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增長進一步放緩,人民幣近日急貶,引發外界關注。專家說,中共當前面臨的經濟風險,不是中美貿易衝突,而是內需放緩。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道,美、中將於7月6日向對方340億美元商品實施25%的關稅,總統特朗普表示,未來不排除對總計4,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儘管華府和北京間的關稅威脅是熱門話題,但是多位分析師表示,內需放緩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威脅更甚於中美貿易衝突。

中國經濟增長的核心驅動力不是出口,而是固定資產的投資及國內消費,不過近幾十年來,這兩個項目的增長加速放緩。此外,本周人民幣兌換美元的匯率創下六個月新低,6月份上海綜合指數下跌10%。

為活絡經濟,中共央行持續採行寬鬆的貨幣政策,下調存款準備金率(Reserve Requirement Retio, RRR),向市場注入7,000億元人民幣(約1,070億美元)的流動性,並將從7月5日起生效。

光大證券資產管理公司(Everbright Securities Asset Management)首席經濟學家徐高(音譯,Xu Gao)表示,外部有貿易風險,內部現信貸增長緩慢,「中國經濟下行壓力相當沉重」。

全球監管機構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陸續警告,中共的債務及無用的投資日益增加。中共領導層雖已承諾提出短期刺激方案及優先考慮採行風險控制等,但根據過去十年的經驗,中共的政策制定者通常只說不做,沒有履行承諾。

中國「國家金融與發展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Finance and Development,IFA)近日在一份報告中警告說,由於債券違約、人民幣貶值、流動性緊張、美聯儲加息及中美貿易衝突等因素,中國的經濟「極有可能進入金融恐慌」。

雖然中共央行進一步向市場釋出資金,但是投資人仍然擔心經濟增長放緩,導致股市持續下跌。對於人民幣近日狂跌,麥格理集團(Macquarie Group)中國經濟學家拉里・胡(Larry Hu)認為,如果中共把人民幣貶值作為貿易報復手段,那麼這次的貶值預期將重演2015年迅猛速度,這對中共央行來說,是最糟糕的情況。

專家分析,中國境內近期的投資放緩,大部份起因於中共各級政府的政策。舉例來說,由於中共中央政府開始控制地方政府的失控借貸,造成地方政府急劇減少對基礎設施的支出,成為固定資產投資下滑的主因。

研究機構Trivium China的經濟學家波爾克(Andrew Polk)表示,大部份經濟疲軟數據,主要來自地方政府的支出減少,而導致地方政府減少支出的始作俑者則是中共中央政府的政策。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