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12月18日),歐盟通過批准法國、德國、意大利和英國的計劃,同意為微電子研究項目提供數十億美元資金,以打擊中國(中共)想主導科技產業的野心。

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12月18日同意英、法、德、意等四個成員國,在2024年之前給研究中心與公司提供高達80億歐元(91億美元)的公私部門資金,以共同開發更智能及更節能的微晶片和傳感器。

歐盟負責競爭議題的專員維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在宣佈這項決定後表示:「這將幫助歐洲實現創新,從而使其經濟和公民受益。」

她說,這是歐盟自2014年以來首次放寬有關國家援助的規則,允許公私部門對外界認為風險太大的項目進行跨境資助,以促進「具有歐洲共同利益的重要項目」。

維斯塔格強調,這項批准不會影響競爭政策的推動,投資者仍應遵守相關要求,為公眾帶來利益,而且受資助的公司必須在歐盟境內分享他們從研究中所獲得的知識。

歐盟執委會表示,12月18日的批准案已納入德國電子製造商羅伯特博世(Robert Bosch)和英飛凌(Infineon)、法國及意大利微晶片製造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以及英國微晶片製造商IQE。

繼美國特朗普政府之後,許多歐洲國家指責中共的產業政策,係以國家主導及支持中國企業,掠奪他國知識產權及技術,以促進中企在歐洲太陽能電池板、風力發電、電動單車和高速鐵路等高科技產業的主導地位。

德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機械人公司Kuka,在2016年被一家中國公司收購,默克爾政府對此感到相當意外,開始關注中資收購歐洲高科技公司,並推動歐盟建立更嚴格的投資審查制度,希望歐盟成員國在外資收購具戰略性基礎設施或技術時應相互通知。

歐盟成員國上周三(12月5日)通過建立外資審查機制的草案,接下來歐洲議會將在明年2月或3月對該草案進行表決,預計明年生效。

歐盟希望通過新的投資審查機制,提升歐洲應對中國競爭對手的能力,更掌握中共當局利用補貼促進中企在海外營運的情況,以及阻止中資收購戰略技術及限制中國科技公司(如華為及中興等)在歐洲的經營。

依該機制,歐盟執委會將調查外資對戰略技術和基礎設施(如港口或能源網絡)的投資,以及篩選投資交易。執委會分析的重點至少應包括成員國重要基礎設施的安全性是否受到損害,或者研究創新是否可能會被外國人掠奪等。

依該機制,歐盟國家在篩選及調查外資時,應通知其它歐盟成員國及執委會。所有歐盟國家都必須向執委會提交年度報告,如有三分之一成員國對某個成員國的外資項目表示擔憂,執委會必須提供意見。歐盟成員國仍擁有該國對外企投資的最終審批權。

美國近期敦促歐盟國家避免使用華為設備及技術,歐盟批准跨境投資微電子行業的目的之一是試圖避免華為的間諜活動。

歐盟執委員負責數字議題的副主席安西普(Andrus Ansip)12月初表示,由於中共情報部門要求中國企業與他們合作,所以「我認為我們必須擔心華為和其它中國公司」。

他說,這也是華為及其它中國公司在其產品放置一些晶片,以獲取外國公司秘密的一部份原因。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