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昨日)

法國「大政府」經濟模式 在日本遭遇寒冬

由於戈恩在日法兩國之間是名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戈恩突然被抓,很快在兩國間成為爆炸性新聞,但是在兩國的社會反響卻大不相同。《日經新聞》引述法國媒體的報道說,日本人不願意雷諾和日產進行經營合併,憑藉輕微罪行將戈恩逐出了日產,這是日產的部份董事聯手司法部門搞的一場政變,「日本人的做法讓人難以理解」。

戈恩事件從一個側面體現出日法兩國在國家和企業間的關係上存在差異,這種差異最終使法國的「大政府」經濟模式在日本市場經濟下遭遇寒冬。

日本的產業政策基本與美國、英國、德國相似,是「小政府」的市場經濟,注重企業的自主性,政府盡量不干涉企業的經營活動,而法國的產業政策基本源於二戰時以管制經濟為基礎的「國家積極干預」方式。

二戰後,法國政府插手企業的資金分配、通過精英官僚進駐大企業來控制主要產業,類似計劃經濟的方式實現了戰後復興。從上世紀80年代起干預的程度開始減弱,但國家主導的性質並未改變。對於英美式的市場主導模式,法國社會一向持保留態度,傾向於「大政府」管理,對於市場經濟難以容忍的政府干預民間企業經營的問題,也很少聽到公開的批評意見。

事件後,法國政府成了「大忙人」,戈恩被抓後的第二天,法國駐日本大使趕往東京看守所探望戈恩,在外交上極為罕見。雙方談了些甚麼,無從知曉。之後法國官方也出面表示,非常關注事態的發展。11月22日,正在法國訪問的日本經濟產業大臣世耕弘成急忙與法國財政部長布魯諾勒梅爾(Bruno Le Maire)會面,再三表示,抓捕戈恩與日本政府毫無關係,完全是企業商業行為的司法問題。

11月30日在阿根廷舉行的G20峰會上,就戈恩事件,法國總統馬克龍強烈要求與安倍舉行專門會談。據《朝日新聞》的報道,會談中,馬克龍表示,「雷諾和日產持續的合作很重要」。並強調,「作為雷諾最大股東的法國政府希望維持目前雷諾主導的地位」。對此,安倍晉三說:「維持安定關係非常重要。」同時表示:「合作方式應該由企業當事者來決定,政府無法插手企業。」安倍表示對馬克龍的要求無能無力。

日產投資中國市場計劃 恐生變數

馬克龍上台時,堆積多年的「大政府」經濟模式的諸多弊端處於總爆發期,法國經濟面臨經濟不振、失業率高等諸多問題。馬克龍試圖通過控制日產後,進一步增大日產在法國,歐洲等地投資建廠,帶動法國的經濟和就業。其中還包括一項擴大投資中國市場,使雷諾集團成為全球銷量第一車企集團的計劃。但戈恩的被抓很可能使這一計劃落空。

日產在今年2月宣佈,未來5年在中國將投資1兆日元用於電動車的研發、製造。到2022年,在中國推出超過40款的車型,其中一半是電動汽車(e-POWER),在中國的銷售量力爭在2017年的基礎上增加70%,達到260萬輛,挑戰佔市場份額第一的福士車和第二名的通用車。

同時在10月31日,雷諾、日產、三菱汽車聯盟發佈消息稱,已向中國自動駕駛開發企業文遠知行(WeRide.ai)出資3,000萬美元,共同開發自動駕駛技術。

過去,日產在日本國內的銷量一直是繼豐田之後,穩居第二,但近年、日產傾斜式地對中投資使日本國內市場節節失利,苦不堪言,目前已跌落第五。對此日產高層一直希望重振國內市場,同時擔憂過度投資中國市場可能使尖端技術流失,對今後發展不利,但是因缺乏自主經營權,呼聲未能得到雷諾集團的回應。

戈恩出局後,11月29日,日產、雷諾、三菱舉行了首次會談,三方發佈共同聲明表示今後以三方聯盟商議制取代過去戈恩一人拍板的決策體制。目前日產擺脫雷諾支配的傾向已表面化,重振日本國內市場成為可能,對中國市場的投資計劃恐生變數。未來圍繞日產的繼任董事長問題,法國政府與日產的博弈仍在繼續。◇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