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份研究顯示不同方式助人的行為會在大腦上產生不同的反應,而且發現幫助周圍認識的人,比無確定目標的慈善行為更能讓人緩解焦慮和壓力。
據《 今日醫學新聞網》(MNT)報道,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博士Tristen K. Inagaki和Lauren P. Ross共同就上述兩種幫助他人的行為在大腦上產生的反應進行了研究。
他們進行了兩項實驗。在第一項實驗中,讓45位參與者完成某個任務,並告訴他們獲得的獎金將被給予他們身邊需要幫助的熟人、慈善機構或者給他們自己。
在每種形式的助人行為後,研究者們用核磁共振掃描參與者的大腦。與預期的一樣,兩種幫助別人的行為都提升了大腦的腹側紋狀體(ventral striatum)區域和隔膜區(septal area)的活動。兩個區域都與哺乳動物照顧子女的活動相關。
不過重要的發現是,有針對性的幫助他人的行為還減少了大腦杏仁體(amygdala)區域的活動。這是大腦中一個狀如杏仁、處理情緒的地方。在人們感到壓力的時候,這個區域會向下丘腦發出緊張信號,讓大腦產生「戰鬥或逃跑」的反應。
在人們出現焦慮、恐懼或創傷後應激障礙等心理問題時,大腦杏仁體區域的活動都顯著增加。這個實驗觀察到,幫助無特定目標群體對大腦杏仁體區域的活動不產生變化。
第二個實驗中,382位自述有助人行為的參與者受邀接受腦部掃描。這個實驗再次發現,那些自述經常給予身邊熟識的人以幫助的受訪者,他們腦部杏仁體區域的活動明顯減少;而提供無特定目標幫助的受訪者的腦部看不到這個的效果。由此這份研究者們認為,向特定的人提供幫助更能讓施助者緩解焦慮和壓力。
這份研究近期發佈在《生物行為醫學雜誌》(Journal of Biobehavioral Medicine)上。◇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