使館搬到耶路撒冷,並承認自1950年來,耶路撒冷就是以色列首都。

第二,兌現大選承諾。特朗普大選承諾之一是,將大使館從特拉維夫移至耶路撒冷。

第三,完成白宮夙願。特朗普的三位前任,克林頓、布殊和奧巴馬都承諾將大使館遷至耶路撒冷,但未做到。

第四,彰顯實力。向俄羅斯等國表明,美國力量重新回到中東地區扮演主角。

第五,承認歷史。特朗普認為,過去2,500年的歷史顯示,耶路撒冷是猶太人的國家——以色列的首都。

六、中期選舉 民眾尋求政治制衡的傳統觀  

以上為美國的對外政策,接下來看看美國的對內政策。11月6日的中期選舉是令美國舉國激盪的一天,兩黨都輸贏參半,民主黨8年後終於重掌眾議院,而共和黨也加固了參議院的優勢。

美國民眾尋求政治權力制衡的政治觀再次表現得淋漓盡致,參與2018年的中期選舉的人數暴增,比4年前的投票總數多出3,100萬張(37%)。

美國佐治亞州設在高中的一處投票點等待投票,佐治亞州的下任州長競爭非常激烈。 (Jessica McGowan/Getty Images)
美國佐治亞州設在高中的一處投票點等待投票,佐治亞州的下任州長競爭非常激烈。 (Jessica McGowan/Getty Images)

有人說,本次中期選舉就是對總統特朗普的公投。事實證明,特朗普在最後一個月多次前往的州,如佛羅里達、俄亥俄、印第安納、密蘇里的參議院以及州長席位幾乎全部納入共和黨旗下,特朗普的個人號召力仍然不可撼動。

而佛羅里達和俄亥俄州是總統大選中至關重要的兩個州,在中期選舉中,共和黨贏得這兩個州的參議員席位,對該黨在2020年總統大選頗有助益。迄今為止,沒有一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能夠失去這兩個州而入主白宮。

即將在2019年1月4日宣誓就職的新國會,在民主黨成為眾議院多數黨後,兩黨能否擯棄隔閡和分歧,共同合作,是2020年美國政壇的看點之一。

七、任命大法官卡瓦諾 使高院回歸傳統方向

除了中期選舉,2018年影響美國政壇的另一件事就是大法官卡瓦諾(Brett Kavanaugh)的聽證。作為第五名保守派大法官,卡瓦諾入主美國最高法院的意義重大,因為這標誌著高院未來幾十年將堅守回歸傳統價值的方向。

卡瓦諾的任命聽證歷經坎坷,也是2018年美國政界最富戲劇性的一幕。在資深民主黨議員的支持下,一位加州女教授在國會指控卡瓦諾36年前企圖強暴、攻擊她,但卻無法提供證人或旁證、並近乎全部忘記當年的情景,連地點、日期、就讀年級都不知道。

大批媒體卻對女教授投以「同情」的傾向性報道,而對卡瓦諾及其家人、朋友的證詞缺乏同樣的關注或對等報道。

美國最高法院11月8日為新任大法官卡瓦諾(Brett Kavanagh)舉行傳統授禮儀式,美國總統特朗普和第一夫人梅拉尼亞出席並見證了這個時刻。(白宮推特官網)
美國最高法院11月8日為新任大法官卡瓦諾(Brett Kavanagh)舉行傳統授禮儀式,美國總統特朗普和第一夫人梅拉尼亞出席並見證了這個時刻。(白宮推特官網)

甚至卡瓦諾的發言經常被打著女權、反性侵旗號的活動人士打斷,他們衝入會場、大喊口號,直到被帶離現場。

總統特朗普一直力挺卡瓦諾,並指示聯邦調查局(FBI)調查這樁36年前的指控,限期一周完成,在參議院投票前給出報告。

最後,參議院以50票對48票確認卡瓦諾提名,一位投支持票的共和黨女參議員發言說,對卡瓦諾的荒謬性侵指控恰恰提醒大家、美國司法的「無罪推定」理念,不會因為媒體的誘導性報道而扭曲美國人的這一共同價值觀。

八、萬人大篷車直奔邊境 美:必須走合法渠道

在美國熱鬧的中期選舉前,中美洲國家的萬人大篷車也不請自來,他們以最快的速度北上,穿越墨西哥、朝美國邊境逼近。

面對為數眾多的大篷車車隊,特朗普政府放棄了過去無條件接納難民的政策,要求所有申請難民「必須走合法渠道」。美司法部和國土安全部於11月8日聯合頒佈新規,暫停非法入境者申請難民,同時要求「必須在入境處提出的難民申請才能被受理」。

