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天生就具有同情心。但棘手的問題是他們的同情心必須與其它發育中的力量因素相競爭,包括有限的衝動控制和絕對地將自己的需要擺在首位的想法。

教育孩子富有同情心並不意味著對他們說教或帶他們去為窮人免費提供食物的施食處,而是將其融入日常的生活。你如何回答孩子的問題,你如何解決在公園發生的衝突,你如何促進孩子們日益增長的了解他人考慮他人的能力。你對培植孩子們的同情心是有影響的。

學生教育方面的資深記者Jane Meredith Adams在育兒網站www.parenting.com 上提供了一些在日常生活瑣事中培養孩子同情心的做法。

培養孩子可愛 令人愉快的性格

教孩子如何小心做事,可以幫助他們了解任何行為都是有後果的。

演示如何溫柔:你的孩子想表現的友好,但最終卻會大力地抓住寶寶?那麼用另一種方式演示給他們。Kimberly Mazone 有兩個孩子,4歲大的Sienna和3個月大的Lucca。她會對孩子說「我們要用手給予愛」。她告訴孩子:「你有點粗魯,讓我們溫柔些,讓我們用我們的手表達我們的愛。」你可以拿起孩子的手,給他演示甚麼是溫柔的觸摸。

輕輕地說話:你的善良將成為孩子們如何對待他人的榜樣。當孩子痛苦時,要給予溫暖和關懷。Emily Mihalchik說:「這全部在於你的聲調。」Emily Mihalchik是2歲的Sam的母親,是Johnnie Appleseed幼兒園的主管。如果有一個孩子的朋友在哭,她會告訴孩子:「也許給他個擁抱會很好。」 她說,年幼的孩子不會一直有長期記憶,所以必須重複地教,會比你想像的要花費更多的時間。

拒絕粗魯:南加州Children's Nook幼兒園的園長Susan Jensen說,她看到一個15個月大的孩子在做向父母吐口水之類的事情,父母笑了,她稱這是不可以的。Jensen是兩個孩子的媽媽。 她說,善良是要求你的孩子尊重他人,也包括你。你可以輕輕地但堅定地說:「不,你不可以吐!」 擁有同樣的關愛,但嚴肅的舉止。

說「對不起」:如果你對孩子發火了,要對他道歉。所有的父母都會犯錯誤,這是你事後要向他們強調的,讓孩子知道每個人,甚至媽媽,犯了錯也會承認錯誤。

強制執行規定

一致性的限制有助於讓孩子看到他們的行為,包括不當行為,會影響到他人。

形成體系:著有《在暴力世界中培育善良、勇敢的孩子》(Raising Compassionate, Courageous Children in a Violent World)一書的作者Janice Cohn博士說,即使是最有愛心的父母也需要對孩子的行為有嚴格的限制,否則你的孩子會成為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如孩子打人的行為是不可接受的,即使是在他的生日上,否則會一錯再錯。

期待孩子的幫助:當鄰居不在家時,居住在加拿大蒙大拿市的Karen Semple的4個孩子會照顧留在家中的貓、狗和馬。每個孩子都會出手幫助,即使是只有2歲的最小的孩子也會從袋子中舀貓食。無論颳風下雨,無論天氣寒冷都不會阻止他們。對Semple來說,這關乎教育的黃金法則。「你要像愛自己一樣愛鄰居,即使你不特別喜歡這樣。」她說。

使用關聯的禮貌方式:隨著收垃圾的垃圾車的到來,跟孩子們談談我們的行為是如何連接在一起的:農民種植食物,我們丟棄果皮或廢物,垃圾車會把它們收走。如果你的孩子跑出去看收垃圾的車,她可以說「謝謝」。 能夠讓我們和睦相處的良好禮儀是表達同情心的一種方式。儘可能多地讓禮貌成為蹣跚學步的孩子的日常生活的一部份。◇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