同時,特朗普還派軍隊到聖地牙哥美墨邊境、協助海關和邊境巡防署(CBP),修補邊境牆,並架設帶刺鐵絲網,阻止強行非法越境行為。

空中拍攝的鳥瞰圖,2018年10月27日穿越墨西哥南部的大篷車隊伍,隊伍中含有洪都拉斯,危地馬拉以及薩爾瓦多的國旗。(GUILLERMO ARIAS/AFP/Getty Images)
空中拍攝的鳥瞰圖,2018年10月27日穿越墨西哥南部的大篷車隊伍,隊伍中含有洪都拉斯,危地馬拉以及薩爾瓦多的國旗。(GUILLERMO ARIAS/AFP/Getty Images)

特朗普也於2018年11月9日簽署總統公告,暫停為非法越過美墨邊境的外國人提供政治庇護申請,有效期為90天。但十天後,加州聯邦地區法官做出臨時性裁決,暫時叫停總統公告,並安排12月19日聽證會,考慮是否延長這項臨時裁決。

不管接下來地區法官對大篷車難民案做出何種裁決,預計特朗普政府會如同之前的旅行禁令一樣,一直應訴到最高法院。

因為暴力、腐敗和貧困,來自洪都拉斯、危地馬拉以及薩爾瓦多的中美洲國民紛紛赴美申請難民,申請人數佔全美近年難民申請的三分之二。但不少申請是假難民之名來美工作的,因為有近半數的申請人未走完程序就不見蹤影。

九、吸引高質素人才 濫用福利者難拿綠卡

美國國土安全部2018年11月30日公佈擇優制H-1B工作簽證草案,改變H-1B的申請及篩選方法。

按照美國移民局宣佈的申請新規,僱主先提交電子申請、預先註冊,若申請被選中,再提交相關文件證明;同時,對調了之前的抽籤順序,以後先篩選6.5萬個普通名額,再篩選2萬個碩士名額。

抽籤順序調整,意味著碩士名額(高技能外國勞工)的中籤率提高16%,相當於每年新增5,340人。

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榮譽衛隊成員參加2004年10月26日在紐約市舉行的新美國公民宣誓就職儀式。 (Spencer Platt/Getty Images)
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榮譽衛隊成員參加2004年10月26日在紐約市舉行的新美國公民宣誓就職儀式。 (Spencer Platt/Getty Images)

因對H1-B改革的公眾評論期到2019年1月2日結束,預計新規較難趕上4月1日開始的H-1B抽籤,但變更抽籤順序有望從4月1日執行。

除H1-B改革外,國土安全部還公佈了部份福利改革新規,包括將領取福利首次歸為申請綠卡的考慮因素,並量化申請綠卡需要的最低收入標準,至少達到聯邦貧困線(FPG)的125%以上,即2018年個人收入為1萬5,175美元,且不依賴政府福利。

此外,要求領福利(包括糧食券)的人士需先工作,而濫用福利者將難申請綠卡。綠卡申領新規於10月10日公佈、12月10日結束公眾評論,在經過後續意見審理、美國行政管理和預算局(OMB)批准後,預計將於2019年正式執行。

十、加州大火頻繁 氣候變暖是誘因還是藉口

最後一則美國十大新聞當屬災害性的加州大火。2018年秋季,南北加州同時出現大小幾場山火,最大的兩宗是燒燬三藩市以北天堂鎮的坎普山火,以及洛杉磯以西的伍爾西山火。

坎普山火起於三藩市東北約兩小時車程的天堂鎮附近,大風讓零星野火快速蔓延為燎原烈焰,很多人只有短至幾分鐘的反應時間逃生。到12月初,當局確認坎普山火造成85人死亡、11人失蹤。

伍爾西山火雖沒有造成嚴重人員傷亡,但燒燬了明星雲集的馬里布市,多位影星的別墅化為灰燼。  

11月18日,一對母女在被加州坎普大火(Camp Fire)焚燬的家園前。當局確認坎普山火造成85人死亡,11人失蹤。(JOSH EDELSON/AFP/Getty Images)
11月18日,一對母女在被加州坎普大火(Camp Fire)焚燬的家園前。當局確認坎普山火造成85人死亡,11人失蹤。(JOSH EDELSON/AFP/Getty Images)

造成山火頻發的原因主要有:由於人口壓力,越來越多的人進入靠近森林易燃的地方居住,在消防警戒線上建造房屋。

此外,加州議會之前以應對「氣候變暖」為名否決的有關清理砍伐森林樹木的議案,使得超過1.3億棵枯樹沒有得到及時清理,也是加劇災情的原因之一。

氣候變暖並非科學界共識。2018年,有數篇權威研究對氣候變暖提出質疑,認為所謂的氣候變暖共識誇大了災難後果,而忽視了基本事實。外界認為,民間出於良善的願望支持環保很自然,但過度、極端的環保運動卻會給人帶來惡果。

綜上所述,2018年美國發生了很多大大小小的事,但其中的主線仍貫穿在回歸傳統、恢復法治,以及重塑美國的國際領袖地位上。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